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表
┏━━━━━━┳━━━━━━┳━━━━━━━┳━━━━━━━━━━━━━━━━━━━━━┳━━━┳━━┳━━┳━━┓
┃基本职责 ┃工作任务 ┃ 项 目 ┃ 内 容 ┃国家 ┃省 ┃市 ┃县 ┃
┣━━━━━━╋━━━━━━╋━━━━━━━╋━━━━━━━━━━━━━━━━━━━━━╋━━━╋━━╋━━╋━━┫
┃ ┃3.2信息系 ┃3.2.3信息 ┃3.2.3.1信息收集、汇总质量管理与控制 ┃ √ ┃√ ┃ √ ┃√ ┃
┃ ┃ ┃ ┣━━━━━━━━━━━━━━━━━━━━━╋━━━╋━━╋━━╋━━┫
┃ ┃ ┃质量管理和 ┃ 3.2.3.2信息分析、报告质量管理与控制 ┃ √ ┃√ ┃√ ┃√ ┃
┃ ┃统管理 ┃ ┃ ┃ ┃ ┃ ┃ ┃
┃ ┃ ┃ ┣━━━━━━━━━━━━━━━━━━━━━╋━━━╋━━╋━━╋━━┫
┃ ┃ ┃控制 ┃ 3.2.3.3相关制度执行状况考核督导 ┃ √ ┃√ ┃√ ┃√ ┃
┃3.疫情及 ┃ ┃ ┃ ┃ ┃ ┃ ┃ ┃
┃ ┣━━━━━━╋━━━━━━━╋━━━━━━━━━━━━━━━━━━━━━╋━━━╋━━╋━━╋━━┫
┃健康相关 ┃ ┃3.3.1为决 ┃3.3.1.1组织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的分析和 ┃ √ ┃√ ┃√ ┃√ ┃
┃因素信息 ┃ ┃策提供科学 ┃论证 ┃ ┃ ┃ ┃ ┃
┃ ┃ ┃ ┣━━━━━━━━━━━━━━━━━━━━━╋━━━╋━━╋━━╋━━┫
┃管理 ┃ 3.3信息利 ┃依据 ┃ 3.3.1.2及时报告和反馈疾病预防控制信息 ┃ √ ┃√ ┃√ ┃√ ┃
┃ ┃用服务 ┃ ┃ ┃ ┃ ┃ ┃ ┃
┃ ┃ ┣━━━━━━━╋━━━━━━━━━━━━━━━━━━━━━╋━━━╋━━╋━━╋━━┫
┃ ┃ ┃ 3.3.2为社 ┃3.3.2.1提供疾病与健康信息 ┃ √ ┃√ ┃√ ┃√ ┃
┃ ┃ ┃会提供信息 ┃ ┃ ┃ ┃ ┃ ┃
┃ ┃ ┃ ┣━━━━━━━━━━━━━━━━━━━━━╋━━━╋━━╋━━╋━━┫
┃ ┃ ┃服务 ┃ 3.3.2.2提供国民健康状况相关指标 ┃ √ ┃√ ┃√ ┃√ ┃
┣━━━━━━╋━━━━━━╋━━━━━━━╋━━━━━━━━━━━━━━━━━━━━━╋━━━╋━━╋━━╋━━┫
┃ ┃ ┃4.1.1职业 ┃4.1.1.1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 ┃ ┃√ ┃√ ┃√ ┃
┃ ┃ ┃ ┣━━━━━━━━━━━━━━━━━━━━━╋━━━╋━━╋━━╋━━┫
┃ ┃ ┃病危害因素 ┃ 4.1.1.2职业危害因素防护效果监测 ┃ ┃√ ┃√ ┃√ ┃
┃ ┃ ┃ ┣━━━━━━━━━━━━━━━━━━━━━╋━━━╋━━╋━━╋━━┫
┃ ┃ ┃监测 ┃ 4.1.1.3职业病监测 ┃ ┃√ ┃√ ┃ ┃
┃ ┃ ┣━━━━━━━╋━━━━━━━━━━━━━━━━━━━━━╋━━━╋━━╋━━╋━━┫
┃ ┃ ┃ ┃4.1.2.1有害健康作业建设项目卫生学预 ┃ √ ┃√ ┃√ ┃√ ┃
┃ ┃ ┃ 4.1.2职业 ┃评价 ┃ ┃ ┃ ┃ ┃
┃ ┃ ┃病危害因素 ┃ ┃ ┃ ┃ ┃ ┃
┃ ┃ ┃ ┣━━━━━━━━━━━━━━━━━━━━━╋━━━╋━━╋━━╋━━┫
┃ ┃4.1职业病 ┃卫生学评价 ┃ 4.1.2.2化学品毒性鉴定和安全性评价 ┃ √ ┃√ ┃√ ┃ ┃
┃ ┃ ┃ ┣━━━━━━━━━━━━━━━━━━━━━╋━━━╋━━╋━━╋━━┫
┃ ┃危害因素 ┃ ┃ 4.1.2.3有害作业防护措施的效果评价 ┃ √ ┃√ ┃√ ┃√ ┃
┃ ┃ ┣━━━━━━━╋━━━━━━━━━━━━━━━━━━━━━╋━━━╋━━╋━━╋━━┫
┃ ┃控制 ┃ ┃4.1.3.1急慢性职业病预防与控制 ┃ √ ┃√ ┃√ ┃ ┃
┃ ┃ ┃ ┣━━━━━━━━━━━━━━━━━━━━━╋━━━╋━━╋━━╋━━┫
┃ ┃ ┃ ┃ 4.1.3.2急性职业中毒的现场调查及紧急 ┃ ┃√ ┃√ ┃√ ┃
┃ ┃ ┃ 4.1.3职业 ┃处置 ┃ ┃ ┃ ┃ ┃
┃ ┃ ┃病危害因素 ┃ ┃ ┃ ┃ ┃ ┃
┃ ┃ ┃ ┣━━━━━━━━━━━━━━━━━━━━━╋━━━╋━━╋━━╋━━┫
