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2.3 照片文件扩展属性结构
照片文件扩展属性数据用于描述照片或者底片的相关信息,见表6。
表6 照片文件扩展属性表
序号
| 字段名称
| 字段代码
| 字段类型
| 字段长度
| 小数位数
| 值域
| 约束条件
| 备注
|
1
| 照片属性标识码
| PHOS_ID
| CHAR
| 36
| | | M
| |
2
| 文件属性标识码
| BUMF_PROPERTY_ID
| CHAR
| 36
| | | M
| |
3
| 照片编号
| PHOS_no
| CHAR
| 20
| | | M
| |
4
| 拍摄时间
| SHOOT_DATE
| DATE
| 8
| | | M
| |
5
| 拍摄地点
| SHOOT_LOCUS
| CHAR
| 60
| | | M
| |
6
| 摄影者
| SHOOT_PEOP
| VCHAR
|
| | | O
| |
7
| 照相设备
| CAMERA
| CHAR
| 60
| | | O
| |
8
| 内容说明
| DESCRIPTION
| CHAR
| 254
| | | O
| |
5.3.2.4 遥感图像文件扩展属性表结构
遥感图像文件扩展属性表用于描述在土地管理业务中所涉及到的遥感影像,详见表7。
表7 遥感图像文件扩展属性数据表
序号
| 字段名称
| 字段代码
| 字段类型
| 字段长度
| 小数位数
| 值域
| 约束条件
| 备注
|
1
| 遥感属性标识码
| IMAGE_ID
| CHAR
| 36
| | | M
| |
2
| 文件属性标识码
| DOCU_PROPERTY_ID
| CHAR
| 36
| | | M
| |
3
| 遥感平台
| BASE
| CHAR
| 4
| | | M
| |
4
| 传感器高度
| SENSOR_HEIGHT
| CHAR
| 8
| | 见6.20
| M
| |
5
| 传感器类型
| SENSOR_TYPE
| CHAR
| 12
| | | M
| |
6
| 传感器名称
| SENSOR_NAME
| CHAR
| 12
| | | M
| |
7
| 传感器姿态
| SENSOR_ATTITUDE
| CHAR
| 6
| | 见6.21
| M
| |
8
| 光谱波段
| SPECTRUM_BAND
| Float
| 5
| | | M
| |
9
| 图像质量
| IMAGE_MASS
| CHAR
| 2
| | 见6.22
| M
| |
10
| 云量覆盖
| CLOUDAGE_COVER
| CHAR
| 7
| | | M
| |
11
| 地面分辨率
| GROND_RESOLUTION
| CHAR
| 6
| | | M
| |
12
| 比例尺
| SCALE
| CHAR
| 16
| | | M
| |
13
| 图像特征
| IMAGE_CHARACTER
| CHAR
| 10
| | 见6.23
| O
| |
14
| 资料形式
| DATA_FORM
| CHAR
| 8
| | 见6.24
| M
| |
15
| 表现方法
| PRESENT
| CHAR
| 10
| | | M
| |
16
| 摄制方法
| PRODU_METHOD
| CHAR
| 10
| | | M
| |
17
| 时相
| Timer_Phase
| date
| 8
| | | M
| |
5.3.2.5 软件系统属性表
主要描述归档的软件系统的基本信息,见表8
表8 软件著录属性表
序号
| 字段名称
| 字段代码
| 字段类型
| 字段长度
| 小数位数
| 值域
| 约束条件
| 备注
|
1
| 软件标识码
| SOFT_ID
| CHAR
| 36
|
|
| M
|
|
2
| 文件属性标识码
| DOCU_PROPERTY_ID
| CHAR
| 36
|
|
| M
|
|
3
| 软件名称
| SOFT_NAME
| CHAR
| 20
|
|
| M
|
|
4
| 软件类别
| SOFT_CLASS
| CHAR
| 8
|
|
| M
|
|
5
| 运行环境
| RUN_SETING
| CHAR
| 254
|
|
| M
|
|
6
| 版本
| VER
| CHAR
| 6
|
|
| O
|
|
7
| 开发单位
| TAP_UNIT
| CHAR
| 60
|
|
| M
|
|
8
| 主要开发人
| TAP_PEOP
| CHAR
| 200
|
|
| O
|
|
9
| 鉴定时间
| CHECKUP_TIME
| DATE
| 8
|
|
| O
|
|
10
| 专家意见
| MAVIN_IDEA
| CHAR
|
|
|
| O
|
|
11
| 知识产权归属
