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总体实施方案》和《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总体实施方案》的通知

  本次研究应在以往研究基础上,充分参照本项目对地质构造研究的要求,做好深化研究工作,划分出本省(区)存在的各类成矿地质构造环境,探讨其与成矿的关系及其演化过程及规律。
  (四)地球物理场、地球化学场的总结为区域成矿规律研究提供重要信息
  本次研究需进一步充分利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及遥感探测资料与成果,进行深入分析,提取地质成矿信息,扩大在成矿规律研究工作中的实际作用,提高规律研究的质量。
  (五)加强典型矿床研究工作是区域成矿规律研究工作的基本内容
  由于本项目矿产预测要求做到圈定成矿预测区、预测资源量,因此选择矿床模型法为矿产预测的主导方法。典型矿床研究的深入程度,矿床成矿模式的建立、矿床模型(模式)所显示的信息量,及其可靠程度,直接关系到矿产预测的可信度,因此一定要重视典型矿床的研究工作。
  由于矿产勘查工作程度很不平衡,因此国内不同地区典型矿床的数量以及研究程度差别很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用两种方法加以解决。一是借鉴全球典型矿床的资料进行类比,二是尽量收集具有典型意义矿化类型的不同规模的矿点或矿化线索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以此达到工作程度低的地区发现新矿种、新类型的目的。
  由于本项目实施时间和经费的限制,典型矿床研究工作主要通过收集已有资料为主,野外实地研究为辅,要求尽量收集齐全已有各种研究成果资料和数据。必要时应开展实地调查研究工作,补充采集及测试必要的样品,特别是确定成矿时代的样品。
  2005年完成的《中国成矿体系与区域成矿评价》中,已经建立了978种矿床式(相当于典型矿床),本次典型矿床研究工作将以此为基础,进一步修正、完善,并根据各矿种(组)的预测技术进一步补充有关内容。
  (六)总结区域成矿规律以矿产预测为目标
  以成矿系列等理论为指导,总结区域成矿规律主要通过分析地质构造与区域矿产的时空关系,归纳区域控矿因素,划分成矿区带,总结区域成矿特征,进一步完善成矿系列组、矿床成矿系列、亚系列及矿床式的划分,建立区域成矿模式、区域成矿谱系,建立成矿体系,进行矿产预测。
  根据陈毓川院士2005年研究成果,我国共划分五个成矿域(Ⅰ级)、16个成矿省(Ⅱ级)、81个成矿区带(Ⅲ级),本项目将以此成矿区带划分为依据,进一步按8类矿种(组)归纳成矿区带,并开展单矿种(组)预测工作。如果通过本次地质构造的研究,有新的认识,对成矿区(带)也可以进行适当修改。各省在此基础上应根据自身情况建立本省的成矿区带。
  四、运用综合地质信息预测技术进行矿产预测
  (一)综合地质信息预测技术的特色
  1、在矿产预测工作中细化、深化地质构造研究工作。充分利用区调原始资料,针对不同矿化类型的控矿因素开展地质构造的深入研究。在区域矿产预测工作中,比较普遍存在着地质构造研究工作过于粗浅的情况,甚至还存在用地质图直接预测的现象。物探、化探、自然重砂、遥感等多元信息通过数据处理其找矿信息往往表达得淋漓尽致,而地质构造的信息往往表达得简简单单,即使进行了分析研究,一般在空间上并没有表达。因此经常出现矿床模型的地质构造信息内容和预测区的地质构造信息表达严重脱节的情况。造成预测结果可信度低。本项目通过地质构造的精细研究努力解决上述问题,提高预测的可信度。
  2、在矿产预测过程中全面全过程应用GIS技术。随着矿产预测需要处理的信息量呈几何级数增长,运用人工处理已经无法适应。近十多年来国内外都在积极探索应用GIS技术进行信息处理。但是从全国层次来看,在全国性地质基础数据库建立以前,不具备实现全过程应用GIS技术的条件,一般主要体现在决策阶段的GIS技术应用。另一方面,由于地质构造信息的挖掘处于简单状态,因此在地质构造研究过程中GIS技术基本上涉及不多。目前我国已经具备了上述两方面的条件,尤其经过“十五”期间“863”项目的应用示范取得了成功。已经积累了在矿产预测过程中全面全过程应用GIS技术的经验。
  3、实现深化预测。一是体现在运用1:20万-1:25万区调原始资料开展地质构造精细研究。二是体现在多元信息处理方面,物探数据进行定量反演、化探针对性地进行人工智能数据处理、普通光谱遥感数据提取遥感异常等精细研究。三是体现在矿床模型精细研究。试图克服过去计算机技术应用过程中地质成矿规律研究成果体现不足的问题。
  (二)矿产预测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方法选择原则
  矿产预测主要解决三方面的问题:第一、圈定成矿远景区;第二、预测远景区优选排序;第三、预测资源量。
  1、圈定成矿远景区:主要采用综合地质信息模式类比法,根据不同类型的已知矿床的找矿信息总结找矿模式,通过类比圈定预测区的远景区。原则如下:(1)按照不同矿种,或者同一矿种不同矿化类型通过成矿规律研究根据主要控矿因素确定类比的方法。例如:沉积矿产、盐湖矿产、基性岩类矿产、有色金属矿产中斑岩、矽卡岩型、海相火山岩型、层控热流型等。其类比方法及类比的主要因素都是不同的。(2)空间位置的确定首先以地质构造精细分区划分预测单元,在同一地质构造区块中以地质信息为基础,以化探信息为先导(铁矿及其它具有磁性矿物的矿床类型以物探为先导),综合分析物探、遥感等信息,圈定成矿远景区。