┃ ┃ ┃预防与控制 ┃ 4.1.3.3职业性健康监护管理 ┃ ┃√ ┃√ ┃√ ┃
┃ ┃ ┃ ┣━━━━━━━━━━━━━━━━━━━━━╋━━━╋━━╋━━╋━━┫
┃ ┃ ┃ ┃ 4.1.3.4职业危害因素的控制和技术指导 ┃ √ ┃√ ┃√ ┃ ┃
┃ ┃ ┃ ┣━━━━━━━━━━━━━━━━━━━━━╋━━━╋━━╋━━╋━━┫
┃ ┃ ┃ ┃ 4.1.3.5职业中毒因素的干预和控制 ┃ ┃√ ┃√ ┃√ ┃
┃ ┣━━━━━━╋━━━━━━━╋━━━━━━━━━━━━━━━━━━━━━╋━━━╋━━╋━━╋━━┫
┃ ┃ ┃ ┃4.2.1.1放射性本底监测 ┃ ┃√ ┃√ ┃ ┃
┃ ┃ ┃ ┣━━━━━━━━━━━━━━━━━━━━━╋━━━╋━━╋━━╋━━┫
┃ ┃ ┃ ┃ 4.2.1.2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防护监测 ┃ √ ┃√ ┃√ ┃ ┃
┃ 4.健康危 ┃ ┃4.2.1放射 ┃ ┃ ┃ ┃ ┃ ┃
┃ ┃ ┃ ┣━━━━━━━━━━━━━━━━━━━━━╋━━━╋━━╋━━╋━━┫
┃害因素监 ┃ ┃卫生监测 ┃ 4.2.1.3放射物质和产品防护监测 ┃ √ ┃√ ┃ ┃ ┃
┃ ┃ ┃ ┣━━━━━━━━━━━━━━━━━━━━━╋━━━╋━━╋━━╋━━┫
┃测与控制 ┃ ┃ ┃ 4.2.1.4放射性事故应急监测 ┃ ┃√ ┃√ ┃ ┃
┃ ┃ ┃ ┣━━━━━━━━━━━━━━━━━━━━━╋━━━╋━━╋━━╋━━┫
┃ ┃ ┃ ┃ 4.2.1.5核源影响人群健康效应监测 ┃ √ ┃√ ┃ ┃ ┃
┃ ┃ ┣━━━━━━━╋━━━━━━━━━━━━━━━━━━━━━╋━━━╋━━╋━━╋━━┫
┃ ┃ ┃ ┃4.2.2.1工作场所防护设施的评价 ┃ √ ┃√ ┃√ ┃ ┃
┃ ┃ ┃ 4.2.2放射 ┃ ┃ ┃ ┃ ┃ ┃
┃ ┃ ┃ ┣━━━━━━━━━━━━━━━━━━━━━╋━━━╋━━╋━━╋━━┫
┃ ┃ 4.2放射危 ┃卫生学评价 ┃ 4.2.2.2相关产品、场所、器材的防护效果 ┃ ┃ ┃ ┃ ┃
┃ ┃害因素控制 ┃ ┃评价 ┃ √ ┃√ ┃√ ┃ ┃
┃ ┃ ┣━━━━━━━╋━━━━━━━━━━━━━━━━━━━━━╋━━━╋━━╋━━╋━━┫
┃ ┃ ┃ 4.2.3放射 ┃4.2.3.1个人放射剂量监测 ┃ ┃√ ┃√ ┃√ ┃
┃ ┃ ┃工作人员健 ┃ ┃ ┃ ┃ ┃ ┃
┃ ┃ ┃ ┣━━━━━━━━━━━━━━━━━━━━━╋━━━╋━━╋━━╋━━┫
┃ ┃ ┃康监护 ┃ 4.2.3.2放射从业人员防护知识培训和指导 ┃ ┃ ┃ ┃√ ┃
┃ ┃ ┣━━━━━━━╋━━━━━━━━━━━━━━━━━━━━━╋━━━╋━━╋━━╋━━┫
┃ ┃ ┃ ┃4.2.4.1放射事故现场调查和追踪调查 ┃ √ ┃√ ┃√ ┃ ┃
┃ ┃ ┃ 4.2.4放射 ┃ ┃ ┃ ┃ ┃ ┃
┃ ┃ ┃ ┣━━━━━━━━━━━━━━━━━━━━━╋━━━╋━━╋━━╋━━┫
┃ ┃ ┃事故调查 ┃ 4.2.4.2暴露人群健康状况流行病学调查和 ┃ ┃ ┃ ┃ ┃
┃ ┃ ┃ ┃紧急处置 ┃ √ ┃√ ┃√ ┃ ┃
┃ ┃ ┃处置 ┃ ┃ ┃ ┃ ┃ ┃
┃ ┃ ┃ ┣━━━━━━━━━━━━━━━━━━━━━╋━━━╋━━╋━━╋━━┫
┃ ┃ ┃ ┃ 4.2.4.3放射源控制与危害消除 ┃ √ ┃√ ┃ ┃ ┃
┃ ┣━━━━━━╋━━━━━━━╋━━━━━━━━━━━━━━━━━━━━━╋━━━╋━━╋━━╋━━┫
┃ ┃ 4.3环境危 ┃4.3.1环境 ┃4.3.1.1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 ┃ ┃√ ┃√ ┃√ ┃
┃ ┃ ┃ ┣━━━━━━━━━━━━━━━━━━━━━╋━━━╋━━╋━━╋━━┫
┃ ┃ ┃危害因素 ┃ 4.3.1.2医院污水处理效果监测 ┃ ┃√ ┃√ ┃√ ┃
┃ ┃害因素控制 ┃ ┃ ┃ ┃ ┃ ┃ ┃
┃ ┃ ┃ ┣━━━━━━━━━━━━━━━━━━━━━╋━━━╋━━╋━━╋━━┫
┃ ┃ ┃监测 ┃ 4.3.1.3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效果监测 ┃ ┃√ ┃√ ┃√ ┃