| RIGTH_DSCRIPTION
| CHAR
| 60
|
|
| M
|
|
12
| 归档的技术文件
| PIGGEO_FILE
| CHAR
|
|
|
| M
|
|
13
| 备注
| MEMO
| memo
|
|
|
| O
|
|
5.3.2.6 声像文件扩展属性表结构
声像文件扩展属性表主要描述声音和影像等媒体文件属性,详见表9。
表9 音像文件扩展属性表
序号
| 字段名称
| 字段代码
| 字段类型
| 字段长度
| 小数位数
| 值域
| 约束条件
| 备注
|
1
| 声像属性标识码
| RECORD_ID
| CHAR
| 36
| | | M
| |
2
| 文件属性标识码
| DOCU_PROPERTY_ID
| CHAR
| 36
| | | M
| |
3
| 录制时间
| REC_TIME
| DATE
| 8
| | | M
| |
4
| 媒体类型
| MEDIA_CLASS
| CHAR
| 8
| | | M
| |
5
| 媒体格式
| MEDIA_Format
| CHAR
| 8
| | | O
| |
6
| 录制地点
| REC_PLACE
| CHAR
| 254
| | | O
| |
7
| 录制人
| REC_PEOP
| CHAR
| 60
| | | O
| |
8
| 编辑人
| EDIT_PEOP
| CHAR
| 60
| | | O
| |
9
| 录制单位
| REC_UNIT
| CHAR
| 60
| | | M
| |
10
| 声道
| TRACK
| CHAR
| 8
| | | O
| |
11
| 信息长度
| TIME_EXTENT
| CHAR
| 8
| | | M
| |
12
| 主要内容
| MOSTLY_CONTENT
| memo
| 4
| | | O
| |
5.4 档案管理数据结构
档案管理数据主要包括档案的归档、借阅、销毁等方面的信息。
5.4.1 归档数据表结构
用于存储归档工作的信息,见表10。
表10 归档数据表
序号
| 字段名称
| 字段代码
| 字段类型
| 字段长度
| 小数位数
| 值域
| 约束条件
| 备注
|
1
| 文件属性标识码
| DOCU_PROPERTY_ID
| CHAR
| 36
| | | M
| |
2
| 案卷属性标识码
| FILE_DESC_ID
| CHAR
| 36
| | | M
| |
3
| 归档人
| PIGEO_MAN
| CHAR
| 12
| | | M
| |
4
| 检查人
| CHECK_MAN
| CHAR
| 12
| | | M
| |
5
| 归档时间
| PIGEO_TIME
| DATE
| 4
| | | M
| |
6
| 备注
| MEMO
| memo
| 4
| | | O
| |
5.4.2 借阅数据表结构
表11 借阅数据表
序号
| 字段名称
| 字段代码
| 字段类型
| 字段长度
| 小数位数
| 值域
| 约束条件
| 备注
|
1
| 文件属性序列号
| DOCU_PROPERTY_ID
| CHAR
| 36
| | | M
| |
2
| 案卷属性序列号
| FILE_DESCRIPTION_ID
| CHAR
| 36
| | | M
| |
3
| 借阅人
| BORR_PEOP
| CHAR
| 12
| | | M
| |
4
| 借用单位
| BORR_UNIT
| CHAR
| 50
| | | O
| |
5
| 经办人
| TRANSA_MAN
| CHAR
| 60
| | | M
| |
6
| 单位
| UNIT
| CHAR
| 254
| | | O
| |
7
| 批准人
| SEAL_PEOP
| CHAR
| 40
| | | M
| |
8
| 批件号
| SEAL_NUMB
| CHAR
| 10
| | | M
| |
9
| 借出理由
| BORR_REASON
| CHAR
| 254
| | | M
| |
10
| 交办时间
| TRAN_TIME
| DATE
| 8
| | | M
| |
11
| 提供时间
| OFFE_TIME
| DATE
| 8
| | | M
| |
12
| 提供数量
| OFFE_NUMB
| Float
| 8
| | | M
| |
13
| 清退时间
| REST_TIME
| DATE
| 8
| | | M
| |
14
| 备注
| MEMO
| memo
| 4
| | | O
| |
5.4.3 档案销毁数据表结构
表12 销毁数据表
序号
| 字段名称
| 字段代码
| 字段类型
| 字段长度
| 小数位数
| 值域
| 约束条件
| 备注
|
1
| 文件属性标识码
| DOCU_PROPERTY_ID
| CHAR
| 36
|
| | M