  2、预测远景区的优选和分级排序分类:优选排序方法选择原则:目前国内外对预测远景区分类、优选的方法很多,选择什么样的方法应遵循如下原则:(1)我国地域广阔,成矿地质条件复杂,地质工作程度差别较大,因此预测远景区优选方法不适宜采用一刀切,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选择各地适用的方法。(2)无论选择何种方法,必须坚持以地质成矿规律研究为主导,数学计算是必须的,但是应当服务于、服从于地质成矿规律。必须充分发挥地质学家的知识作用。(3)目前各种数学方法,其基本原理都涉及数理统计。因此方法的选择在考虑地质成矿规律基本因素以外,一般情况下还要考虑矿产勘查工作程度,可以基本上分为工作程度较高地区和工作程度较低地区两类。
  3、预测资源量方法选择原则:本次预测工作很重要的目标是要求获得全国的单矿种预测资源量,采用的工作路线是在分省预测资源量的基础上进行全国数量汇总。为此不同的定量预测方法获得的数量不能累加,因此必须按16类矿种(组)统一规定几种定量预测方法为基本方法。此外各地区可以根据本地的特点在完成规定方法的基础上选择其他方法。
  4、预测资源量分类分级:预测资源量根据可信度一般分为三级,可能的:指资料丰富、依据充分、已发现规模型矿床。推测的:指资料较多、依据较充分、已发现小型矿床及矿点。估计的:指资料较多、有一定依据,未发现矿床。在本次预测工作中将根据不同矿种进一步细化具体分类、分级标准。
  (三)根据矿产预测的要求,在实践中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预测技术
  目前国内外正在采用的矿产预测方法都有明确的适用条件。因此针对预测的条件在实践中需要进一步探索新的预测方法。创建适应我国国情的预测技术。需要探索的方法技术很多,在此择要列举几点:
  1、针对地质构造精细划分的情况下如何应用证据权法,过去一般按Ⅲ级大地构造单元为预测单元,应用证据权法,证据因子的提取比较宏观、简单,而现在针对Ⅲ级大地构造单元中细化了的地质构造内容。在不同分区中原有的已知矿床(点)数稀少或出现空白,针对这种新的情况如何应用证据权法需要进一步研究。
  2、对于工作程度低的地区,目前使用的主观优选法(或称模糊逻辑法),主要通过专家积累的经验根据成矿地质背景、地质、矿化、物探、化探、自然重砂、遥感等找矿信息,采用定性的方式进行评分优选。如何把数学计算和专家的经验判断结合起来构建定量判别专家系统,探索通过人机交互操作优选远景区。达到既发挥专家的知识和经验,又可以避免主观随意性。需要通过实践创建远景区(靶区)定量判断专家系统。
  3、解决定量预测方法的关键技术问题:目前国外使用的三部式预测方法是流行的定量预测方法,如何根据我国国情实际应用,针对评价矿种的资源量预测,需要解决基础工作和关键技术。例如:建立我国自己的矿床模型,探索建立不同矿种不同分布模式下的吨位-品位模型等基础工作,提出适合我国地质资料特点的判断矿床数量和规模的方法及参照标准等都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和建立。
  4、探索建立不同矿种(组)定量预测方法:根据评价矿种的成矿地质特征大致可以分五大类:煤炭矿产、沉积矿产、岩浆矿产、沉积变质矿产、其它多因素矿产,并初步划分为16类矿种(组)。由于控矿因素不同,因此定量预测的方法也是不同的,因此必须探索建立针对各矿种(组)的有效的预测方法技术。
  5、目前我国矿产预测的工作基础都是区域性的,方法技术应用示范取得的经验也都是成矿带级别的,面对全国性预测,面对不同成矿地质条件矿产的预测,从理论和实践都存在许多难题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
  五、全面、全过程应用GIS技术
  (一)全面、全过程应用GIS技术的必要性
  本项目时间短、任务重、经费有限。而矿产资源预测评价工作涉及资料浩繁,信息量大,数据处理复杂而技术专业种类繁多工作量很大,如果不使用计算机技术是不可能完成的。而且在工作过程中所有数据都涉及空间分析,因此必须全面、全过程应用GIS技术。
  (二)全面、全过程应用GIS技术的可能性
  中国地质调查局组建以来,完成了全国各种地质基础数据库建设工作,为矿产预测全过程应用GIS技术创造了条件。地调局完成的“十五”863计划创建了针对矿产预测的地质构造精细研究方法技术,同时建立了GIS数据模型,解决了长期没有解决的地质构造研究工作中的GIS技术的应用问题。陈毓川院士主持的“西部固体优势矿产资源评价方法体系研究”进一步完善了矿产资源定量评价技术。至此,全面、全过程应用GIS技术,进行矿产预测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了。因此本项目的实施完全可以采用全面、全过程应用GIS技术的技术路线。
  (三)全面、全过程应用GIS技术的原则
  1、GIS技术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内容。建立(维护、整理)基础空间数据库;通过数据处理、空间分析、人机交互操作建立多元信息数据库,建立数字化模型,提取控矿标志、找矿信息进行矿产预测操作;完成各类基础图件、专题图件数字化编图、成图,实现全过程可视化表达和结果输出。其优越性在于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把原来人工不可能做到的数据处理、编图工作通过计算机实现了。尤其是保证了各类图件的作图效率和成图准确性。因此在矿产预测过程中坚决遵循“凡是能用计算机的一定要用计算机”的基本原则。
  2、计算机不是万能的,数据处理的方法都是具有针对性,都有条件约束。因此如果脱离地质专家的指导,机械地使用计算机软件可能会得出谬误的结果。地质构造的复杂性,地质矿产的多样性,不可能单纯依靠计算机来解决问题,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地质专家的作用,GIS技术的应用必须坚持在地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