┗━━━━━━┻━━━━━━┻━━━━━━━┻━━━━━━━━━━━━━━━━━━━━━┻━━━┻━━┻━━┻━━┛
续表
┏━━━━━┳━━━━━━┳━━━━━━━┳━━━━━━━━━━━━━━━━━━━━━━┳━━━┳━━┳━━┳━━┓
┃基本职责 ┃工作任务 ┃ 项 目 ┃ 内 容 ┃国家 ┃省 ┃市 ┃县 ┃
┣━━━━━╋━━━━━━╋━━━━━━━╋━━━━━━━━━━━━━━━━━━━━━━╋━━━╋━━╋━━╋━━┫
┃ ┃ ┃4.3.1环境 ┃4.3.1.4化妆品影响健康因素监测 ┃ ┃√ ┃√ ┃ ┃
┃ ┃ ┃ ┣━━━━━━━━━━━━━━━━━━━━━━╋━━━╋━━╋━━╋━━┫
┃ ┃ ┃危害因素 ┃ 4.3.1.5公共场所影响健康因素监测 ┃ ┃√ ┃√ ┃√ ┃
┃ ┃ ┃ ┣━━━━━━━━━━━━━━━━━━━━━━╋━━━╋━━╋━━╋━━┫
┃ ┃ ┃监测 ┃ 4.3.1.6室内微小环境影响健康因素监测 ┃ ┃ ┃√ ┃√ ┃
┃ ┃ ┣━━━━━━━╋━━━━━━━━━━━━━━━━━━━━━━╋━━━╋━━╋━━╋━━┫
┃ ┃ ┃ 4.3.2环境 ┃4.3.2.1影响健康环境因素基础调查和动态 ┃ ┃ ┃√ ┃√ ┃
┃ ┃ ┃健康影响因 ┃观察 ┃ ┃ ┃ ┃ ┃
┃ ┃ ┃ ┣━━━━━━━━━━━━━━━━━━━━━━╋━━━╋━━╋━━╋━━┫
┃ ┃ ┃素调查 ┃ 4.3.2.2人体内有害物质蓄积水平调查 ┃ ┃√ ┃√ ┃ ┃
┃ ┃ ┣━━━━━━━╋━━━━━━━━━━━━━━━━━━━━━━╋━━━╋━━╋━━╋━━┫
┃ ┃ ┃ ┃4.3.3.1预防性卫生学评价 ┃ √ ┃√ ┃√ ┃√ ┃
┃ ┃ ┃ ┣━━━━━━━━━━━━━━━━━━━━━━╋━━━╋━━╋━━╋━━┫
┃ ┃4.3环境危 ┃ 4.3.3环境 ┃ 4.3.3.2环境健康效应的评价 ┃ ┃√ ┃√ ┃ ┃
┃ ┃ ┃ ┣━━━━━━━━━━━━━━━━━━━━━━╋━━━╋━━╋━━╋━━┫
┃ ┃害因素控制 ┃健康影响因 ┃ 4.3.3.3环境相关疾病的监测与预防控制 ┃ ┃√ ┃√ ┃√ ┃
┃ ┃ ┃ ┣━━━━━━━━━━━━━━━━━━━━━━╋━━━╋━━╋━━╋━━┫
┃ ┃ ┃素控制 ┃ ┃ ┃ ┃ ┃ ┃
┃ ┃ ┃ ┃ 4.3.3.4参与环境污染健康危害事故调查与 ┃ ┃ ┃ ┃ ┃
┃ ┃ ┃ ┃处理 ┃ √ ┃√ ┃√ ┃√ ┃
┃ ┃ ┣━━━━━━━╋━━━━━━━━━━━━━━━━━━━━━━╋━━━╋━━╋━━╋━━┫
┃ ┃ ┃ ┃4.3.4.1改水改厕基本情况调查与报告 ┃ ┃ ┃ ┃√ ┃
┃ ┃ ┃ ┣━━━━━━━━━━━━━━━━━━━━━━╋━━━╋━━╋━━╋━━┫
┃ ┃ ┃ 4.3.4农村 ┃ 4.3.4.2农村饮用水监测和安全性评价 ┃ ┃√ ┃√ ┃√ ┃
┃ ┃ ┃ ┣━━━━━━━━━━━━━━━━━━━━━━╋━━━╋━━╋━━╋━━┫
┃ ┃ ┃改水改厕 ┃ 4.3.4.3农村改水、改厕效果评价 ┃ ┃√ ┃√ ┃√ ┃
┃ ┃ ┃ ┣━━━━━━━━━━━━━━━━━━━━━━╋━━━╋━━╋━━╋━━┫
┃ ┃ ┃指导 ┃ ┃ ┃ ┃ ┃ ┃
┃ ┃ ┃ ┃ 4.3.4.4农村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效果 ┃ ┃√ ┃√ ┃√ ┃
┃ ┃ ┃ ┃评价 ┃ ┃ ┃ ┃ ┃
┃ ┣━━━━━━╋━━━━━━━╋━━━━━━━━━━━━━━━━━━━━━━╋━━━╋━━╋━━╋━━┫
┃ ┃ ┃4.4.1食品 ┃4.4.1.1食品危害健康因素监测 ┃ √ ┃√ ┃√ ┃√ ┃
┃ ┃ ┃ ┣━━━━━━━━━━━━━━━━━━━━━━╋━━━╋━━╋━━╋━━┫
┃ ┃ ┃危害健康因 ┃ 4.4.1.2相关危害健康因素预防和控制的技 ┃ √ ┃√ ┃√ ┃√ ┃
┃4.健康危 ┃ ┃素控制 ┃术指导 ┃ ┃ ┃ ┃ ┃
┃害因素监 ┃ ┃ ┃ ┃ ┃ ┃ ┃ ┃
┃ ┃ ┣━━━━━━━╋━━━━━━━━━━━━━━━━━━━━━━╋━━━╋━━╋━━╋━━┫
┃测与控制 ┃ ┃ 4.4.2食源 ┃4.4.2.1流行病学调查 ┃ ┃√ ┃√ ┃√ ┃
┃ ┃ ┃ ┣━━━━━━━━━━━━━━━━━━━━━━╋━━━╋━━╋━━╋━━┫
