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稳定增收情况的报告
--2008年8月28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
农业部部长 孙政才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我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近几年促进农民稳定增收的有关情况,请予审议。我重点汇报四个方面情况。
一、近几年我国农民增收的基本情况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是落实扩大内需方针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扭转了农民收入一度低迷徘徊的局面,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特别是2004-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量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连续4年超过300元;扣除价格因素,增幅实现了1985年以来首次连续4年超过6%。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40元,比上年实际增长9.5%;2008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528元,同比实际增长10.3%,预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从收入构成看,农民收入增长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家庭经营仍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2004-2007年,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由1746元增加到2194元,年均增长7.9%(未扣除价格因素,下同)。虽然家庭经营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由60%下降到53%,但仍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稳定增长,除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定增产外,更重要的是因为农产品价格恢复性上涨,推动了农民收入稳定增加。据调查,2007年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比2003年增长了37.5%,其中生猪、稻谷、油料分别增长45.5%、48.9%和48.8%。
(二)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2004-2007年,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由999元增加到1596元,年均增长16.9%,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由34.0%上升到38.6%,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由25.5%上升到40.0%,是拉动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工资性收入较快增长主要得益于农民工工资水平的较大幅度提高。据农业部调查,2007年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月平均工资为1060元,首次突破千元,比上年增长10.6%;2008年上半年达到了1240元,同比增长16.4%。
(三)转移性收入成为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近几年,国家先后出台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以下简称“四补贴”)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带动了农民转移性收入的增加。2004-2007年,农民人均转移性收入由116元增加到222元,年均增长24.4%,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由3.9%上升到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