第三节 矿产预测技术流程


  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采用的核心技术是固体矿产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预测技术(Methodology of Geological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and Mineral Modeling for Mineral Resources Assessment),简称MgeoM,是以大陆动力学、成矿地质动力学、区域成矿学、矿产预测学理论为指导,全面利用地质构造、成矿规律研究成果,以成矿地质要素划分矿产预测类型,按照矿产预测类型在典型矿床研究基础上建立矿床地质概念模型,在区域成矿规律研究基础上建立区域成矿模式。确定成矿要素,综合物探、化探、遥感、自然重砂等信息,以成矿特征研究为基础,按照矿产预测方法类型,确定预测要素,建立预测模型,对未知区进行类比预测,圈定预测区,估计资源量。
  工作的要点:一是应用大地构造相概念表达成矿地质背景,研究大陆块体离散、会聚、碰撞、造山过程,形成地质作用产物(建造、构造)的现今表达。二是按照成矿地质作用划分预测类型、表达成矿要素。三是全面应用物探、化探、遥感、自然重砂等综合信息,推测地质构造-补充成矿要素、提供找矿信息-提供预测要素。四是按照预测方法类型表达预测要素、确定预测方法类型。根据成矿地质特征而划分的预测方法类型,沉积型、火山型、侵入岩体型、变质型、综合内生型、层控内生型;采用沉积建造构造图、火山岩性岩相图、侵入岩浆构造图、变质建造构造图、(综合)建造构造图、含矿岩层(综合)建造构造图等进行预测要素表达。五是采用地质体法、综合地质信息法、物探法、化探法、体积法、经济模型法、模糊证据权法、德尔菲法等方法,进行预测区圈定、筛选和估算资源量。六是全面、全过程应用计算机技术。
  一、收集整理各类基础资料和成果
  1、全面收集大于1:5万及1:20万、1:25万区调、航磁、重力、化探、自然重砂、矿产、典型矿床、科研等原始数据及成果资料。
  2、全面掌握1:20万、1:25万区调原始资料、1:5万区调、物探、化探、自然重砂等成果资料。
  3、修编1:50万地质、物探、化探、自然重砂、遥感、矿产工作程度等基础图件。
  4、全面掌握已有地质工作程度,编制区调、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勘查、遥感地质调查、矿产勘查、成矿规律研究、成矿区划等工作程度图件(应包括各种比例尺的工作程度内容)。资料截止时间为2006年底。
  5、全面了解以往基础地质研究工作情况,指出存在问题,包括区域地质志(1980-1990)、省级岩石地层单元清理报告(1993-1996),其它各类专题研究报告。
  6、全面了解以往成矿规律研究及矿产预测工作情况,包括一轮成矿区划研究成果(1980-1982)、二轮成矿区划研究成果(1993-1995)、全省成矿系列研究成果(1999-2002)、全省煤炭资源调查报告(1981-1990)、中国煤田地质总局组织完成的第三轮煤田预测成果报告,部分省还包括区域矿产总结报告,以及其他各类专题研究报告等。
  7、全面了解物探化探遥感工作情况,包括全国重要区带成矿编图(1996-1998)、全省物化遥编图、省级遥感综合编图等(指基础数据库之前的各类编图成果报告)。
  8、全面掌握地质基础数据库现状,包括:1:50万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1:20万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矿产地数据库、区域重力数据库、航磁数据库、遥感影像图数据库、区域地球化学数据库、1:20万自然重砂数据库、工作程度数据库、典型矿产地数据库等,并加以评述,指出存在问题。
  9、全面掌握区域地质矿产特征,成矿区带划分方案和区域成矿系列划分方案。全面收集典型矿床资料。
  二、基础数据库维护
  1、基础数据库种类:工作程度数据库,1/20万地质图数据库,1/50万地质图数据库,区域航磁数据库,区域重力数据库,区域化探数据库,区域遥感数据库,区域自然重砂数据库、矿产地数据库共计九种数据库。原定要求维护典型矿床数据库,由于原来的库存尚不完善,因此不再列入基础设计库维护工作任务要求中。
  2、基础数据库是原始数据,以后编制的各类图件及建库工作都是在基础数据库的有关基本内容基础上实现。因此要求务必及早完成。
  3、编制基础数据库建库工作程度图(插图)。
  三、区域成矿规律预研究
  区域成矿规律预研究是矿产预测工作的起点。主要研究内容是编制区域成矿区带分布(原)图、编制大地构造分区(草)图、划分矿产预测类型、确定矿产预测方法类型、提出预测工作区成矿地质作用研究内容、提出预测工作区地质构造专题底图编图内容。工作流程见图4-1。

