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表说明:
持证上岗率:指监测机构已通过了持证上岗考核的人员占须持证上岗人员的比例(一切为环境管理和社会提供环境监测数据和信息的监测、数据分析和评价、质量管理以及与监测活动相关的人员)。
持证上岗抽查率:指持证上岗主考单位对被考单位自认定考核项目抽查的比例。
表11:
监测机构人员合格证取消、收回或注销情况填报表
监测机构名称
| 合格证取消、收回或注销情况(人数)
|
违反操作规程,造成重大安全和质量事故者
| 编造数据、弄虚作假者
| 调离环保系统环境监测机构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附1-3:
在用环境监测实验室主要分析仪器设备情况
自查填报表(表12)
联 系 人: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填表日期:
填表单位:
表12:
在用环境监测实验室主要分析仪器设备情况填报表
在用仪器名称
| 型号/规格
| 测量范围
| 准确度等级/
不确定度
| 溯源方式
| 有效截止日期
| 通过计量认证或持证上岗
样品考核的项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填表说明:
主要分析仪器设备:指实验室大型分析仪器,如气相色谱、液相色谱、气质联用、液质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质谱联用(ICP-MS)、原子吸收、离子色谱、原子荧光、TOC分析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傅立叶红外、流动注射分析仪等。
溯源方式:指检定、校准、自校准等。
附2:(表13-表17)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三年行动计划(2009-2011年)》现场检查表
附2-1:
《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执行情况现场检查表(表13-表14)
检查填表人:
填表日期:
检查组组长:
表13:
《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执行情况现场检查表
条 款
| 主要检查内容
| 检查意见
| 问题说明
|
是
| 部分存在问题
| 否
|
第五条
| 行政主管部门是否对辖区内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履行了领导和管理职责
| | | | |
本级环境监测机构是否对下级环境监测机构质量管理工作进行了业务指导
| | | | |
第六条
| 是否配合上级监测机构的业务指导工作
| | | | |
参加的质量管理技术研究、资质认证、持证上岗考核、质量管理评比评审、信息交流和人员培训等工作
| | | | |
第七条
| 是否具有质量管理部门或质量管理人员
|
|
|
|
|
质量管理是否具有必要的专用实验条件
|
|
|
|
|
是否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保证其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
|
|
|
|
|
第七条
| 组织和开展过的质量管理工作(质控考核、能力验证、方法比对、方法验证、质控监督、量值传递、量值溯源等)
| | | | |
采用的内部质量控制措施(密码样、明码样、平行样、加标回收等)
| | | | |
对本单位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的申报和日常管理,及对下级环境监测机构人员的持证上岗考核
| | | | |
是否建立环境监测标准、技术规范和规定、质量管理工作的动态信息库
| | | | |
组织和实施环境监测技术及质量管理的技术培训和交流
| | | | |
是否组织开展对下级环境监测机构质量管理的监督与检查
| | | | |
对本单位质量管理的信息汇总和工作总结
| | | | |
是否参与过涉及争议的监测活动(环境污染事件及仲裁、用户投诉、环境纠纷案件、司法机构的委托监测等)
| | | | |
第八条
| 监测机构能力建设是否符合标准
| | | | |
第十条
| 从事监测、数据评价、质量管理以及与监测活动相关的人员上岗合格证持证情况
| | | | |
第十条
| 所使用监测仪器设备的计量检定情况
| | | | |
实验室是否建立了完善的在用仪器设备定期检定制度
| | | | |
所使用的标准物质是否为有证标准样品和能够溯源到国家基准的物质
| | | | |
第十一条
| 质量体系及其运行情况、质量文件的管理与发放、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等
| | | | |
第十二条
| 监测点位的设置是否符合标准及相关技术规范要求
| | | | |
采样频次、时间和方法是否符合标准及相关技术规范要求
| | | | |
样品在采集、运输、保存、交接、制备和分析测试过程中,是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样品质量
| | | | |
现场测试和样品的分析测试,是否优先采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方法
| | | | |
采用国际标准或其他国家的标准时,是否进行等效性或适用性检验,检验结果是否存档保存
| | | | |
监测数据和信息的评价及综合报告,是否依照监测对象的不同,采用相应的国家或地方标准或评价方法进行分析
| | | | |
第十二条
| 数据传输过程中,是否采取措施来保证所有信息的一致性和重现性(监测原始记录、数据报告的校核、审核及签发)
| | | | |
第十四条
| 监测机构是否执行了质量管理报告制度
| | | | |
第十五条
| 是否存在用户对环境监测数据异议、环境监测质量投诉事件和环境监测质量事故
| | | | |
存在上述问题时,是否由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处理,并在其领导下进行调查和取证
| | | | |
第十六条
| 质量管理经费能否保证并满足工作需要,能否确保专款专用
| | | | |
第十七条
| 是否因下列原因之一受过主管部门的处罚(向外报出的数据由未持证人员完成、重大质量事故、编造或更改数据)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