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督导的通知

  (2)检验部门、影像部门登记及反馈机制
  检验部门登记项目应包括送检科室或医生、病人姓名、年龄、检验结果、检验日期。
  影像部门(含放射科、B超室等)检查登记应包括开单科室、检查日期、病人姓名、年龄、检查结果。
  检验部门、影像部门是否建立了异常化验结果必须返回送检医生或科室的反馈机制(包括门诊和住院)。
  检查方法:查阅检验部门、影像部门登记(包括检验室、放射科、B超室电子登记系统),检查项目是否齐全、登记是否完整;反馈机制以反馈记录或医生签字为准。
  (3)医院内传染病疫情分析、通报及处理机制
  院内设专门部门及专人负责本院传染病报告数据的常规分析,分析不同时期医院接诊的主要传染病,并将分析结果在院内及时通报。
  院内应制定对可能的传染病暴发事件、聚集性症候群等异常情况的处理机制与流程。
  检查方法:现场查阅相关分析文档及反馈记录、相关的机制与流程。
  (4)开展传染病报告管理院内自查
  确定医院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自查组成员(含分管院长及各临床科室主任等)、周期、自查内容(是否报告、及时报告率)及奖惩等。发现漏报、不及时报告等方面问题时,能够提出针对性处理及整改措施。
  检查方法:现场查阅有关自查记录、整改文档及总结(自查组成员签字)。
  (5)传染病报告设备
  医院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部门应拥有网络直报设备(包括网络直报专用计算机、上网设备、报告专用电话或传真机),操作系统齐全(有防病毒软件),并有专人负责管理网络直报密码。
  检查方法:现场查看、查阅相关记录、直报人员进行现场操作。
  2. 定期开展传染病报告管理专业培训与考核
  医院应定期组织临床医生、新进人员开展关于《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等的专业培训,注重培训内容的更新,及时学习卫生部下发有关传染病诊断、报告、防治管理方面的文件。并注意对培训结果进行考核。
  检查方法:现场查看、查阅相关培训、考核文档。
  3. 传染病报告质量抽查
  评价指标包括:传染病报告率、传染病及时报告率、纸质报告卡填写信息准确率、完整率、纸质报告卡填写与网络报告信息一致率。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