  图4-1 区域成矿规律预研究流程图(略)
  (一)确定预测矿种与划分矿产预测类型
  1、矿种确定
  根据成矿地质条件,确定预测矿种。凡是有小型矿产地的矿种,必须开展预测工作;只有矿化线索,但具有成矿地质条件的,应进行评价工作,经评价后认为没有意义者,不再进入预测程序,但必须明确提出无资源前景的结论。
  2、划分矿产预测类型
  矿产预测类型定义:为了进行区域矿产预测,根据相同的矿产预测要素以及成矿地质条件,对矿产划分的类型。矿产预测类型是开展矿产预测工作的基本单元,凡是由同一地质作用下形成的,成矿要素和预测要求基本一致,可以在同一张预测底图上完成预测工作的矿床、矿点和矿化线索可以归为同一矿产预测类型。同一矿种存在多种矿产预测类型,不同矿种组合可能为同一类型,同一成因类型可能有多种类型,不同成因类型组合可能为同一类型。矿产预测类型的划分是贯穿预测全过程的纲。预测工作全过程按预测类型贯穿始终。
  矿产预测类型的命名原则(按照六个大区研讨会上提出的统一命名原则):××矿床式××类型(成因类型或工业类型)××矿(矿种或矿组),例如:宁乡式沉积型铁矿、大冶式矽卡岩型铁(铜)矿。
  3、编制矿产预测类型分布图/矿产预测工作区分布图,底图为地质矿产图叠加构造分区内容,根据矿产预测类型划分方案标明矿产地(矿床、矿点)的矿产预测类型,根据不同类型分布区参照大地构造单元和成矿区带范围,确定矿产预测分布区范围。
  4、矿产预测类型分布图中所所确定的矿产预测类型分布区的范围,就是矿产预测工作区分布范围,也是成矿规律研究工作区的范围,以及矿产预测专题底图编图范围。需要说明的是,设计阶段确定的矿产预测分布范围是初步的,需要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不断修改完善。
  5、矿产预测工作区全部划定以后,要求和全省地质构造分区图、全省成矿区带划分图、全省地球物理异常图、全省地球化学异常图、全省遥感异常图、全省自然重砂异常图、进行全面综合核对,不允许发生遗漏。
  (二)划分矿产预测方法类型
  根据成矿地质特征而划分的矿产类型。分六种:
  1、沉积型:凡是空间上严格受沉积建造和沉积构造控制的矿产类型,包括全部沉积矿产、部分海底火山喷发沉积矿产、喷流沉积型矿产、部分空间上找不到侵入体具体空间位置的层控改造型矿产。
  2、侵入岩体型:凡是空间上严格与侵入岩体相关的矿产类型,包括:矽卡岩型、斑岩型、岩浆型矿产,还包括严格受侵入体热流体空间影响范围控制的高温热液矿床。
  3、变质型:凡是空间上严格受变质建造和构造控制的矿产类型。
  4、火山岩型:凡是空间上严格受火山岩性岩相构造控制的矿产类型。
  5、层控内生型:空间上受沉积建造与构造控制,同时又受侵入岩浆作用控制的矿产类型。
  6、综合内生型:沉积/变质/火山建造与侵入岩浆作用、构造作用等综合地质作用控制以及不能判别确切成矿地质体的矿产类型。
  不同预测方法类型,其地质构造底图内容不同、预测方法不同。
  四、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研究
  研究内容:按大地构造单元研究大陆块体离散、会聚、碰撞、造山过程的地质作用特征,并说明其空间分布与演化特征。其中,沉积岩区为地层、沉积建造、沉积构造;侵入岩区为侵入岩浆建造、侵入构造;火山岩区为火山岩性岩相、火山构造;变质岩区为变质建造、变质构造;以及变形构造等。其中大型变形构造指构成大地构造单元边界(一般指Ⅳ级以上)或穿越多个大地构造单元的大型变形构造。对于地质构造特征研究及区域成矿规律研究具有特殊意义,因此以独立的数据库逻辑图层表达,在建造构造图中以面元表示。流程见图4-2。

  图4-2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研究流程图(略)

  建造构造研究与图件编制:地质作用产物为地质建造和地质构造。根据本次预测的实际需要,矿田(区)编制岩性构造图,区域编制建造构造图,大地构造编制大地构造相图。其中建造为岩性或岩石组合、岩石建造、岩石构造组合;构造为成岩(控岩)成矿构造、区域构造、大地构造。
  (一)编制1/25万地质构造研究实际材料图
  该项工作是进行成矿地质背景研究、编制大地构造相图、编制预测底图的基础工作。1/25万地质构造研究实际材料图,以1/25万(1/20万,1/5万)区调原始资料为基础。尽量收集有关专题研究的数据资料,根据网上有关学术论文资料,以弥补区调资料的不足。
  (二)研究成矿地质背景并编制大地构造相图
  本次预测工作以地球动力学理论为指导,因此成矿地质背景的研究成果以大地构造相表达。
  1、分幅编制1:25万建造构造图。
  在分幅1:25万地质构造研究实际材料图基础上进行连图后编制而成。其中沉积岩区表达沉积建造构造内容,火山岩区表达火山岩岩性岩相构造内容(对海相火山岩区,如果难以识别原始火山构造时也可以直接表达沉积建造构造内容),侵入岩区表达侵入岩浆构造内容,变质岩区表达变质建造构造内容。同时要求表达大型变形构造。
  2、分构造阶段编制全省1:50万建造(沉积、火山)古构造图及侵入岩浆构造图。新疆、内蒙古、青海、西藏、四川可根据各自情况,在完成1:50万建造古构造图基础上,选择表达比例尺为1:100万-1:150万。
  3、编制1:50万全省大地构造相图。
  根据上述分幅1:25万建造构造图和分构造阶段全省1:50万建造(沉积、火山)古构造图及侵入岩浆构造图,并加上大型变形构造有关内容,经综合分析以后形成大地构造相图,工作比例尺1:50万,新疆、内蒙古、青海、西藏、四川可根据各自情况,在完成1:50万大地构造相图基础上,选择表达比例尺为1:100万-1:150万。
  4、编制大地构造相图时应充分利用区域重磁、化探、遥感等推断解释地质图的有关资料。
  五、预测工作区成矿地质特征研究研究内容:针对某种预测类型在预测区工作范围内研究其成矿有关的地质特征:包括沉积、岩浆、火山、变质等地质建造及相关的构造特征,变形构造特征等内容。
  主要流程为:以1:25万地质建造构造图为基础,根据预测方法类型开展专题研究,补充1/5万区调资料,细化有关专题内容,编制各类专题研究图件,形成矿产预测研究地质构造专题底图。工作程度高的地区要求编制1:5万或> 1:25万比例尺专题图件。通过编制矿产预测地质构造专题(底)图表达研究成果,根据特定的成矿地质特征,确定预测方法类型及其专题底图类型。其中,沉积型编制沉积建造构造图或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图;火山型编制火山岩性岩相构造图;侵入岩体型编制侵入岩浆构造图;变质型编制变质建造构造图;综合内生型编制综合建造构造图,简称建造构造图;层控内生型编制建造构造图中突出成矿岩层;复合内生型编制地质建造构造图。流程见图4-3。