| |
2
| 案卷属性标识码
| FILE_DESCRIPTION_ID
| CHAR
| 36
|
| | M
| |
3
| 销毁清号
| DEST_NUMB
| float
| 5
|
| | M
| |
4
| 销毁单位
| DEST_UNIT
| CHAR
| 50
|
| | M
| |
5
| 销毁原因
| DEST_CAUS
| CHAR
| 254
|
| | M
| |
6
| 销毁日期
| DEST_TIME
| DATE
| 8
|
| | M
| |
7
| 销毁人
| DEST_PEOP
| CHAR
| 60
|
| | M
| |
8
| 监毁人
| DEST_MONIT
| CHAR
| 60
|
| | M
| |
9
| 批准人
| SEAL_PEOP
| CHAR
| 40
|
| | M
| |
10
| 销毁数量
| DEST_ACOUNT
| CHAR
| 12
|
| | M
| |
11
| 销毁文件内容
| DEST_GUT
| CHAR
| 254
|
| | M
| |
12
| 备注
| MEMO
| memo
| 4
|
| | O
| |
6 数据录入细则
6.1 档案馆代码
根据《全国档案馆名称代码》(中国档案出版社出版)赋予的档案馆代码著录(档案室此项不著),用6位字符著录。
6.2 档号
其格式为:“全宗号-年度-类别号-案卷号-件或者页(张)号”,即“××××-××××-××××××××-××××-×××”。
(1)年度指归档文件形成的公元纪年。
(2)保管期限代号是文件保管期限的数字代码(见5.8)。
(3)件号是在归档文件分类方案的最低一级类目内,文件的排列顺序号;若立卷,应该著录页号。
(4)全宗号、年度、类别号、案卷号、件或者页(张)号按实际位数著录,不够规定长度时,前面用“0”填充。
6.3 全宗号
全宗号用4位代码标识。其中第一位用汉语拼音字母标识全宗属性,后3位用阿位伯数字标识某一属类全宗的顺序号。一个档案馆(室)内全宗号不得重复。全宗号的格式是:
× ×××
全宗顺序号
全宗属性代码
6.4 案卷号
一个案卷目录内的案卷号按排列次序流水编号,不得重号。案卷号用9位阿拉伯数字标识。
6.5 电子文档号
档案馆、室管理电子文件的一组符号代码。使用由存储介质代码、全宗号、盘号及电子文件名称四部分组成的格式。其中,存储介质代码用字母表示, “GP”表示光盘,“CD”表示磁带,“CP”表示磁盘;全宗号根据DA/13-94《档号编制规则》编制;盘号用数字表示,一般为2位数;电子文件名称可根据管理方便的原则自行规定。
6.6 案卷题名
一般照录原文,原题名不能揭示案卷內容,或语句冗长不通时,应修改后再著录。
6.7 文件形成时间
(1)文件形成时间由8位阿拉伯数字组成,即为:YYYYMMDD,其中,“Y”表示年度,为4位数;“M”表示月份,为2位数;“D”表示日期,为2位数,汉字“年”、“月”、“日”可省略不著。位数不足者,应补“0”。
(2)文件时间凡出现农历、民国纪年或地支代月、韵目代日的,一律转换成公元纪年,不加注。
(3)原文件未署时间或所署时间有误者,应著录考证出的准确的文件时间,并加“[ ]”号。
(4)文件时间不完整或部分时间字迹不清时,仍著录原时间,原时间中缺少或字迹不清部分以“0”补之,考证出的时间根据不足时,在其后加“?”字符。
(5)由若干份文件为对象著录一个条目时,著录其中最早和最迟形成的文件时间,中间用“-”连接。
6.8 保管期限
用数字表示。若“保管期限”分别用永久、长期、短期表示,则对应的数字代码分别为1、2、3。若“保管期限”用其它方法划分时,除保留原永久、长期、短期使用的数字代码1、2、3外,应使用数字3之后的数字依次代表。
6.9 密级
密级一般按文件形成时所定密级著录,对已升、降、解密的文件,应著录新的密级,公开级、国内级可不著录。密级按《GB/T 7156-2003 文献保密等级代码与标识》划分为六个级别,各密级的名称代码见表13。
表13 密级划分表
名 称
| 数字代码
| 汉语拼音代码
| 汉字代码
|
公开级
国内级
内部级
秘密级
机密级
绝密级
| 0
1
2
3
4
5
| GK
GN
NB
MM
JM
UM
| 公开
国内
内部
秘密
机密
绝密
|
6.10 解密划控
按照《
档案法》有关条款,根据档案文件形成时间及文件内容确定档案是向社会开放还是继续保密控制使用。档案馆已确定为开放的文件或案卷,此项不著,不开放的文件或案卷则著录“K”字。
6.11 载体类型
分为甲骨、金石、简牍、缣帛、纸、唱片、胶片、胶卷、磁带、磁盘、光盘等。以纸张为载体的档案一般不予著录。
6.12 载体数量及单位
数量为阿拉伯数字,单位用档案物质形态的统计单位,如“件”、“页”、“张”、“册”、“盒”、“盘”等。
6.13 载体规格
档案载体的尺寸及型号。如:16开、A4、105mm×148mm、3.5英寸。
