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农业部公告第1243号――审定通过125个稻、玉米、棉花、大豆、马铃薯品种业

  品种名称:合农45号
  选育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
  品种来源:绥农10号×垦农7号
  省级审定情况:2003年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118天,长叶、白花、无限结荚习性。株高89.2厘米,主茎16.1节,有效分枝0.8个,底荚高度12.7厘米,单株有效荚数29.9个,单株粒数71.1粒,单株粒重14.1克,百粒重20.2克。籽粒圆形,种皮黄色,黄脐。接种鉴定,中感灰斑病,中感花叶病毒病1号株系,感花叶病毒病3号株系。粗蛋白含量41.26%,粗脂肪含量21.48%。
  产量表现:2007年参加北方春大豆中早熟组品种区域试验,亩产179.9千克,比对照绥农14增产5.7%,极显著;2008年续试,亩产174.1千克,比对照增产6.5%,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77.0千克,比对照增产6.1%。2008年生产试验,亩产184.1千克,比对照增产8.5%。
  栽培技术要点: 5月上、中旬播种,适宜“垄三”栽培,每亩种植密度1.67~2.0万株,每亩播种量4.0~4.3千克。亩施磷酸二铵10千克,钾肥3.3~4.67千克,尿素2.67~3.33千克。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黑龙江第二积温带和第三积温带上限、吉林东部山区(蛟河市除外)、新疆昌吉地区春播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豆2009006
  品种名称:黑农60
  选育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
  品种来源:黑农38×黑农45
  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119天,圆叶、白花、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85.6厘米,主茎15.9节,有效分枝0.1个,底荚高度15.7厘米,单株有效荚数34.1个,单株粒数76.1粒,单株粒重14.2克,百粒重19.0克。籽粒圆形或椭圆形,种皮黄色,黄脐。接种鉴定,中抗灰斑病,中感花叶病毒病1号株系,感花叶病毒病3号株系。粗蛋白含量38.30%,粗脂肪含量22.06%。
  产量表现:2007年参加北方春大豆中早熟组品种区域试验,亩产176.8千克,比对照绥农14增产3.9%,显著;2008年续试,亩产166.6千克,比对照增产1.9%,不显著;两年区域试验亩产171.7千克,比对照增产3.0%。2008年生产试验,亩产176.9千克,比对照增产4.3%。
  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播种,每亩种植密度1.67~2.0万株。亩施有机肥1333千克,磷酸二铵6.67千克,钾肥2千克。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黑龙江第二积温带和第三积温带上限、吉林东部山区春播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豆2009007
  品种名称:吉育86号
  选育单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公交93142B-28×九农25
  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128天,长叶、紫花、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91.4厘米,主茎17.3节,有效分枝0.4个,底荚高度20.0厘米,单株有效荚数42.3个,单株粒数108.0粒,单株粒重22.4克,百粒重21.3克。籽粒椭圆形,种皮黄色,黄脐。病圃鉴定中感胞囊线虫病。接种鉴定,中抗花叶病毒病1号株系,中感花叶病毒病3号株系。粗蛋白含量39.63%,粗脂肪含量21.22%。
  产量表现:2007年参加北方春大豆中熟组品种区域试验,亩产230.0千克,比对照九农21增产8.0%,极显著;2008年续试,亩产235.9千克,比对照增产8.6%,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亩产233.0千克,比对照增产8.3%。2008年生产试验,亩产238.6千克,比对照增产6.7%。
  栽培技术要点:4月底5月初播种,每亩播种量3.67千克,每亩保苗1.33~1.47万株。条播,株距8厘米左右。每亩施1330千克有机肥作底肥,施10千克磷酸二铵作种肥。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吉林中部、辽宁抚顺、内蒙古赤峰、新疆石河子地区春播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豆2009008
  品种名称:吉农27号
  选育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荷引10×吉农8601-26
  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129天,圆叶、白花、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84.5厘米,主茎14.4节,有效分枝1.8个,底荚高度16.3厘米,单株有效荚数44.1个,单株粒数88.8粒,单株粒重15.9克,百粒重18.2克。籽粒圆形或椭圆形,种皮黄色,褐脐。病圃鉴定感胞囊线虫病。接种鉴定,中感灰斑病,抗花叶病毒病1号株系,中抗花叶病毒病3号株系。粗蛋白含量38.18%,粗脂肪含量21.66%。