  图4-3 预测工作区成矿地质作用研究流程图(略)
  六、开展典型矿床研究
  典型矿床研究是成矿规律研究的基础工作。按矿产预测类型选取典型矿床,要求代表性、全面性。根据矿种组合、同一成矿地质作用中出现不同矿化类型等因素,选取多个矿床。研究内容:成矿时代、成矿地质、成矿构造、矿产、成矿作用等特征五方面内容。
  主要技术流程为:收集整理矿区区域地质资料、矿区地质构造图、矿床地质综合平面/剖面图、矿区大比例尺、物探、化探资料。在矿床成矿地质、成矿构造、矿产、成矿作用特征研究成果基础上,以矿区地质构造图为底图,改编为岩性构造图,结合区域地质资料,综合矿床地质综合平面/剖面内容,编制矿床成矿要素图及成矿模式。在矿床成矿要素图基础上增加矿区大比例尺物探化探异常资料、其它找矿标志,编制物探化探找矿模式图、矿床预测要素图。在典型矿床预测要素图基础上依据典型矿床所在位置区域地质资料,区域物、化、遥、自然重砂异常特征分析资料,典型矿床外围或矿田范围内矿产资料,建立模型区预测模型,编制模型区预测要素图。要求全部表达:构造、成矿(矿田)构造、矿产特征、成矿作用特征、物化遥推断地质构造特征、物化遥自然重砂异常,及其他找矿标志等预测要素内容。流程见图4-4。

  图4-4 典型矿床研究流程图(略)
  1、按照矿产预测类型确定典型矿床,进行典型矿床研究工作,并编制典型矿床成矿要素图及成矿模式图(1/1万-1/2.5万)
  成矿地质作用:包括与成矿有关的(时、空、物)沉积、火山、侵入岩浆、变质、大型变形构造等五类成矿地质作用。
  成矿构造体系:包括与成矿时空定位有关的沉积构造体系,侵入岩构造体系,火山构造体系,断裂构造体系,褶皱构造体系、复合构造体系、成矿后构造。
  成矿特征:包括矿床特征,矿体特征,矿石特征,蚀变特征,成矿期次、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等内容。
  编制典型矿床成矿要素图。典型矿床成矿要素图主要反映矿床成矿地质作用,矿田构造,成矿特征等内容。典型矿床成矿要素图以大比例尺矿区地质图为底图,突出标明和矿床时空定位有关的成矿要素。对成矿要素进行分类:分为必要的,重要的,次要的。
  编制典型矿床成矿模式图。一般以剖面或平面投影图形式简化表达成矿作用过程,表达成矿地质作用,成矿构造,成矿特征等要素内容,时空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2、进行典型矿床预测要素研究并编制典型矿床预测要素图和预测模型图(1/1万-1/2.5万)
  (1)研究典型矿床所在位置区域重、磁、化探、遥感、自然重砂异常特征,分别编制重、磁、化探、遥感、自然重砂异常特征图(或异常剖析图)。异常特征图要求放大到成矿要素图同比例尺。
  (2)编制典型矿床预测要素图
  以典型矿床成矿要素图为底图,叠加大比例尺重、磁、化探、遥感、自然重砂异常特征图有关内容。形成预测要素图。分析预测要素,根据地质、矿产及综合信息等内容分析预测要素的重要性、预测意义。
  (3)编制典型矿床预测模型图
  以典型矿床成矿模式图为底图叠加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模式图。建立地质成矿、其他综合信息预测模型内容,一般以剖面图形式或平面投影形式表示预测要素内容及其相关关系及空间变化特征。
  七、预测工作区成矿规律研究
  预测工作区成矿规律研究是矿产预测最关键的环节,集中体现了全部研究工作的成果,直接关系到预测工作的成败。
  研究内容:根据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典型矿床研究等成果,在开展预测工作区成矿地质特征研究工作基础上,深入研究工作区矿产资料,以大比例尺资料为重点,全面总结区域成矿地质特征、区域成矿构造特征、区域矿产特征、区域成矿作用特征,研究其相互关系及时空演化特征。
  技术流程:以预测工作区区域成矿地质特征专题研究成果为依据而编制完成的地质构造专题(底)图为基础。全面收集工作区全部矿产勘查资料:首先精细表达模型区地质矿产资料,针对模型区全部预测要素内容,收集工作区内大比例尺地质、矿产、物探、化探等资料,补充细化原有底图地质构造内容。编制预测工作区成矿要素(规律)图:在补充细化专题(底)图地质矿产内容基础上,研究区域成矿地质特征、成矿构造带特征、矿产特征、区域成矿作用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时空演化规律。编制区域成矿要素(规律)图、区域成矿模式图。编制预测工作区预测要素图:在区域成矿要素图基础上,全面表达全部物、化、遥、自然重砂异常、其它找矿标志等内容,编制预测要素图。流程见图4-5。