6.14 稿本
用汉字表示。稿本项依实际情况著录为草稿、定稿、手稿、草图、原图、底图、蓝图、正本、副本、原版、试行本、修订本、影印本等。
6.15 文种
用汉字表示。文种项依实际情况著录。如命令、决议、指示、通知、报告、批复、函、会议纪要、说明书、协议书、鉴定书、任务书、判决书、国书、照会、诰、敕、奏折等。
6.16 分类号
本标准中的土地管理档案分类及代码直接引用《中国档案分类法土地管理档案分类法》(第二版)。分类和代码将随着《中国档案分类法土地管理档案分类法》(第二版)更新而同时更新。土地档案分为10大类,详见表14。
表14 土地档案分类及编码表
编码
| 一级类
| 二级类
| 说明
|
10000
| 土地资源调查与监测
| | |
11000
| |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 |
12000
| | 土地专项调查
| |
20000
| 地籍调查与管理
| | |
21000
| | 地籍调查
| |
22000
| | 土地登记
| |
23000
| | 地籍综合档案
| |
30000
| 土地评价
| | |
31000
| | 土地适宜性评价
| |
32000
| | 土地潜力评价
| |
33000
| | 土地经济评价
| |
40000
| 土地规划
| | |
40100
| |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 |
40200
| | 区域土地利用规划
| |
40300
| |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 |
40400
| | 规划实施管理
| |
50000
| 建设用地管理
| | |
50100
| | 建设用地存量管理
| |
50200
| | 建设用地流量管理
| |
50300
| | 土地储备管理
| |
60000
| 土地市场管理
| | |
60100
| | 土地市场管理
| |
60200
| | 土地使用权出让管理
| |
70000
| 耕地保护
| | |
70100
| | 建设项目用地审批
| |
70200
| | 耕地占用管理
| |
70300
| | 土地开发复垦
| |
80000
| 土地执法监察
| | |
80100
| | 信访
| |
80200
| | 案件处理档案
| |
80300
| | 非农业用地清查
| |
91000
| 土地宣教、科技
| | |
91100
| | 土地管理宣传
| |
91200
| | 学术交流
| |
91300
| | 土地管理教育
| |
91400
| | 土地科技管理
| |
92000
| 土地综合统计
| | |
92100
| | 国土资源管理机构、人员及经费情况
| |
92200
| | 土地资源监测调查完成情况统计
| |
92300
| | 土地利用状况
| |
92400
| | 耕地增减变动
| |
92500
| | 审批用地
| |
92600
| | 土地整理、开发、复垦
| |
92700
| | 土地供应及收益情况
| |
92800
| | 土地使用权流转
| |
92910
| | 土地违法案件查处情况
| |
92920
| | 行政复议情况
| |
6.17 文件状况
根据档案载体的完好程度著录。著录时用代码标识。档案完好者,不予著录;档案载体破损不全用“A”表示;档案字迹褪变用“B”表示;档案载体老化用“C”表示;其他用“D”表示。
6.18 投影类型
根据《地图资料著录规则》,地图投影分为方位投影、圆柱投影、圆锥投影、其他投影几类,用汉字进行著录。
6.19 制图方法
根据《地图资料著录规则》,制图方法有手工、印刷、照相复制、缩微照相、不详、其他制图方式几类,用汉字进行著录。
6.20 传感器高度
传感器高度分为地球表面、航空、太空几类,用汉字进行著录。
6.21 传感器姿态
传感器姿态分为俯角、低倾角、高倾角、垂直几类,用汉字进行著录。
6.22 图像质量
图像质量分为差、好、良、优几档,用汉字进行著录。具体描述根据
6.23 图像特征
图像特征说明图像的成图原理,有非摄影图像、摄影图像、遥感图像几类,用汉字进行著录。
6.24 资料形式
资料形式分为地图册、图解、图表、地球仪、天球仪、地图、模型、立面图、遥感图像、剖面图、视图、平面图、其他几类,用汉字进行著录。
6.25 工作平台
主要说明成图的位置,有地面、航空、太空几类,用汉字进行著录。
7 土地管理档案数据库文件命名规则
7.1 数据库文件名格式
× ×××××××××× ×××× ×× . ×××
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 ______