  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北方春大豆中晚熟组品种区域试验,亩产170.3千克,比对照吉林30增产6.2%,极显著;2007年续试,亩产178.6千克,比对照增产6.3%,显著;两年区域试验亩产174.5千克,比对照增产6.2%。2008年生产试验,亩产207.1千克,比对照增产4.9%。
  栽培技术要点:4月下旬播种,60~65厘米垄距垄上双行,每亩播种量3.67~4千克,亩保苗1.20~1.33万株。亩施种肥磷酸二铵10千克,并配合施用菌肥和微肥。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吉林中南部、辽宁东部山区、甘肃西部、宁夏北部、新疆伊宁地区春播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豆2009009
  品种名称:东豆100
  选育单位: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开交7310A-1-4×开交7305-9-1-16
  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131天。圆叶,紫花,有限结荚习性。株高66.1厘米,主茎12.9节,有效分枝2.0个,底荚高度13.7厘米,单株有效荚数42.6个,单株粒数85.7粒,单株粒重20.4克,百粒重23.8克。籽粒圆形,种皮黄色,蓝脐。病圃鉴定感胞囊线虫病。接种鉴定,抗灰斑病,中抗花叶病毒病1号株系和3号株系。粗蛋白含量为41.15%,粗脂肪含量为21.09%。
  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北方春大豆晚熟组品种区域试验,亩产180.1千克,比对照辽豆11增产4.2%,显著;2007年续试,亩产211.9千克,比对照增产13.4%,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亩产196.0千克,比对照增产9.0%。2008年生产试验,亩产221.7千克,比对照铁丰31增产5.6%。
  栽培技术要点: 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种植密度,中等肥力地块亩保苗1.0万株左右为宜,低洼地块及雨后积水地块不宜种植。施肥,亩施优质农肥4000~5000千克,播种时加施化肥,亩施用磷酸二铵10~15千克,尿素5~7.5千克,硫酸钾5~7.5千克,混合均匀做底肥深施,或者在播种时一次性施入大豆专用肥15~20千克。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辽宁中南部、河北北部、甘肃中部春播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豆2009010
  品种名称: 沈农12号
  选育单位:沈阳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沈农7号×Darby
  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132天。圆叶,紫花,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82.6厘米,主茎17.4节,有效分枝2.7个,底荚高度12.2厘米,单株有效荚数60.3个,单株粒数148.0粒,单株粒重22.4克,百粒重15.5克。籽粒圆形,种皮黄色,褐脐。粗蛋白含量为38.48%,粗脂肪含量为21.70%。病圃鉴定中感胞囊线虫病。接种鉴定,中感花叶病毒病1号株系和3号株系。
  产量表现:2007年参加北方春大豆晚熟组品种区域试验,亩产251.9千克,比对照铁丰31增产11.9%,极显著;2008年续试,亩产248.7千克,比对照增产9.2%,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亩产250.3千克,比对照增产10.6%。2008年生产试验,亩产216.0千克,比对照铁丰31增产2.9%。
  栽培技术要点:4月25日至5月1日播种,每亩播种量3.0~3.5千克,种植密度1.1~1.3万株。肥力中等或中等以下的地块,每亩施腐熟过的有机肥1000~1500千克,肥力较高的地块施肥750~1000千克,施7.5千克磷酸二铵,在第三次趟地前,每亩追施尿素5千克,或追施硫酸铵10千克。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辽宁中南部、宁夏中北部、陕西关中平原地区春播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豆2009011
  品种名称:华春5号
  选育单位: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品种来源:桂早1号×巴西3号
  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108天,株高39.6厘米,白花、棕毛,亚有限结荚习性,株型收敛;有效分枝3.5个,单株有效荚数33.1个,单株粒数68.5个,单株粒重14.1克,百粒重20.8克,籽粒椭圆形,黄皮,脐浅褐色。接种鉴定,抗花叶病毒病3号株系和7号株系。粗蛋白质含量44.01%,粗脂肪含量20.22%。
  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热带亚热带春大豆(南片)品种区域试验,亩产162.7千克,比对照柳豆1号增产15.6%,极显著;2007年续试,亩产175.9千克,比对照福豆310增产12.9%,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亩产169.3千克。2008年生产试验,亩产176.8千克,比对照福豆310增产12.4%。
