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 1.皮肤角化、色素沉着、色素脱失,符合的填1,不符合的填0。
2.诊断按《地方性砷中毒诊断标准》WS/T 211-2001进行,符合的项目填1,不符合填0。
调查人: 审核人: 调查日期: 年 月 日
表4:
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死亡人口登记表
_________省_________市(州、地)_________县(市、区)_________乡(镇)_________村
户主姓名: 死者姓名: 性别: 民族: 职业:
婚姻状况: 文化程度: 实足年龄: 岁。
家庭住址:
出生日期: 年 月 日, 死亡日期: 年 月 日。
死者生前是否有高砷暴露史:否( );是( )。
死者生前是否患砷中毒:否( );是( )。
死者生前砷中毒患病情况:轻度( )、中度( )、重度( );患病年限 年。
死亡地点:医院( )、家中或赴医院途中( )、外地及其他( )、不详( )。
最高诊断单位:省级医院( )、地级医院( )、县级医院( )、乡级医院( )、 村卫生室( )、其他私人诊所( )、未就诊( )、不详( )。
最高诊断依据:尸检( )、病理( )、手术( )、临床+理化( )、临床( )、死后推断( )、不详( )。
诊断日期: 年 月 日 报告日期: 年 月 日。
根本死亡原因:意外伤害( )、脑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 )、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其他疾病(病名 )、不详( )。
死者生前所患恶性肿瘤情况:诊断: 病理类型:
死者生前所患其他疾病:
1.
2.
3.
4.
注:1.括号栏:有√;2.根本死亡原因、死者生前所患恶性肿瘤情况、死者生前所患其他疾病:须有县级及以上医院出具的证明或诊断。
调查人: 审核人: 调查日期: 年 月 日
附录3
监测报告提纲
一、标题
××年度××省(县)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监测报告。
二、前言
××年×月至×月,××省(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防治所),按照《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监测方案(试行)》组织开展了监测工作,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三、材料与方法
(一)监测对象与内容。
1.××监测县高砷煤矿监督管理情况。
2.××监测县××监测村炉灶使用及相关行为形成情况。
3.××监测县××监测村病情变化情况。
(二)诊断方法。
1.砷中毒病例诊断采用地方性砷中毒诊断标准(WS/T 211-2001)。
2.煤砷采用煤中砷的测定方法(GB/T 3058-1996)测定。
3.尿砷采用尿中砷的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三乙醇胺分光光度测定方法(WS/T 28-1996)测定。
四、监测结果
(一)高砷煤矿管理情况。
本年度共监测××个高砷煤矿,监测覆盖率为××%,在开采的高砷煤矿××个,开采率为××%。
(二)炉灶使用及相关行为形成情况。
表2可见,本年度在××个行政村监测××户改良炉灶家庭,监测覆盖率为××%。在采暖季节,监测户使用铁炉××户,占××%;使用电热器××户,占××%;使用改良灶××户,占××%。在非采暖季节,监测户使用铁炉××户,占××%;使用改良灶××户,占××%;使用电炊具××户,占××%;使用沼气灶××户,占××%;使用天然气灶××户,占××%。
表3可见,在监测户中,铁炉合格户数为××户,合格率为××%;改良灶合格户数为××户,合格率为××%;正确使用铁炉的××户,正确使用率为××%;正确使用改良灶的××户,正确使用率为××%;采用避免煤烟污染方式干燥玉米的××户,正确干燥率为××%;采用避免煤烟污染方式干燥辣椒的××户,正确干燥率为××%;采用避免煤烟污染方式保管玉米的××户,正确保管率为××%;采用避免煤烟污染方式保管辣椒的××户,正确保管率为××%;玉米烹调前淘洗××户,淘洗率为××%;辣椒烹调前淘洗××户,淘洗率为××%;监测户平均煤砷含量为××±××mg/kg。