数据级别代码 档案馆代码(全宗号) 数据交换年度 库文件编号 扩展名
7.2 规则说明
(1)数据级别分为文件级和案卷级。文件级用汉语拼音字母“D”标识;案卷级用汉语拼音字母“F”标识。
(2)数据交换年度用4位公元纪年标识。
(3)档案实体数据不参与交换。
国土资源数据中心数据管理与维护指南
Guideline for data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at land and resources data center
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
目 次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及定义
4 概述
5 数据接收管理
6 数据组织与存储管理
7 数据运行与维护管理
8 数据更新管理
9 数据共享与交换管理
10 数据安全管理
附录A (规范性附录)国土资源数据中心数据运行与维护管理要求
国土资源数据中心数据管理与维护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国土资源数据中心数据接收、组织存储、运行维护、更新、共享交换等阶段的数据管理与维护主要内容和技术要求,以及数据安全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省、市、县等各级国土资源数据中心的数据管理与维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5271.8-2001 信息技术 词汇 第8部分:安全
GB/T 20270-2006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基础安全技术要求
GB/T 20988-2007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
GB/T 21061-2007 国家电子政务网络技术和运行管理规范
GB/T 21062.2-2007 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 第2部分:技术要求
GB/T 22240-2008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
BMB 17-2006 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分级保护技术要求
TD/T 1016-2003
国土资源信息核心元数据标准
GX199900X-200X 国土资源信息高层分类编码及数据文件命名规则
3 术语及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国土资源数据 land and resources data
国土资源管理过程产生或管理相关的数据,包括基础地理、土地资源、基础地质、矿产资源、地下水资源、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等专题数据和政务数据(包括业务数据、综合事务数据和档案数据等)。
3.2 国土资源数据中心 land and resources data center
是以各类国土资源数据为核心,依托成熟的存储、数据库、GIS、网络等技术,按照统一标准,建立的具有信息管理、分析、查询、统计及服务的一体化数据管理体系。它可为本级国土资源政务管理信息系统提供管理及运行平台,为远程信息系统按权限调用国土资源信息提供共享和交换机制,为本级信息服务系统的信息提取提供数据源支持。
3.3 数据管理 data management
利用数据库、数据仓库、元数据和网络等技术,建立分布式、集中式或集中加分布式数据管理系统,开展数据接收、组织存储、运行维护、更新、共享交换等工作,实现对数据资源的有效组织和应用。
3.4 数据维护 data maintenance
在制定维护方案基础上,对数据和数据库进行的日常维护与监控、备份与恢复、应急处理和监督管理等,从而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和可移植性。
3.5 数据存储策略 data storage strategy
在数据存储、备份等方面采用的技术和方法的统称。
3.6 数据备份策略 data backup strategy
为了达到数据恢复和重建目标所确定的数据复制步骤和行为,包括确定备份时间、技术、介质和场外存放方式,以保证达到恢复时间目标和恢复点目标。