  栽培技术要点:2月中下旬至3月中旬播种,每亩保苗1.4万~1.6万株;肥力高地块不需要施肥;肥力中等地块每亩施5~10千克复合肥;肥力低的地块每亩施尿素5~6千克,重过磷酸钙30~40千克,硫酸钾40千克作基肥。重点防治大豆黑潜蝇。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广东中南部、广西中南部、福建中南部、海南春播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豆2009012
  品种名称:华春6号
  选育单位: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品种来源:桂早1号×巴西8号
  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103天,株高46.0厘米,紫花、棕毛,有限结荚习性,株型收敛;有效分枝3.9个,单株有效荚数38.0个,单株粒数82.9个,单株粒重15.7克,百粒重19.9克,籽粒椭圆形,黄皮,脐褐色。接种鉴定,中感花叶病毒病3号株系、7号株系、 15号株系和18号株系。粗蛋白质含量45.80%,粗脂肪含量19.20%。
  产量表现:2007年参加热带亚热带春大豆(北片)品种区域试验,亩产147.2千克,比对照浙春3号增产11.8%,极显著;2008年续试,亩产225.2千克,比对照增产25.3%,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亩产186.2千克,比对照增产19.6%。2008年生产试验,亩产197.0千克,比对照增产33.9%。
  栽培技术要点:2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每亩保苗1.4万~1.6万株;肥力高地块不需要施肥,肥力中等地块每亩施5~10千克复合肥,肥力低的地块每亩施尿素5~6千克、重过磷酸钙30~40千克、硫酸钾40千克拌农家肥盖种。注意防治大豆黑潜蝇。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和湖南中南部春播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豆2009013
  品种名称:中黄41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科丰14×科新3号
  省级审定情况:2007年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国家审定情况:2007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109天,株高83.8厘米,卵圆叶,白花,灰毛,有限结荚习性,株型收敛,主茎16.0节,有效分枝1.6个。单株有效荚数39.8个,单株粒数88.6粒,单株粒重17.5克,百粒重21.2克,籽粒圆形、黄色、光亮、褐色脐。接种鉴定,中感花叶病毒病3号株系和7号株系,高感大豆胞囊线虫病1号生理小种。粗蛋白质含量41.32%,粗脂肪含量19.88%。
  产量表现:2007年参加黄淮海北片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97.5千克,比对照冀豆12增产7.4%,极显著;2008年续试,平均亩产217.3千克,比对照增产7.9%,极显著;两年平均亩产207.4千克,比对照增产7.7%。2008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07.2千克,比对照增产5.0%。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在中、上等肥力地块种植,6月上中旬播种,每亩种植密度1.3万株左右;前期重施底肥,每亩施有机肥1000千克、磷酸二铵10千克,花荚期叶面喷肥。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河北中南部、山东北部、北京、天津地区夏播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豆2009014
  品种名称:中黄47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D90×Tia
  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108天,株高92.1厘米,椭圆叶,白花,灰毛,有限结荚习性,株型收敛,主茎16.8节,有效分枝1.8个。单株有效荚数43.6个,单株粒数94.1粒,单株粒重16.1克,百粒重18.4克,籽粒圆形、黄色、微光、褐色脐。接种鉴定,抗花叶病毒病3号株系,中抗花叶病毒病7号株系;中感大豆胞囊线虫病1号生理小种。粗蛋白质含量39.74%,粗脂肪含量21.00%。
  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黄淮海北片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86.5千克,比对照冀豆12增产4.3%,极显著;2007年续试,平均亩产196.0千克,比对照增产6.6%,极显著;两年平均亩产191.2千克,比对照增产5.4%。2008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06.2千克,比对照增产4.5%。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中、上等肥力地块夏播种植,6月中下旬播种,每亩种植密度1.5万株;播前每亩施有机肥667千克、磷酸二铵10千克。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北中北部和山东北部地区夏播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豆2009015
  品种名称:泛豆4号
  选育单位:河南黄泛区地神种业农科所
  品种来源:豫豆18号×豫豆22号