┃ ┃ 4.4食品安 ┃性疾病的 ┃ 4.4.2.2食源性疾病现场处置 ┃ √ ┃√ ┃√ ┃√ ┃
┃ ┃ ┃ ┣━━━━━━━━━━━━━━━━━━━━━━╋━━━╋━━╋━━╋━━┫
┃ ┃全和食源性 ┃控制 ┃ 4.4.2.3参与污染源控制与消除 ┃ √ ┃√ ┃√ ┃√ ┃
┃ ┃ ┣━━━━━━━╋━━━━━━━━━━━━━━━━━━━━━━╋━━━╋━━╋━━╋━━┫
┃ ┃疾病预防 ┃ 4.4.3食源 ┃4.4.3.1食源性疾病监测和预警 ┃ √ ┃√ ┃√ ┃√ ┃
┃ ┃控制 ┃ ┃ ┃ ┃ ┃ ┃ ┃
┃ ┃ ┃ ┣━━━━━━━━━━━━━━━━━━━━━━╋━━━╋━━╋━━╋━━┫
┃ ┃ ┃性疾病的 ┃ 4.4.3.2有关重点食品卫生安全的监测和 ┃ √ ┃√ ┃√ ┃√ ┃
┃ ┃ ┃预防 ┃预警 ┃ ┃ ┃ ┃ ┃
┃ ┃ ┣━━━━━━━╋━━━━━━━━━━━━━━━━━━━━━━╋━━━╋━━╋━━╋━━┫
┃ ┃ ┃ 4.4.4食品 ┃4.4.4.1食品生产原料、场所、过程安全性卫 ┃ ┃ ┃ ┃ ┃
┃ ┃ ┃ ┃生学评价 ┃ √ ┃√ ┃√ ┃√ ┃
┃ ┃ ┃安全评价 ┃ ┃ ┃ ┃ ┃ ┃
┃ ┃ ┃ ┣━━━━━━━━━━━━━━━━━━━━━━╋━━━╋━━╋━━╋━━┫
┃ ┃ ┃ ┃ 4.4.4.2食品安全性卫生学评价 ┃ √ ┃√ ┃√ ┃ ┃
┃ ┣━━━━━━╋━━━━━━━╋━━━━━━━━━━━━━━━━━━━━━━╋━━━╋━━╋━━╋━━┫
┃ ┃ ┃4.5.1营养 ┃4.5.1.1人群营养状况监测与评价 ┃ √ ┃√ ┃√ ┃√ ┃
┃ ┃ ┃ ┣━━━━━━━━━━━━━━━━━━━━━━╋━━━╋━━╋━━╋━━┫
┃ ┃ 4.5营养监 ┃监测 ┃ 4.5.1.2食品营养监测与评价 ┃ √ ┃√ ┃√ ┃√ ┃
┃ ┃测与营养 ┃ ┃ ┃ ┃ ┃ ┃ ┃
┃ ┃ ┣━━━━━━━╋━━━━━━━━━━━━━━━━━━━━━━╋━━━╋━━╋━━╋━━┫
┃ ┃改善 ┃ 4.5.2营养 ┃4.5.2.1人群合理膳食指导 ┃ √ ┃√ ┃√ ┃√ ┃
┃ ┃ ┃ ┣━━━━━━━━━━━━━━━━━━━━━━╋━━━╋━━╋━━╋━━┫
┃ ┃ ┃改善 ┃ 4.5.2.2营养调查 ┃ √ ┃√ ┃√ ┃ ┃
┃ ┣━━━━━━╋━━━━━━━╋━━━━━━━━━━━━━━━━━━━━━━╋━━━╋━━╋━━╋━━┫
┃ ┃ ┃4.6.1学生 ┃4.6.1.1学生健康状况监测 ┃ ┃√ ┃√ ┃√ ┃
┃ ┃ ┃ ┣━━━━━━━━━━━━━━━━━━━━━━╋━━━╋━━╋━━╋━━┫
┃ ┃ ┃常见病和相 ┃ 4.6.1.2学生因病缺课及死亡情况监测 ┃ ┃√ ┃√ ┃√ ┃
┃ ┃ ┃ ┣━━━━━━━━━━━━━━━━━━━━━━╋━━━╋━━╋━━╋━━┫
┃ ┃ 4.6学生常 ┃关危害因素 ┃ 4.6.1.3学生健康影响因素监测 ┃ ┃√ ┃√ ┃√ ┃
┃ ┃ ┃ ┣━━━━━━━━━━━━━━━━━━━━━━╋━━━╋━━╋━━╋━━┫
┃ ┃见病和相关 ┃监测 ┃ 4.6.1.4学生健康相关行为监测和评估 ┃ ┃√ ┃√ ┃√ ┃
┃ ┃ ┣━━━━━━━╋━━━━━━━━━━━━━━━━━━━━━━╋━━━╋━━╋━━╋━━┫
┃ ┃危害因素 ┃ ┃ ┃ ┃ ┃ ┃ ┃
┃ ┃控制 ┃ 4.6.2学生 ┃4.6.2.1学生常见病报告的日常和动态管理 ┃ ┃ ┃ ┃√ ┃
┃ ┃ ┃ ┣━━━━━━━━━━━━━━━━━━━━━━╋━━━╋━━╋━━╋━━┫
┃ ┃ ┃常见病防治 ┃ 4.6.2.2学生常见病防治方案的实施指导 ┃ ┃ ┃√ ┃√ ┃
┃ ┃ ┃ ┣━━━━━━━━━━━━━━━━━━━━━━╋━━━╋━━╋━━╋━━┫
┃ ┃ ┃与管理 ┃ 4.6.2.3学生常见病防治效果的监测与评价 ┃ ┃ ┃√ ┃√ ┃
┗━━━━━┻━━━━━━┻━━━━━━━┻━━━━━━━━━━━━━━━━━━━━━━┻━━━┻━━┻━━┻━━┛
续表
┏━━━━━┳━━━━━━┳━━━━━━━┳━━━━━━━━━━━━━━━━━━━━━━━┳━━━┳━━┳━━┳━━┓
┃基本职责 ┃工作任务 ┃ 项 目 ┃ 内 容 ┃国家 ┃省 ┃市 ┃县 ┃
┣━━━━━╋━━━━━━╋━━━━━━━╋━━━━━━━━━━━━━━━━━━━━━━━╋━━━╋━━╋━━╋━━┫
