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采摘时间:每年2月下旬至五月上旬为采摘期。
2. 采摘标准:鲜嫩单芽。
3. 采摘方法:手工提采。
4. 摘要求:不采雨水露水芽叶、紫色芽叶、病虫芽叶,不带鱼叶、鳞片。
(五) 加工工艺。
1. 工艺流程:
摊放→杀青→摊凉→揉捻→理条→干燥→分筛→拣梗→风选→人工精选→提香→整形→包装入库。
2. 工艺要求:
(1)摊放: 摊放厚度为30mm至40mm,摊放时间6至8小时。
(2)杀青:杀青温度220℃至280℃,杀青时间2至3分钟。
(3)摊凉:薄摊自然冷却或鼓风摊凉。
(4)理条:理条机温度控制在90℃至100℃,理条时间5分钟,摊凉30分钟;再进入理条机,温度控制在75℃至85℃,理条时间5至15分钟,摊凉30分钟至60分钟。
(5)干燥:进入烘干机,厚度在20mm左右,温度控制在120℃至140℃,理条时间5至8分钟,摊凉30分钟后,再重复烘干一次。
(6)分筛:采用手工使用竹筛分筛和机械分筛相结合。
(7)拣梗:拣去粗片、梗和杂物。
(8)风选:去杂物、碎末茶、轻身茶。
(9)人工精选:用叶底盘盛装茶叶在评选台上人工拣剔。
(10)提香:进提香机提香,温度控制在80℃至90℃,厚度18 mm至22mm,时间为30分钟至40分钟。
(六) 质量特色。
1. 感官特色:整芽略显白毫、形如银针、紧圆、挺秀、重实、匀整;色泽嫩绿油润、均匀;香气栗香、纯正;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醇厚鲜爽,叶底肥嫩匀整。
2. 理化特征:总灰份≤6.5%,粗纤维≤14.0%,水分≤6.0%,氨基酸4.1%至4.8%,茶多酚24.0%至32.0%,水浸出物≥34.0%。
3. 安全要求:产品安全指标必须达到国家对同类产品的相关规定。
附件3:
汉中附子质量技术要求
(一) 种源。
毛茛科乌头属乌头种的老鸦嘴、和尚头两个栽培类型。
(二) 立地条件。
保护区范围内海拔600m至1800m,耕作土层≥20cm,土壤耕作层有机质含量≥1.3%,pH值6至8。
(三) 栽培技术。
1. 种苗培育:苗圃地海拔1200 m至1800 m,采用子根繁殖,子根直径≥2cm。
2. 种植:种植地海拔600 m至1200 m,连作不能超过两年,每年11月中旬(冬至前)栽种,种植密度每公顷不能超过25万株。
3. 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每公顷每年施有机肥≥30吨。
4. 田间管理;4月上旬(清明节前后)进行第1次修根,除去劣势子根,保留健壮子根1至2个。4月中旬,第2次修根和追肥,当植株生长到12片至13片叶片时,及时摘除顶芽。1周后,及时摘除茎节的腋芽。
5. 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 采收期。
采收期为7月20日到8月20日。
(五) 加工。
采用传统炮制工艺加工。
1. 白附片:选择大小均匀的泥附子,泥附子质量要求是每公斤≤24头,浸入食用胆巴水溶液中7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剥去外皮,纵切成厚约0.3cm的片,用水浸漂3日,取出蒸透烘干,检验包装入库。
2. 黑顺片:取泥附子,泥附子质量要求是每公斤≤78头浸入食用胆巴水溶液中7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水漂,纵切成厚约0.5cm的片,再用水浸漂3日,取出蒸至出现油面,光泽后烘干,检验包装入库。
3. 炮附片:取片厚0.3cm至0.5cm附片,用沙烫至鼓起并微变色,沙温180℃至450℃,检验包装入库。
4. 淡附片:取盐附子用清水浸漂,每日换水2至3次,至盐分漂尽,与甘草、黑豆,加水共煮至透心,切开后口尝无麻舌感时取出,除去甘草,黑豆,切片0.3cm至0.5cm烘干,检验包装入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