  省级审定情况:2003年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107天,株高80.5厘米,椭圆叶,紫花,棕毛,有限结荚习性,株型收敛,主茎16.2节,有效分枝1.5个。单株有效荚数55.4个,单株粒数110.5粒,单株粒重17.9克,百粒重15.7克,籽粒椭圆形、黄色、微光、褐色脐。接种鉴定,抗花叶病毒病3号株系,中感花叶病毒病7号株系;中抗大豆胞囊线虫病1号生理小种。粗蛋白质含量41.87%,粗脂肪含量19.53%。
  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黄淮海中片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73.0千克,比对照齐黄28增产4.0%,极显著;2007年续试,平均亩产199.1千克,比对照增产9.2%,极显著;两年平均亩产186.0千克,比对照增产6.6%。2008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07.6千克,比对照增产11.1%。
  栽培技术要点:5月下旬至6月中旬播种,每亩种植密度1.25万株; 分枝期至初花期前每亩追施磷酸二铵15千克左右,开花后喷施磷酸二氢钾2~3次,喷施量为每亩0.15千克。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山西南部、河南北部、河北南部、山东中部和陕西关中地区夏播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豆2009016
  品种名称:鲁黄1号
  选育单位:山东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跃进5号×早熟豆1号
  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111天,株高77.2厘米,长叶,白花,灰毛,有限结荚习性,株型收敛,主茎14.5节,有效分枝2.0个。单株有效荚数34.3个,单株粒数74.8粒,单株粒重19.0克,百粒重25.1克,籽粒椭圆形、黄色、微光、褐色脐。接种鉴定,抗花叶病毒病3号株系,中抗花叶病毒病7号株系;高感大豆胞囊线虫病1号生理小种。粗蛋白质含量42.84%,粗脂肪含量20.86%。
  产量表现:2007年参加黄淮海中片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02.2千克,比对照齐黄28号增产9.9%,极显著;2008年续试,平均亩产207.0千克,比对照增产9.3%,极显著;两年平均亩产204.6千克,比对照增产9.6%。2008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02.9千克,比对照增产8.6%。
  栽培技术要点:6月上、中旬播种,每亩种植密度1~1.2万株;亩施氮、磷、钾复合肥15~20千克,鼓粒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1~2次。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山西南部、河南中部和北部、河北南部、山东中部和陕西关中地区夏播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豆2009017
  品种名称:山宁16号
  选育单位: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93060×鉴98227
  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109天,株高76.34厘米,椭圆叶,白花,灰毛,有限结荚习性,株型收敛,主茎14.44节,有效分枝1.0个。单株有效荚数33.4个,单株粒数73.1粒,单株粒重17.9克,百粒重25.1克,籽粒椭圆形、黄色、褐色脐。接种鉴定,抗花叶病毒病3号株系,中抗花叶病毒病7号株系;中感大豆胞囊线虫病1号生理小种。粗蛋白质含量43.82%,粗脂肪含量19.28%。
  产量表现:2007年参加黄淮海中片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00.3千克,比对照齐黄28号增产8.9%,极显著;2008年续试,平均亩产198.7千克,比对照增产4.9%,极显著;两年平均亩产200.3千克,比对照增产6.9%。2008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92.9千克,比对照增产3.2%。
  栽培技术要点:6月中旬播种,每亩种植密度1.2~1.5万株;播前每亩深施10~15千克复合肥作底肥,或初花期深施同量的复合肥作追肥。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山西南部、河南中部和北部、河北南部和陕西关中地区夏播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豆2009018
  品种名称:濮豆206
  选育单位:河南省濮阳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豫豆21号×郑96012
  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113天,株高80.4厘米,卵圆叶,紫花,灰毛,亚有限结荚习性,株型收敛,主茎16.2节,有效分枝3.0个。单株有效荚数49.9个,单株粒数88.3粒,单株粒重18.6克,百粒重21.7克,籽粒椭圆形、黄色、微光、褐色脐。接种鉴定,中感花叶病毒病3号株系和7号株系,高感大豆胞囊线虫病1号生理小种。粗蛋白质含量40.58%,粗脂肪含量20.32%。