  图4-5 预测工作区成矿规律研究流程图(略)
  1、按照预测方法类型编制区域成矿要素底图(地质构造类基础底图,大于1/5万-1/25万)
  矿产预测方法类型是为了进行区域矿产预测,按照矿产预测方法的不同要求而划分的矿产类型。矿产预测方法包括地质构造类基础底图类型的选定、最小预测区的圈定、预测资源量的估算、预测矿床数等内容。
  (1)划分矿产预测方法类型是确定预测底图类型及预测方法的依据,具体划分如下:
  沉积型:预测底图为构造岩相古地理图、沉积建造古构造图、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图。一般情况下稳定陆块区编制构造岩相地理图,造山带中与复杂建造组合有关的沉积型矿产,以建造古构造图为预测底图。在底图上完成预测以后,把预测地段复原到沉积建造构造图上表达预测区。
  侵入岩体型:与侵入岩体有空间关系的矿产,一般在岩体内,接触带或侵入体热流体影响范围内成矿的矿产,以侵入岩浆构造图为底图。
  变质型:由变质作用定位定时的矿产,以变质建造构造图为预测底图。
  火山岩型:火山作用有关的矿产,一般以火山岩性岩相图为预测底图。海相火山岩型矿床如无法识别火山机构时则以沉积建造古构造图为底图,预测地段复原到沉积建造构造图上。
  层控“内生”型:指与侵入作用时空定位有关,又受特定层位控制的矿产。以建造构造图为底图,并突出表示特定地层或建造。
  复合“内生”型:指与沉积建造,变质建造及侵入岩,变形构造都有关的复合成矿作用有关的矿产,以建造构造图为预测底图。
  (2)大地构造相图与预测底图的关系
  大地构造相图一般表示构造演化阶段内容。预测底图一般以成矿相关的地质构造时段为单元编制。当两者相吻合时,可以直接应用编制大地构造相图的专题图件作为预测底图。
  (3)编制地质构造基础类预测底图过程中必须充分应用重磁、遥感、化探推断解释资料。要求编制同比例尺重磁遥感化探推断解译地质构造图,对于隐伏侵入体,火山机构、隐伏或隐蔽构造、盆地基底构造,应进行定量反演,大致确定隐伏侵入体的埋深、成矿侵入体的三维形态变化,给预测提供依据。
  (4)按照矿产预测类型,列表说明地质构造预测底图类型和数量,并在矿产预测类型分布图上表明各类地质构造预测底图的类型和范围。
  2、以Ⅲ级成矿区带为基本单元,研究区域成矿作用,编制区域成矿要素图及区域成矿模式图(大于1/5万或1/25万)
  (1)研究内容
  区域成矿地质作用:包括与成矿有关的沉积、火山、侵入岩浆、变质、大型变形构造等成矿地质作用。
  区域成矿构造体系:包括与成矿时空定位有关的沉积、侵入岩、火山、断裂褶皱构造体系、复合构造体系、成矿后构造等内容。研究其区域空间分布、规模、产状类型、力学性质、强度等区域变化特征。
  区域成矿特征:研究矿床成矿类型,矿床特征,矿体组合特征,成矿期次,矿石成分,蚀变组合,成矿物理化学特征等在区域上的变化特征及空间表达形式。
  研究区域成矿地质作用,成矿构造和成矿特征的时空物相互关系。
  (2)编制区域成矿要素图
  按照矿产预测方法类型确定预测底图;在底图上突出标明与成矿有关的地质内容,图面标明全部矿床,矿点,矿化线索,采矿遗迹,蚀变等有关内容。综合分析成矿地质作用,成矿构造,成矿特征等内容,确定区域成矿要素及其区域变化特征。在研究区范围内,可以根据区域成矿要素的空间变化规律,进行分区。
  (3)编制区域成矿模式图
  根据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和典型矿床成矿要素,综合考虑已知矿产地的成矿要素及其区域分布特征编制区域成矿模式图。一般以区域地质剖面或平面图投影形式简要表达成矿地质作用,成矿构造,成矿特征的区域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标明区域成矿要素及其特征。
  (4)按照矿产预测类型列表说明图件种类和数量。
  3、研究区域预测要素,编制区域矿产预测要素图及区域矿产预测模型图(大于1/5万或1/25万)
  (1)研究区域重、磁、化探、遥感、自然重砂等区域异常特征,编制各类综合信息异常特征图。
  (2)研究综合信息异常与矿产地、矿化线索的关系,推测直接矿致异常及间接与矿化相关的异常。
  (3)编制区域矿产预测要素图
  以区域成矿要素为底图,综合区域重磁、化探、遥感、自然重砂异常等内容,形成区域矿产预测要素图。研究典型矿床预测要素与区域预测要素关系。划分预测要素类型:必要的,重要的,次要的,最终确定预测变量。
  (4)编制区域矿产预测模型图
  以区域成矿模式图为底图,叠加区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自然重砂等找矿模型资料,形成区域预测模型图。区域矿产预测模型图一般以剖面图或水平投影断面图形式简要表示预测要素内容及其相互关系,以及时空展布特征。
  (5)按照矿产预测类型列表说明图件种类和数量。
  八、开展矿产预测
  主要工作内容:圈定预测区、筛选预测区、估算资源量;预测区分级、分类、编制预测成果图件。流程见图4-6。
  技术流程包括:圈定最小预测区、预测区筛选、估算资源量、预算分类分级、编制预测成果图等。
  其中,最小预测区范围圈定方法包括:(1)地质体法:沉积型、变质型、火山岩型、层控“内生”型在预测底图大比例尺附图上按含矿岩石组合或建造直接圈定;侵入岩体型(包括岩浆型、斑岩型、矽卡岩型、高温热液型矿床)对照典型矿床侵入体(或隐伏推测岩体)热流体范围直接圈定。(2)单项信息法:物探、化探、遥感、自然重砂等单项方法+成矿岩石组合或建造圈定。(3)综合地质信息法:对地质、物探、化探、遥感、自然重砂等全部预测要素,划分预测单元,应用MRAS或GeoDAS软件圈定最小预测区。
  估算资源量方法有:体积法、综合地质信息法、经济模型法、物探法、化探法和采用经济模型法时要求估计矿床数等。
  1、进行定量预测工作,编制矿产预测类型预测成果图(大于1/5万或1/25万)
  (1)根据矿产预测方法类型所确定预测方法进行定量预测,圈定最小预测区,预测资源量并分级,进行概率估计。划分预测区类别,预测矿床数,划分预测区级别。
  (2)编制矿产预测类型预测成果图
  预测成果图按矿产预测类型独立编制,预测成果图底图为区域矿产预测要素图。预测成果图表达最小预测区,预测资源量,矿床数,预测区类别和级别。
  (3)按照矿产预测类型列表说明图件种类和数量。
  矿产预测类型预测成果图比例尺指的是工作比例尺。由于应用GIS技术完成预测,因此必须选用能够清晰表达预测对象空间位置的图件比例尺,一般情况下,沉积成因类型、岩浆成因类型矿产选择大于1:5万,其它类型选择大于1:25万比例尺。
  图4-6 矿产预测研究流程图(略)