┃ ┃ ┃ ┃5.1.1.1疾病预防控制实验室网络和质量控 ┃ ┃ ┃ ┃ ┃
┃ ┃ ┃5.1.1网络 ┃制体系 ┃ √ ┃√ ┃√ ┃√ ┃
┃ ┃ ┃ ┣━━━━━━━━━━━━━━━━━━━━━━━╋━━━╋━━╋━━╋━━┫
┃ ┃ ┃建设 ┃ 5.1.1.2研究制定相关检验标准和规程 ┃ √ ┃√ ┃ ┃ ┃
┃ ┃ ┃ ┣━━━━━━━━━━━━━━━━━━━━━━━╋━━━╋━━╋━━╋━━┫
┃ ┃5.1实验室 ┃ ┃ 5.1.1.3规范参比实验室 ┃ √ ┃√ ┃ ┃ ┃
┃ ┃ ┣━━━━━━━╋━━━━━━━━━━━━━━━━━━━━━━━╋━━━╋━━╋━━╋━━┫
┃ ┃管理 ┃ ┃5.1.2.1规范实验室建设 ┃ √ ┃√ ┃√ ┃√ ┃
┃ ┃ ┃ ┣━━━━━━━━━━━━━━━━━━━━━━━╋━━━╋━━╋━━╋━━┫
┃ ┃ ┃ 5.1.2实验 ┃ 5.1.2.2安全防护和管理 ┃ √ ┃√ ┃√ ┃√ ┃
┃ ┃ ┃ ┣━━━━━━━━━━━━━━━━━━━━━━━╋━━━╋━━╋━━╋━━┫
┃ ┃ ┃室建设 ┃ 5.1.2.3提供相关功能评价、技术仲裁和出 ┃ √ ┃√ ┃√ ┃√ ┃
┃ ┃ ┃ ┃证服务 ┃ ┃ ┃ ┃ ┃
┃ ┣━━━━━━╋━━━━━━━╋━━━━━━━━━━━━━━━━━━━━━━━╋━━━╋━━╋━━╋━━┫
┃ ┃ ┃ ┃5.2.1.1免疫学检验 ┃ √ ┃√ ┃√ ┃√ ┃
┃ ┃ ┃5.2.1病原 ┃ ┃ ┃ ┃ ┃ ┃
┃ ┃ ┃ ┣━━━━━━━━━━━━━━━━━━━━━━━╋━━━╋━━╋━━╋━━┫
┃ ┃ ┃学快速检测 ┃ 5.2.1.2生物化学检验 ┃ √ ┃√ ┃√ ┃√ ┃
┃ ┃ ┃ ┣━━━━━━━━━━━━━━━━━━━━━━━╋━━━╋━━╋━━╋━━┫
┃ ┃ ┃ ┃ 5.2.1.3分子生物学检验 ┃ √ ┃√ ┃√ ┃ ┃
┃ ┃ ┣━━━━━━━╋━━━━━━━━━━━━━━━━━━━━━━━╋━━━╋━━╋━━╋━━┫
┃ ┃ ┃ ┃5.2.2.1细菌培养分离鉴定 ┃ √ ┃√ ┃√ ┃√ ┃
┃ ┃ ┃ ┣━━━━━━━━━━━━━━━━━━━━━━━╋━━━╋━━╋━━╋━━┫
┃ ┃ ┃ 5.2.2病原 ┃ 5.2.2.2病毒培养分离鉴定 ┃ √ ┃√ ┃√ ┃ ┃
┃ ┃ ┃ ┣━━━━━━━━━━━━━━━━━━━━━━━╋━━━╋━━╋━━╋━━┫
┃ ┃ ┃学分离鉴定 ┃ 5.2.2.3霉菌培养分离鉴定 ┃ √ ┃√ ┃√ ┃ ┃
┃ ┃ ┃ ┣━━━━━━━━━━━━━━━━━━━━━━━╋━━━╋━━╋━━╋━━┫
┃ ┃ 5.2微生物 ┃ ┃ 5.2.2.4其他微生物培养分离鉴定 ┃ √ ┃√ ┃ ┃ ┃
┃ ┃ ┣━━━━━━━╋━━━━━━━━━━━━━━━━━━━━━━━╋━━━╋━━╋━━╋━━┫
┃ ┃与寄生虫病 ┃ ┃5.2.3.1食品、水、空气、涉水产品、化妆品等 ┃ ┃√ ┃√ ┃√ ┃
┃ ┃学检验 ┃ 5.2.3卫生 ┃微生物检验 ┃ ┃ ┃ ┃ ┃
┃ ┃ ┃学微生物 ┃ ┃ ┃ ┃ ┃ ┃
┃ ┃ ┃ ┣━━━━━━━━━━━━━━━━━━━━━━━╋━━━╋━━╋━━╋━━┫
┃ ┃ ┃检验 ┃ 5.2.3.2消毒灭菌效果检测 ┃ ┃√ ┃√ ┃√ ┃
┃ ┃ ┃ ┣━━━━━━━━━━━━━━━━━━━━━━━╋━━━╋━━╋━━╋━━┫
┃5.实验室 ┃ ┃ ┃ 5.2.3.3健康相关物品微生物检验 ┃ ┃√ ┃√ ┃√ ┃
┃ ┃ ┣━━━━━━━╋━━━━━━━━━━━━━━━━━━━━━━━╋━━━╋━━╋━━╋━━┫
┃检测检验 ┃ ┃ ┃5.2.4.1寄生虫病病原学检验 ┃ ┃ ┃√ ┃√ ┃
┃与评价 ┃ ┃ ┃ ┃ ┃ ┃ ┃ ┃
┃ ┃ ┃ ┣━━━━━━━━━━━━━━━━━━━━━━━╋━━━╋━━╋━━╋━━┫
┃ ┃ ┃ 5.2.4寄生 ┃ 5.2.4.2寄生虫病中间宿主的种群鉴定和密 ┃ ┃√ ┃√ ┃√ ┃
┃ ┃ ┃ ┃度测定 ┃ ┃ ┃ ┃ ┃
┃ ┃ ┃虫病学检验 ┃ ┃ ┃ ┃ ┃ ┃
┃ ┃ ┃ ┣━━━━━━━━━━━━━━━━━━━━━━━╋━━━╋━━╋━━╋━━┫
┃ ┃ ┃ ┃ 5.2.4.3寄生虫病中间宿主和虫媒抗药性 ┃ ┃ ┃ ┃ ┃
┃ ┃ ┃ ┃测定 ┃ ┃√ ┃√ ┃ ┃
┃ ┣━━━━━━╋━━━━━━━╋━━━━━━━━━━━━━━━━━━━━━━━╋━━━╋━━╋━━╋━━┫
