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申报单位经费须专款专用,设立单独账簿,独立核算,并保证配套资金及时到位,保障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实施。
5、成果查新证明须由有资质的国家或部省级查新单位出具。
(二)申请负责人的基本条件和要求
1、课题负责人须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并有固定单位(不包括在站博士后),年龄不超过60周岁(截止到2009年5月31日),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无不良科研行为,从事相关研究或技术开发五年以上,共性关键技术课题负责人近五年须有主持国家级或省部级相关课题研究的经验。所有课题负责人用于本课题研究时间不少于本人工作时间的60%,在国内工作时间不少于9个月。
2、所有课题申请人均不得参与两项以上本项目课题的申报,且只能主持申报一项本项目课题。课题申报单位(包括联合申报中的任意一方)和主要申报人,对同一个课题不得进行重复或交叉申报。课题负责人同期只能主持一项国家主体科技计划(包括863计划、973计划、支撑计划等)课题,作为主要参加人员同期参与承担的国家主要科技计划课题数(含负责主持的课题数)不得超过两项。
3、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公务员不得主持本项目课题申报,事业单位(含研究机构)的专职管理人员参与课题研究时间低于工作时间60%的均不得主持本项目课题申报。
经形式审查,申请单位或申请负责人不符合上述规定的申请书视为无效申请,不参与专家评审。
七、申请文件的编制与递交
1、申请文件编写:以中文编写,要求语言精炼,数据真实、可靠。
2、申请文件的规格要求:一律用A4纸,仿宋体四号字打印并装订成册,同时附上电子版。
3、申请文件构成:
(1)申请函
(2)申请人资格审查文件
(3)课题申报书
(4)有关附件(申请单位承诺函、联合申请合作协议、申请单位营业执照或法人代码证复印件、申请单位资格声明函、申请单位资信证明、地方配套或企业自筹经费承诺函、近两年度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及现金流量表等)
4、课题申报书及有关资料应有法定代表人(或委托授权人)签字并加盖公章,全部申请文件须包装完好,封皮上写明申请课题、申请单位名称、地址、邮政编码、电话、联系人及注明“不准提前启封”字样,并加盖单位公章。
5、申请文件一式15份,正本1份,副本14份,在每份申请书上要注明正本和副本,正、副本分别封装并在封面上注明。一旦正本和副本不符,则以正本为准。附电子版光盘一份。
6、申报工作自本指南公布之日起开始,申报单位必须根据《课题申请指南》要求参与申报活动。《课题申请指南》可从科技部网站(http://www.most.gov.cn)上直接下载。
7、寄送申请文件的截止日期:2009年6月8日下午16:00时整。只接收在申请截止日期前由申请人或委托代理人面交或邮寄的申请文件。邮寄时间以北京邮局签收日为准。科技部农村中心对申请文件在邮寄过程中出现的遗失或损坏不负责任。
寄送地点: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农业攻关处565房间(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4号,北京2143信箱。邮编:100045)。
8、联系人和电话:
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农业攻关处 马广鹏 董文 葛毅强
(010)68511843 68529736
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农业处 李树辉 王学勤
(010)58881440 58881481
八、课题管理
1、经专家评审、择优选定课题承担单位,按项目管理要求与科技部签订“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任务书。
2、按照“十一五”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对课题承担单位进行管理,国拨经费将根据每个课题进展情况按年度分批拨付到承担单位。
3、课题执行期间,科技部将组织专家对课题进展情况进行阶段性考核,对未按合同执行,达不到阶段考核目标,配套和自筹资金不到位,或执行期间课题承担单位性质改变的课题,科技部有权终止合同。
4、课题完成后,科技部组织专家对课题进行评估和验收。
第二章 申请课题研究内容与目标
一、共性关键技术研究
针对当前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急需解决的基础问题,着重对食品加工与流通过程中产品质量安全开发主要致病微生物控制技术、主要化学性有害物控制技术、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危害评估方法和包装材料安全评价等4项共性关键技术进行系统和深入研究,为我国食品工业安全控制技术产业化示范提供技术支撑。
课题1 食品主要致病微生物控制技术研究与开发
一、研究内容
1、重要食源性致病菌的分布调查
以低温食品冷链流通中涉及的鲜活畜禽、水产、果蔬食品为研究对象,针对原料生产、贮运加工和流通消费各环节中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弧菌、弯曲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致病性大肠杆菌等致病微生物进行收集、分离和鉴定,最终系统建立各分离菌株的菌种库。
2、重要食源性致病菌的鉴定及其数据库的构建
采用PFGE(脉冲场凝胶电泳法)指纹图谱技术、核糖体RNA基因克隆文库组成分析、荧光原位杂交、MALDI-TOF-MS(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等现代食源性致病菌分类鉴别与分子分型技术,对分离到的重要食源性致病菌进行鉴定至种、属及血清型水平,按照菌株来源、取样地点和时间、样品处理方式、检测鉴定方法、细菌种类特征等内容,结合相关食品冷链示范课题获得其他信息,建立各食源性致病菌的分子分型及鉴定数据库。
3、食源性致病菌毒力鉴定和菌膜研究
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在特异性基因、特异性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等方面,对分离菌株进行毒力的预测,并在细胞水平或动物模型水平对高毒菌株进行毒力的确认和鉴定;利用96孔板培养、结晶紫染色方法检测分离到的5类食源性致病,从中筛选菌膜形成较强的菌株;利用SSH(抑制性消减杂交),筛选高毒力及菌膜形成能力强的菌株中高表达基因或特异表达基因,在基因水平分析毒力、菌膜形成机理,为食源性致病菌的有效控制奠定基础。
4、食源性疾病预警体系的初步构建与有效控制技术的建立
在食源性致病菌数据库及食源性致病菌毒力与菌膜形成等数据的基础上,根据各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程度与流行病学信息,应用风险评估的最新成果,对重要食源性致病菌的分布与污染规律进行数学描述,基于细菌16-23SrDNA间区和表面多糖抗原基因簇等特异性区域,建立针对上述致病菌的分子生物学快速筛查和鉴定方法,初步构建由致病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的预警体系,提出有效控制或杀灭各产品中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弧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致病性大肠杆菌等致病微生物的动力学模型及控制技术操作规范。
二、技术经济指标
1、分离鉴定食品冷链流通中涉及的鲜活畜禽、水产、果蔬食品中的重要致病菌100~200株,涵盖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弧菌、弯曲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致病性大肠杆6种等重要致病菌;建立我国重要食源性致病菌的菌种库,数量达到2000株左右。
2、通过对菌种库的菌株来源、取样地点和时间、样品处理方式、检测鉴定方法、分类特征和流行病学特征等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建立我国食源性致病菌的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