  2、进行单矿种预测汇总,编制全省单矿种预测成果图(1/50万)
  (1)单矿种预测成果一般都分散在不同预测类型成果中,因此必须把不同预测类型中相同单矿种的预测成果提取出来,加以汇总。
  (2)编制全省单矿种预测成果图
  底图采用全省大地构造相图,按不同矿产预测类型表达预测成果,列出预测成果汇总表。
  (3)新疆、内蒙、青海、西藏、四川可根据各自情况,在完成1:50万全省单矿种预测成果图基础上,选择表达比例尺为1:100万-1:150万。
  (4)按照单矿种列表说明图件种类和数量。
  3、进行全省矿产预测成果综合研究,编制全省矿产预测成果图(1/50万-1/150万)
  根据单矿种预测成果进一步进行综合研究,划分矿种组合,一般情况下划分:黑色金属矿产,有色金属矿产,贵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等。按照矿种组合编制全省矿产预测成果图。按照矿组类列表说明图件种类和数量。
  九、开展区域成矿规律总结
  区域成矿规律总结是矿产预测工作的重要内容。主要工作内容:在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典型矿床及区域成矿特征、物化遥综合信息资料研究基础上进行单矿种(组)区域成矿规律总结,根据成矿空间分布及演化特征进行全省区域成矿规律总结工作。流程见图4-7。
  图4-7 区域成矿规律总结流程图(略)
  总结区域成矿规律,编制全省区域成矿规律图(1/50万-1/150万)。成矿规律研究内容贯穿于矿产预测全过程,前述成矿地质背景研究工作和典型矿床成矿要素研究和区域成矿作用研究都是成矿规律研究的基础工作,在完成矿产预测基础上要求进一步开展区域成矿规律研究总结工作。
  划分成矿区带,全国划分到Ⅲ级,省级划分到Ⅳ级和Ⅴ级;进行各成矿区带的地质背景与成矿规律研究,划分成矿系列;进行典型矿床研究成果汇总、区域成矿模式归纳汇总研究,总结成矿系列,建立成矿谱系。编制区域成矿规律图。按照单矿种及矿组类列表说明图件种类和数量。
  十、开展勘查工作部署研究
  研究勘查工作部署,编制全省矿产勘查工作部署建议图,开展需求、已查明矿产资源保证程度、矿产预测区成果、矿产勘查外部基础设施条件、矿产勘查环境影响等方面的分析,研究矿产勘查工作部署内容。流程见图4-8。
  编制矿产勘查工作部署建议图,划分矿产勘查工作区并分类,提出区调、物探、化探、矿产勘查等工作内容部署方案。
  图4-8 矿产勘查工作部署流程图(略)
  十一、开展未来勘查开发工作预测
  1、进行未来勘查工作成果预测,编制未来勘查工作成果预测图
  以矿产勘查工作部署建议图为底图,表达预期(不同时间段)新增矿产资源量预测成果和获得预测成果需要投入的实物工作量,总经费,工作时间。
  2、进行未来矿产开发预测,编制未来矿产开发基地预测图
  以未来勘查工作成果预测图为底图,预测未来矿产资源开发基地空间分布。
  十二、开展物探化探遥感自然重砂综合信息研究
  1、开展物探(重、磁)资料研究工作
  (1)为大地构造相图提供资料,编制区域物探(重、磁)地质构造推断解释图。
  (2)编制预测底图同比例尺地质构造推断解释图,要求进行定量反演。
  (3)编制区域物探(重、磁)异常图。对异常进行对比研究,推测矿致异常。
  (4)编制典型矿床所在位置的物探推断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图。
  (5)编制典型矿床所在位置的区域物探异常特征图。
  (6)编制典型矿床大比例尺物探成果图。
  (7)按照相关的矿产预测类型列表说明图件种类和数量。
  (8)开展磁性矿产定量预测,具体要求按项目办编制的预测方法技术要求执行。
  2、开展化探资料研究工作
  (1)为大地构造相图提供资料,编制区域化探地质构造推断解释图。
  (2)编制预测底图同比例尺地质构造推断解释图。
  (3)编制区域化探异常图。对异常进行对比研究,推测矿致异常。
  (4)编制典型矿床所在位置的化探推断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图。
  (5)编制典型矿床所在位置的区域化探异常特征图。
  (6)编制典型矿床大比例尺化探成果图。
  (7)按照相关的矿产预测类型列表说明图件种类和数量。
  (8)开展化探适用矿产定量预测,具体要求按项目办编制的预测方法技术要求执行。
  3、开展遥感资料研究工作
  (1)为大地构造相图提供资料,编制区域遥感推断解释图。
  (2)编制预测底图同比例尺地质构造推断解释图。
  (3)编制区域遥感异常图。对异常进行对比研究,推测矿致异常。
  (4)编制典型矿床所在位置的遥感推断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图。
  (5)编制典型矿床所在位置的区域遥感异常特征图。
  (6)按照相关的矿产预测类型列表说明图件种类和数量。
  4、开展自然重砂资料研究工作
  (1)编制区域自然重砂异常图,推测矿致异常。
  (2)编制典型矿床所在位置的自然重砂异常特征图。
  (3)按照相关的矿产预测类型列表说明图件种类和数量。
  十三、开展数据库建设
  完成各类专题信息库,根据一图一库的原则,编制各类专题信息数据库;完成各类全省汇总成果数据库;列表说明数据库种类和数量;各类数据库的数据模型,按照项目办编制的技术要求执行,设计书不必详列。
  十四、开展大区与全国汇总
  依次进行成矿地质背景、地质构造演化、成矿规律等研究成果汇总;进行大地构造相图、建造构造图、成矿要素图、预测要素图、矿产预测类型成果、单矿种预测成果图、成矿规律图、找矿勘查部署建议图及数据库等的汇总。
  十五、成果编制与出版
  编制各类成果报告:包括总体工作报告、各课题专题报告、单矿种预测成果报告;图件及专著出版工作。
  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技术流程用图框表达的形式如图4-9、4-10、4-11所示。其中图4-9为区域建造构造图、大地构造相图及预测底图的逻辑关系图,图4-10为矿产预测类型工作分布范围的各类图件的逻辑关系图,图4-11为典型矿区各类图件的逻辑关系图。
  图4-9 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实施步骤一(略)
  图4-10 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实施步骤二(略)
  图4-11 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实施步骤三(略)