3.7 数据共享服务 data sharing services
为实现数据共享所提供的技术服务,如目录服务、导航服务、数据信息发布、数据检索、数据产品加工、数据及数据产品分发等。
3.8 数据安全 data security
适用于数据的计算机软硬件存储、备份和授权保护策略,以防止不合法的使用或访问所造成的数据更改、破坏、损毁或泄密。
4 概述
4.1 对象
数据管理与维护的对象涉及数据及数据库、数据载体和数据管理环境三个方面中包含的所有相关对象。
4.2 内容
数据管理与维护的内容包括:
1)数据接收管理
2)数据组织与存储管理
3)数据运行与维护管理
4)数据更新管理
5)数据共享与交换管理
6)数据安全管理
4.3 目标
数据管理与维护的目标是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可靠性、完整性、可用性和现势性。
1)数据的安全性:数据在存储、传输、处理过程中不被泄漏、破坏和免受未授权的修改;
2)数据的可靠性:数据的质量和来源可靠,进而促进研究结论科学、决策准确;
3)数据的完整性:数据覆盖空间范围、数据内容及时间范围的完整,满足应用需求;
4)数据的可用性:建立各类数据的元数据、说明文档,采用通用的数据标准和公开的数据交换格式,便于数据共享和交换;
5)数据的现势性:及时获取和处理有关变化信息,建立信息持续更新机制,使获取的数据最接近现实状态。
5 数据接收管理
5.1 目标
按照国土资源数据成果汇交管理办法,完成数据接收任务,实现对本级国土资源数据的集中、统一管理。
5.2 管理内容与过程
数据接收管理内容主要包括:数据汇交与接收是否按照有关规定的程序进行;汇交数据质量是否满足有关标准和规定要求;数据汇交的内容是否齐全;数据汇交是否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数据汇交方式是否满足数据安全管理要求;电子文件的内容与纸介质资料的内容是否一致等。
数据接收管理应包括以下主要过程:
5.2.1 接收发生的依据
按照国土资源数据成果汇交管理办法、相关文件或项目合同的有关要求,汇交单位应按时向本级数据中心汇交相应的数据成果。
5.2.2 数据接收
数据中心在接收到数据,并对数据资料清单核实无误后,应对汇交单位开具数据接收凭证。
5.2.3 质量审核
数据中心指定专人负责数据质量审核,审核内容包括:汇交数据内容是否完整、是否通过验收、数据资料内容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等。审核发现存在问题的,应通知汇交单位限期改正。审核通过的,应向汇交单位出具汇交证明。
5.2.4 归档管理
数据中心应对所接收的数据资料进行必要的备份和归档管理。对于涉密数据,应按其密级采取相应的保管措施。
5.3 技术要求
1)根据国土资源数据成果汇交管理办法,建立相应的技术规范和实施细则,明确数据接收具体要求,包括数据资料分类和命名、文件格式、目录编制、汇交介质等;
2)数据接收内容应包括数据实体、元数据、数据字典、数据验收合格证明材料以及相关文档等,以形成完整的汇交成果;
3)数据汇交的方式可以采用拷盘、邮件、上载、协议交换、交换系统等方式;
4)可根据数据更新频率高低、数据涉密等级情况、数据类型、数据量大小、管理技术难易等方面,采用合适的汇交方式。
6 数据组织与存储管理
6.1 目标
按照数据科学分类、管理统一的原则,建立面向国土资源管理的多专题数据组织和存储框架,为数据加工和专题应用等提供基础。
6.2 管理过程
数据组织与存储管理包括以下过程:
6.2.1 数据组织规范建立
以国家、行业或地方标准为依据,制订或采用相对统一的数据文件命名规范、数据分层、数据表结构、元数据标准等,形成一套完整的数据组织规范和存储框架。
6.2.2 数据资源目录建立
针对数据中心管理的各类国土资源数据,根据专题、区域、类型等特征建立数据资源目录。
6.2.3 选择数据组织存储策略
选择稳定性好的关系型数据库平台进行数据库方式的数据组织存储管理。
国土资源空间数据的组织、存储、检索方式可根据应用管理需求,选择行政区划单元或标准分幅等方式存储。
6.2.4 入库前数据整合
数据入库前,按照本级数据中心数据组织方式进行必要的数据过滤和整合,以形成统一、规范的数据库。
6.2.5 入库质量检查和加载入库
数据入库须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查控制,具体检查方法可参照有关数据入库细则进行。
数据检查无误后,要进行预入库处理,将通过检查的数据导入到一个临时库中,并自动检查错误,数据经修改无误后,才能导入到各类国土资源数据库中。
6.2.6 制定数据生命周期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