┃ ┃ ┃5.3.1有毒 ┃5.3.1.1作业场所有毒有害因素检测 ┃ ┃√ ┃√ ┃√ ┃
┃ ┃ ┃ ┣━━━━━━━━━━━━━━━━━━━━━━━╋━━━╋━━╋━━╋━━┫
┃ ┃ ┃有害因素 ┃ 5.3.1.2公共场所有毒有害因素检测 ┃ ┃√ ┃√ ┃√ ┃
┃ ┃ ┃ ┣━━━━━━━━━━━━━━━━━━━━━━━╋━━━╋━━╋━━╋━━┫
┃ ┃ ┃检测 ┃ 5.3.1.3室内微小环境有毒有害因素检测 ┃ ┃√ ┃√ ┃√ ┃
┃ ┃ ┣━━━━━━━╋━━━━━━━━━━━━━━━━━━━━━━━╋━━━╋━━╋━━╋━━┫
┃ ┃ ┃ ┃5.3.2.1饮用水和水源水质分析 ┃ ┃√ ┃√ ┃√ ┃
┃ ┃ ┃ ┣━━━━━━━━━━━━━━━━━━━━━━━╋━━━╋━━╋━━╋━━┫
┃ ┃ ┃ 5.3.2健康 ┃ 5.3.2.2食品、保健食品、化妆品、涉水产品 ┃ ┃√ ┃√ ┃√ ┃
┃ ┃ ┃相关物品有 ┃安全性分析 ┃ ┃ ┃ ┃ ┃
┃ ┃ ┃ ┣━━━━━━━━━━━━━━━━━━━━━━━╋━━━╋━━╋━━╋━━┫
┃ ┃ ┃毒有害因素 ┃ 5.3.2.3消杀产品和卫生产品卫生质量分析 ┃ √ ┃√ ┃√ ┃ ┃
┃ ┃ ┃ ┣━━━━━━━━━━━━━━━━━━━━━━━╋━━━╋━━╋━━╋━━┫
┃ ┃ 5.3理化 ┃检测 ┃ 5.3.2.4健康相关物品材料的安全性和卫生 ┃ √ ┃√ ┃ ┃ ┃
┃ ┃检验 ┃ ┃质量分析 ┃ ┃ ┃ ┃ ┃
┃ ┃ ┣━━━━━━━╋━━━━━━━━━━━━━━━━━━━━━━━╋━━━╋━━╋━━╋━━┫
┃ ┃ ┃ ┃5.3.3.1食物中毒事件毒物检测分析 ┃ √ ┃√ ┃√ ┃√ ┃
┃ ┃ ┃ ┣━━━━━━━━━━━━━━━━━━━━━━━╋━━━╋━━╋━━╋━━┫
┃ ┃ ┃ ┃ 5.3.3.2职业中毒事件毒物检测分析 ┃ √ ┃√ ┃√ ┃√ ┃
┃ ┃ ┃ ┣━━━━━━━━━━━━━━━━━━━━━━━╋━━━╋━━╋━━╋━━┫
┃ ┃ ┃ 5.3.3中毒 ┃ 5.3.3.3农药中毒事件毒物检测分析 ┃ √ ┃√ ┃√ ┃√ ┃
┃ ┃ ┃ ┣━━━━━━━━━━━━━━━━━━━━━━━╋━━━╋━━╋━━╋━━┫
┃ ┃ ┃事件毒物 ┃ 5.3.3.4化学污染事件污染因素检测分析 ┃ √ ┃√ ┃√ ┃ ┃
┃ ┃ ┃ ┣━━━━━━━━━━━━━━━━━━━━━━━╋━━━╋━━╋━━╋━━┫
┃ ┃ ┃检测 ┃ 5.3.3.5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因素检测分析 ┃ ┃√ ┃√ ┃√ ┃
┃ ┃ ┃ ┣━━━━━━━━━━━━━━━━━━━━━━━╋━━━╋━━╋━━╋━━┫
┃ ┃ ┃ ┃ 5.3.3.6协助开展核、放射污染事件因素检 ┃ √ ┃√ ┃√ ┃ ┃
┃ ┃ ┃ ┃测分析 ┃ ┃ ┃ ┃ ┃
┗━━━━━┻━━━━━━┻━━━━━━━┻━━━━━━━━━━━━━━━━━━━━━━━┻━━━┻━━┻━━┻━━┛
续表
┏━━━━━━┳━━━━━━┳━━━━━━━┳━━━━━━━━━━━━━━━━━━━━━━┳━━━┳━━┳━━┳━━┓
┃基本职责 ┃工作任务 ┃ 项 目 ┃ 内 容 ┃国家 ┃省 ┃市 ┃县 ┃
┣━━━━━━╋━━━━━━╋━━━━━━━╋━━━━━━━━━━━━━━━━━━━━━━╋━━━╋━━╋━━╋━━┫
┃ ┃ ┃ ┃5.4.1.1毒性试验 ┃ √ ┃√ ┃ ┃ ┃
┃ ┃ ┃ ┣━━━━━━━━━━━━━━━━━━━━━━╋━━━╋━━╋━━╋━━┫
┃ ┃ ┃5.4.1毒性 ┃ 5.4.1.2刺激性与过敏性试验 ┃ √ ┃√ ┃ ┃ ┃
┃ ┃ ┃ ┣━━━━━━━━━━━━━━━━━━━━━━╋━━━╋━━╋━━╋━━┫
┃ ┃ ┃测定 ┃ 5.4.1.3致癌与致畸毒性试验 ┃ √ ┃√ ┃ ┃ ┃
┃ ┃ ┃ ┣━━━━━━━━━━━━━━━━━━━━━━╋━━━╋━━╋━━╋━━┫
┃5.实验室 ┃5.4毒理检 ┃ ┃ 5.4.1.4内分泌干扰物(作用)与神经毒性等 ┃ √ ┃√ ┃ ┃ ┃
┃检测检验 ┃测与评价 ┃ ┃试验 ┃ ┃ ┃ ┃ ┃
┃与评价 ┃ ┃ ┃ ┃ ┃ ┃ ┃ ┃
┃ ┃ ┣━━━━━━━╋━━━━━━━━━━━━━━━━━━━━━━╋━━━╋━━╋━━╋━━┫
