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构建标准体系表
标准体系表主要包括现有标准和未来三年(2009年至2011年)要制修订的标准。除了按照国民经济行业构建的标准体系主分类框架外,标准的性质、标准的级别、标准的类别等其他分类管理需求都在标准体系表中体现,以便能够形成一个多视角立体式的标准体系。具体格式见表2:
表2 标准体系表
体系类目代码
| 项目名称
| 项目编号
| 级别
| 性质
| 类别
| 状态
| 立项时间
| 完成时间
| 采用国际国外标准编号
| 代替标准号
| 提出部门
| 技术归口
| 起草单位
|
表2中“体系类目代码”是指该项目在标准体系框架中的位置;“项目名称”是指现有标准或需要制修订的标准;“项目编号”是指标准号或计划号或空白(尚未立项);“级别”是指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性质”是指标准的属性,包括:强制性或推荐性;“类别”是指标准的类别,分为基础通用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管理标准;“状态”是指现有标准的有效性评价,包括:继续有效、需要修订、转化为行业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转化为强制性标准、转化为推荐性标准、整合、废止等,如果是整合,则需注明被整合的标准号;“立项时间”是指新项目的立项年号;“完成时间”是指新项目的完成年号;“采用国际国外标准编号”是指该项目采用国际国外标准的编号;“代替标准号”是指如果新项目是修订标准,则需填写代替标准号;“提出部门”是指该项目的提出部门(即: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具有行业管理职能的行业协会、集团公司);“技术归口”是指该项目的技术归口单位;“起草单位”是指新项目的起草单位。
国家标准“类别”中的基础通用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和管理标准的内涵如下:
-- 基础通用标准
为某个领域或多个领域的基础和共性技术所制定的,或者对其他标准具有普遍指导作用的标准。如:指导标准编写的基础性标准,通用技术语言标准(术语、符号、代号、代码、标志标准),产品质量保证和环境条件标准,计量和单位标准,数值与数据标准,技术制图、互换性、精度标准及实现系列化的标准,信息技术、人类工效学、价值工程和工业工程等通用技术标准,各专业的技术指导通则或导则等。
-- 产品标准
为规范某一类产品或若干类产品(包括服务)应满足的要求,包括品种、规格、质量、等级、设计、生产、包装、运输、储存、以及工艺要求而制定的标准。如:工业产品、农业产品的品种、规格、质量、等级标准,以及产品相应的生产技术、管理技术的通用要求,信息、能源、资源、交通运输的有关其适用性的标准。
-- 方法标准
为规范试验、检验、分析、抽样、统计、计算、作业等各类技术活动的方法而制定的标准。如:有关产品技术要求的检验方法、统计方法、作业方法、操作规程和施工规范等。
-- 管理标准
为规范各类管理事项(事务)而制定的标准,或者管理机构为行使其管理职能而制定的具有特定管理功能的标准。主要包括:技术管理标准,如: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等;经济管理标准,如:劳动人事标准、奖励和劳保福利标准、经济效果评价标准、物资管理标准等;行政管理标准,如:文献资料和档案管理标准、管理组织审计标准等;生产经营管理标准,如:物流标准、生产作业计划标准、劳动组织定额定员标准。
(二)重点领域建设及关键技术标准研制
根据市场化原则、国际化原则、时代化原则,加强重点领域关键技术标准研制,尤其是汽车、钢铁、船舶、石化、轻工、纺织、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物流等十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相关标准以及质量安全标准的研制,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标准,提高标准的技术水平。
1、第一产业
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支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主题,开展重点领域关键技术标准研制。
(1)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保障粮食安全为核心,大力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重点开展农业基础标准、农产品和种子质量、农产品清洁生产、农业支撑与服务标准的研制;加强农药、饲料、肥料等农业投入品质量和合理使用规范以及相关检测方法标准的研制;加强产地环境要求、良好农业规范、动植物卫生(疫病诊断和防控)及生物安全标准的研制;加强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产品等我国特色和高附加值农产品质量标准的研制;加强农产品流通、农林机械器具、农业生态、农业节水、农村资源和能源利用等标准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