(三)防治效果。
1.病情监测。表4可见,本年度共监测××个自然村,体检××人,砷中毒检出率为××%,其中可疑病例××例,占××%;轻度病例××例,占××%;中度病例××例,占××%;重度病例××例,占××%;新发病例××例;皮肤癌累计病例××例;砷中毒病例尿砷含量几何均值为××±××mg/L。
2.病区村死亡人口登记。表5可见,本年度共监测××个自然村,死亡人数为××人,砷中毒病例死亡××人,占死亡人数的××%;其他人员死亡××人,占死亡人数的××%。累计死亡人数为××人,砷中毒病例累计死亡××人,占累计死亡人数的××%;其他人员累计死亡××人,占累计死亡人数的××%。
五、主要结论
(一)本年度病区高砷煤矿监督管理(不)到位,无(有)人开采。
(二)煤砷测定结果在病区控制标准以内(外),其平均含量较上一年度增加(减少)××百分点。
(三)本年度在××个行政村监测××户改良炉灶家庭,监测覆盖率为××%。
在炉灶使用方面,在采暖季节监测户铁炉使用率较上一年度增加(减少)××百分点;电热器使用率较上一年度增加(减少)××百分点;改良灶使用率较上一年度增加(减少)××百分点。在非采暖季节监测户铁炉使用率较上一年度增加(减少)××百分点;改良灶使用率较上一年度增加(减少)××百分点;电炊具使用率较上一年度增加(减少)××百分点;沼气灶使用率较上一年度增加(减少)××百分点;天然气灶使用率较上一年度增加(减少)××百分点。
在相关行为形成方面,监测户铁炉合格率较上一年度增加(减少)××百分点;改良灶合格率较上一年度增加(减少)××百分点;铁炉正确使用率较上一年度增加(减少)××百分点;改良灶正确使用率较上一年度增加(减少)××百分点;玉米正确干燥率较上一年度增加(减少)××百分点;辣椒正确干燥率较上一年度增加(减少)××百分点;玉米正确保管率较上一年度增加(减少)××百分点;辣椒正确保管率较上一年度增加(减少)××百分点;玉米烹调前淘洗率较上一年度增加(减少)××百分点;辣椒烹调前淘洗率较上一年度增加(减少)××百分点。
(四)病情监测。
1.本年度共体检××人,砷中毒检出率较上一年度增加(减少)××百分点。其中,可疑病例占的比例较上一年度增加(减少)××百分点;轻度病例占的比例较上一年度增加(减少)××百分点;中度病例占的比例较上一年度增加(减少)××百分点;重度病例占的比例较上一年度增加(减少)××百分点;新发病例数较上一年度增加(减少)××例;皮肤癌病例累计××例。
2.本年度监测村砷中毒病例尿砷含量与非暴露人群比较有(无)显著差异,与上一年度比较显著降低(增加)。
3.本年度监测村死亡人数较上一年度增加(减少)××人,其中砷中毒病例死亡人数较上一年度增加(减少)××人。
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高砷煤监督管理方面。
(二)炉灶使用及相关行为形成方面。
(三)防治效果方面。
(四)监测技术及质量控制方面。
七、防治工作建议
针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相应的防治工作建议。
××疾控机构(盖章)
××年××月××日
表1__________省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高砷煤矿管理情况
监测县名
| 高砷煤
矿名称
| 管理情况
|
县(乡)煤矿安全部门
| 村干部询问
| 现场检查
| 结论
|
监管结果
| 处理措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表2__________省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炉灶使用调查汇总表
监测县名
| 监测 村数
| 监测 户数
| 采暖季节
| 非采暖季节
|
铁炉
| 电热器
| 煤灶
| 铁炉
| 煤灶
| 电炊具
| 天然气灶
| 沼气灶
|
户数
| %
| 户数
| %
| 户数
| %
| 户数
| %
| 户数
| %
| 户数
| %
| 户数
| %
| 户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合 计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