┃ ┃ ┃ ┃5.4.2.1营养与保健食品功能评价 ┃ √ ┃√ ┃ ┃ ┃
┃ ┃ ┃ ┣━━━━━━━━━━━━━━━━━━━━━━╋━━━╋━━╋━━╋━━┫
┃ ┃ ┃ 5.4.2功能 ┃ 5.4.2.2化妆品功能评价 ┃ √ ┃√ ┃ ┃ ┃
┃ ┃ ┃评价 ┃ ┃ ┃ ┃ ┃ ┃
┃ ┃ ┃ ┣━━━━━━━━━━━━━━━━━━━━━━╋━━━╋━━╋━━╋━━┫
┃ ┃ ┃ ┃ 5.4.2.3其他健康相关物品有关功能评价 ┃ √ ┃√ ┃ ┃ ┃
┣━━━━━━╋━━━━━━╋━━━━━━━╋━━━━━━━━━━━━━━━━━━━━━━╋━━━╋━━╋━━╋━━┫
┃ ┃ ┃ ┃6.1.1.1公众健康相关、精神卫生、伤害知 ┃ √ ┃√ ┃√ ┃√ ┃
┃ ┃ ┃6.1.1健康 ┃识、能力、态度、行为调查 ┃ ┃ ┃ ┃ ┃
┃ ┃ ┃ ┣━━━━━━━━━━━━━━━━━━━━━━╋━━━╋━━╋━━╋━━┫
┃ ┃6.1制定健 ┃教育基线及 ┃ 6.1.1.2重大疾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 ┃ √ ┃√ ┃√ ┃√ ┃
┃ ┃ ┃ ┃知识、能力、态度、行为调查 ┃ ┃ ┃ ┃ ┃
┃ ┃康教育与健 ┃需求调查 ┃ ┃ ┃ ┃ ┃ ┃
┃ ┃ ┃ ┣━━━━━━━━━━━━━━━━━━━━━━╋━━━╋━━╋━━╋━━┫
┃ ┃ ┃ ┃ 6.1.1.3目标人群危险行为相关知识、能力、 ┃ √ ┃√ ┃√ ┃√ ┃
┃ ┃康促进方案 ┃ ┃态度、行为调查 ┃ ┃ ┃ ┃ ┃
┃ ┃ ┣━━━━━━━╋━━━━━━━━━━━━━━━━━━━━━━╋━━━╋━━╋━━╋━━┫
┃ ┃ ┃ 6.1.2健康 ┃6.1.2.1经常性健康教育活动方案制定 ┃ ┃√ ┃√ ┃√ ┃
┃ ┃ ┃教育方案 ┃ ┃ ┃ ┃ ┃ ┃
┃ ┃ ┃ ┣━━━━━━━━━━━━━━━━━━━━━━╋━━━╋━━╋━━╋━━┫
┃ ┃ ┃制定 ┃ 6.1.2.2重点项目健康教育活动方案制定 ┃ √ ┃√ ┃√ ┃ ┃
┃ ┣━━━━━━╋━━━━━━━╋━━━━━━━━━━━━━━━━━━━━━━╋━━━╋━━╋━━╋━━┫
┃ ┃ ┃6.2.1实施 ┃6.2.1.1实施经常性健康教育策略 ┃ ┃√ ┃√ ┃√ ┃
┃ ┃ ┃ ┣━━━━━━━━━━━━━━━━━━━━━━╋━━━╋━━╋━━╋━━┫
┃ ┃ ┃健康教育 ┃ 6.2.1.2实施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 ┃√ ┃√ ┃√ ┃
┃ ┃ ┃策略 ┃等健康教育策略 ┃ ┃ ┃ ┃ ┃
┃ ┃ ┣━━━━━━━╋━━━━━━━━━━━━━━━━━━━━━━╋━━━╋━━╋━━╋━━┫
┃ ┃ ┃ 6.2.2重点 ┃6.2.2.1实施农民、学生、社区居民等重点人 ┃ √ ┃√ ┃√ ┃√ ┃
┃ ┃ ┃人群健康 ┃群健康教育策略 ┃ ┃ ┃ ┃ ┃
┃ ┃ ┃ ┣━━━━━━━━━━━━━━━━━━━━━━╋━━━╋━━╋━━╋━━┫
┃ ┃ ┃ ┃ 6.2.2.2开展特殊人群的心理疏导与行为 ┃ ┃ ┃ ┃ ┃
┃ ┃ ┃教育 ┃ ┃ √ ┃√ ┃√ ┃ √ ┃
┃ ┃ ┃ ┃干预 ┃ ┃ ┃ ┃ ┃
┃ ┃ ┣━━━━━━━╋━━━━━━━━━━━━━━━━━━━━━━╋━━━╋━━╋━━╋━━┫
┃ 6.健康教 ┃ ┃ ┃6.2.3.1制作卫生题材新闻、卫生科普及各 ┃ ┃ ┃ ┃ ┃
┃育与健康 ┃ 6.2健康教 ┃ 6.2.3宣传 ┃类卫生专题等音像宣传资料 ┃ √ ┃√ ┃√ ┃√ ┃
┃ ┃ ┃ ┣━━━━━━━━━━━━━━━━━━━━━━╋━━━╋━━╋━━╋━━┫
┃促进 ┃ ┃资料制作 ┃ 6.2.3.2编辑新闻、科普、专题稿件等文字类 ┃ ┃ ┃ ┃ ┃
┃ ┃育与健康促 ┃ ┃ ┃ √ ┃√ ┃√ ┃√ ┃
┃ ┃进活动 ┃ ┃宣传资料 ┃ ┃ ┃ ┃ ┃
┃ ┃ ┣━━━━━━━╋━━━━━━━━━━━━━━━━━━━━━━╋━━━╋━━╋━━╋━━┫
┃ ┃ ┃ 6.2.4宣传 ┃6.2.4.1普通人群健康教育传播方式、技巧 ┃ √ ┃√ ┃√ ┃√ ┃
┃ ┃ ┃ ┣━━━━━━━━━━━━━━━━━━━━━━╋━━━╋━━╋━━╋━━┫