第五章 工作部署和工作安排


  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技术含量高、难度大、内容复杂,周期短,涉及专业面很广,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在工作中必须要有完善的工作体系才可能顺利完成。考虑工作安排的可行性,采取分阶段组织实施:到2010年,完成煤炭、铀、铁、铜、铝、铅、锌、金、磷、钾盐、钨、锑、稀土等13个矿种的资源潜力评价。从2008年开始,全面对国家急需矿产资源提供阶段性成果。其中,2009年上半年提交铁、铝2个矿种资源潜力评价工作;2009年底提交煤炭、铀、铜、钨、锑、稀土、铅、锌、金、钾、磷等11个矿种的预测区圈定、优选成果;2010年提交煤炭、铀、铜、钨、锑、稀土、铅、锌、金、钾、磷等11个矿种的资源定量估算成果。2012年完成其它12个矿种的资源潜力评价工作。
  从工作的内容和工作时间周期综合考虑,整体工作分别由全国、大区和省(区、市)共同联合完成。在工作关系上,在全国层面上,成立汇总组,负责制定技术标准和技术路线,指导大区和省级开展潜力评价各项工作,负责全国成果汇总。在地区层面上,成立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等大区项目组,负责对辖区内省(区、市)潜力评价工作的组织与实施,具体负责技术指导、质量监督检查、大区成果汇总等。在省一级层面上,成立省级项目组,负责各省(区、市)的潜力评价工作的实施。从技术组织方面,整体工作部署分为技术要求及标准制定、技术培训、全面实施和整体汇总四个阶段。

第一节 项目工作分工

  一、项目设置
  根据任务需求,在全国、大区和省级三个层面上共设置47个工作项目。其中:全国汇总组由11个项目组成,大区项目组由6个项目组成,省级项目组由30个项目组成,见表5-1。
  二、任务分工
  (一)全国汇总组
  表5-1 工作项目设置表

编号

工作项目设置

承担单位

1

全国重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及综合(地科院资源所)

地科院资源所

2

全国重要矿产成矿地质背景研究

地调发展中心

3

全国重要矿产区域成矿规律研究

地科院资源所

4

全国物探化探遥感自然重砂综合信息评价(航遥中心)

国土资源航遥中心

5

全国物探化探遥感自然重砂综合信息评价(发展中心)

地调发展中心

6

全国重要矿产总量预测(地科院资源所)

地科院资源所

7

全国重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综合信息集成

地调发展中心

8

全国铀矿资源潜力评价

核工业地质局

9

全国煤炭资源潜力评价

煤田地质总局

10

全国化工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化工地质矿山局

11

矿产资源定量化预测新方法研究

地质大学(武汉)

12

华北地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

13

东北地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

14

华东地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

15

中南地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

16

西南地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17

西北地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

18

北京市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北京市地质调查院

19

天津市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天津市地质调查院

20

河北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河北省地质调查院

21

山西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山西省地质调查院

22

内蒙古自治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

23

辽宁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辽宁省地质调查院

24

吉林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吉林省地质调查院

25

黑龙江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黑龙江省地质调查院

26

江苏省(含上海市)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江苏省地质调查院

27

浙江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浙江省地质调查院

28

安徽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安徽省地质调查院

29

福建省(含台湾)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福建省地质调查院

30

江西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江西省地质调查院

31

山东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山东省地质调查院

32

河南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河南省地质调查院

33

湖北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湖北省地质调查院

34

湖南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湖南省地质调查院

35

广东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广东省地质调查院

36

广西壮族自治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广西区地质勘查总院

37

海南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海南省地质调查院

38

重庆市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39

四川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四川省地质调查院

40

贵州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贵州省地质调查院

41

云南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云南省地质调查院

42

西藏自治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西藏区地质调查院

43

陕西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陕西省地质调查院

44

甘肃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甘肃省地质调查院

45

青海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青海省地质调查院

46

宁夏回族自治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质调查院

4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新疆区地质调查院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