  产量表现:2007年参加黄淮海中片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94.9千克,比对照齐黄28号增产6.0%,极显著;2008年续试,平均亩产203.3千克,比对照增产7.3%,极显著;两年平均亩产199.1千克,比对照增产6.6%。2008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05.2千克,比对照增产9.8%。
  栽培技术要点:6月上中旬播种,每亩种植密度1.2~1.5万株;分枝期依据肥力情况和苗情追肥,中上等肥力,亩施氮磷钾复合肥15千克,中等以下肥力亩施氮磷钾复合肥15千克,并追加尿素4~5千克。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河南中部和北部、山西南部、河北南部、山东中部和陕西关中地区夏播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豆2009019
  品种名称:阜豆9号
  选育单位:阜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豫豆18×阜83-9-6
  省级审定情况:2007年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107天,株高73.0厘米,卵圆叶,紫花,灰毛,有限结荚习性,株型半收敛,主茎16.5节,有效分枝2.6个。单株有效荚数49.3个,单株粒数99.7粒,单株粒重15.7克,百粒重16.3克,籽粒近圆形、黄色、有光、浅褐色脐。接种鉴定,中抗花叶病毒病3号株系,抗花叶病毒病7号株系;高感大豆胞囊线虫病1号生理小种。粗蛋白质含量41.17%,粗脂肪含量19.46%。
  产量表现:2007年参加黄淮海南片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74.9千克,比对照徐豆9号增产12.0%,极显著;2008年续试,平均亩产192.9千克,比对照增产10.2%,极显著;两年平均亩产183.9千克,比对照增产11.1%。2008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88.8千克,比对照增产9.0%。
  栽培技术要点: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播种;每亩种植密度1.5万株左右;肥力低的地块亩施底肥磷酸二铵10千克,也可在初花期追施尿素8千克或磷酸二铵8千克。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山东南部、河南南部、江苏徐州及安徽淮河以北地区夏播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豆2009020
  品种名称:徐豆16
  选育单位: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徐豆9号×泗豆288
  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108天,株高62.5厘米,卵圆叶,紫花,棕毛,有限结荚习性,株型收敛,主茎13.9节,有效分枝2.3个。单株有效荚数37.0个,单株粒数77.8粒,单株粒重16.5克,百粒重21.8克,籽粒椭圆形、黄色、微光、深褐色脐。接种鉴定,中抗花叶病毒病3号株系和7号株系,高感大豆胞囊线虫病1号生理小种。粗蛋白质含量42.62%,粗脂肪含量20.18%。
  产量表现:2007年参加黄淮海南片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71.7千克,比对照徐豆9号增产9.9%,极显著;2008年续试,平均亩产197.8千克,比对照增产12.9%,极显著;两年平均亩产184.8千克,比对照增产11.4%。2008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92.4千克,比对照增产11.1%。
  栽培技术要点:6月上中旬播种,每亩种植密度1.2~1.5万株;播种前结合整地每亩约施复合肥20千克,花期每亩追施尿素5~8千克。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山东南部、河南南部、江苏及安徽淮河以北地区夏播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豆2009021
  品种名称:商豆6号
  选育单位: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商9202×商9211
  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107天,株高72.6厘米,卵圆叶,紫花,灰毛,有限结荚习性,株型收敛,主茎16.4节,有效分枝2.0个。单株有效荚数44.0个,百粒重16.5克,籽粒椭圆形、黄色、有光泽、褐色脐。接种鉴定,中感花叶病毒病3号株系,中抗花叶病毒病7号株系;中抗大豆胞囊线虫病1号生理小种。粗蛋白质含量42.95%,粗脂肪含量19.38%。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黄淮海南片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68.3千克,比对照中豆20号增产5.6%,极显著;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161.4千克,比对照徐豆9号增产5.6%,极显著;两年平均亩产164.8千克,比对照增产5.6%。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56.9千克,比对照徐豆9号增产4.4%。
  栽培技术要点:6月上中旬播种,每亩种植密度1.2~1.5万株;分枝期每亩追施磷酸二铵10千克。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河南南部、江苏徐州及安徽淮河以北地区夏播种植。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