┃ ┃ ┃方式与技巧 ┃ 6.2.4.2重点与特殊人群传播与干预方式、 ┃ √ ┃√ ┃√ ┃√ ┃
┃ ┃ ┃的开发研究 ┃技巧 ┃ ┃ ┃ ┃ ┃
┃ ┃ ┣━━━━━━━╋━━━━━━━━━━━━━━━━━━━━━━╋━━━╋━━╋━━╋━━┫
┃ ┃ ┃ 6.2.5公众 ┃6.2.5.1建立与媒体及有关部门协作合作关系 ┃ √ ┃√ ┃√ ┃√ ┃
┃ ┃ ┃ ┣━━━━━━━━━━━━━━━━━━━━━━╋━━━╋━━╋━━╋━━┫
┃ ┃ ┃日常宣传 ┃ 6.2.5.2健康教育资料的提供和发布 ┃ √ ┃√ ┃√ ┃√ ┃
┃ ┃ ┣━━━━━━━╋━━━━━━━━━━━━━━━━━━━━━━╋━━━╋━━╋━━╋━━┫
┃ ┃ ┃ 6.2.6公众 ┃6.2.6.1举办卫生保健与防病知识讲座、报 ┃ √ ┃√ ┃√ ┃√ ┃
┃ ┃ ┃ ┃告和咨询 ┃ ┃ ┃ ┃ ┃
┃ ┃ ┃专题宣传 ┃ ┃ ┃ ┃ ┃ ┃
┃ ┃ ┃ ┣━━━━━━━━━━━━━━━━━━━━━━╋━━━╋━━╋━━╋━━┫
┃ ┃ ┃ ┃ 6.2.6.2组织、参与各类卫生宣传日活动 ┃ √ ┃√ ┃√ ┃√ ┃
┃ ┣━━━━━━╋━━━━━━━╋━━━━━━━━━━━━━━━━━━━━━━╋━━━╋━━╋━━╋━━┫
┃ ┃ ┃6.3.1过程 ┃6.3.1.1经常性健康教育活动评价 ┃ ┃√ ┃√ ┃√ ┃
┃ ┃ ┃ ┣━━━━━━━━━━━━━━━━━━━━━━╋━━━╋━━╋━━╋━━┫
┃ ┃ 6.3健康教 ┃评价 ┃ 6.3.1.2重点项目健康教育活动评价 ┃ √ ┃√ ┃√ ┃ ┃
┃ ┃ ┣━━━━━━━╋━━━━━━━━━━━━━━━━━━━━━━╋━━━╋━━╋━━╋━━┫
┃ ┃育和健康促 ┃ ┃6.3.2.1目标人群宣传覆盖情况 ┃ √ ┃√ ┃√ ┃√ ┃
┃ ┃进活动评估 ┃ 6.3.2效果 ┃ ┃ ┃ ┃ ┃ ┃
┃ ┃ ┃ ┣━━━━━━━━━━━━━━━━━━━━━━╋━━━╋━━╋━━╋━━┫
┃ ┃ ┃评估 ┃ 6.3.2.2目标人群知识知晓情况 ┃ √ ┃√ ┃√ ┃√ ┃
┃ ┃ ┃ ┣━━━━━━━━━━━━━━━━━━━━━━╋━━━╋━━╋━━╋━━┫
┃ ┃ ┃ ┃ 6.3.2.3目标人群行为改变情况 ┃ √ ┃√ ┃√ ┃√ ┃
┗━━━━━━┻━━━━━━┻━━━━━━━┻━━━━━━━━━━━━━━━━━━━━━━┻━━━┻━━┻━━┻━━┛
续表
┏━━━━━┳━━━━━┳━━━━━━━┳━━━━━━━━━━━━━━━━━━━━━┳━━━┳━━┳━━┳━━┓
┃基本职责 ┃工作任务 ┃ 项 目 ┃ 内 容 ┃国家 ┃省 ┃市 ┃县 ┃
┣━━━━━╋━━━━━╋━━━━━━━╋━━━━━━━━━━━━━━━━━━━━━╋━━━╋━━╋━━╋━━┫
┃ ┃ ┃ ┃7.1.1.1参与拟订疾病预防控制规划、相关 ┃ ┃ ┃ ┃ ┃
┃ ┃ ┃7.1.1拟订 ┃规范标准 ┃ √ ┃√ ┃√ ┃ ┃
┃ ┃ ┃ ┣━━━━━━━━━━━━━━━━━━━━━╋━━━╋━━╋━━╋━━┫
┃ ┃ ┃规划、预案、 ┃ 7.1.1.2拟订重点疾病防治规划工作或实施 ┃ √ ┃√ ┃√ ┃ √ ┃
┃ ┃ ┃ ┃方案 ┃ ┃ ┃ ┃ ┃
┃ ┃ ┃方案 ┃ ┃ ┃ ┃ ┃ ┃
┃ ┃ ┃ ┣━━━━━━━━━━━━━━━━━━━━━╋━━━╋━━╋━━╋━━┫
┃ ┃ ┃ ┃ 7.1.1.3拟订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各项预 ┃ √ ┃√ ┃√ ┃√ ┃
┃ ┃ ┃ ┃案、技术方案、制度 ┃ ┃ ┃ ┃ ┃
┃ ┃ ┣━━━━━━━╋━━━━━━━━━━━━━━━━━━━━━╋━━━╋━━╋━━╋━━┫
┃ ┃ ┃ ┃7.1.2.1指导实施技术方案和措施 ┃ √ ┃√ ┃√ ┃√ ┃
┃ ┃ ┃ ┣━━━━━━━━━━━━━━━━━━━━━╋━━━╋━━╋━━╋━━┫
┃ ┃ ┃ ┃ 7.1.2.2建立完善医疗机构、城市社区和农 ┃ ┃ ┃ ┃ ┃
┃ ┃ ┃ 7.1.2业务 ┃村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指导联系机制,落实 ┃ ┃ ┃√ ┃√ ┃
┃ ┃ ┃指导 ┃责任 ┃ ┃ ┃ ┃ ┃
┃ ┃ ┃ ┣━━━━━━━━━━━━━━━━━━━━━╋━━━╋━━╋━━╋━━┫
┃ ┃7.1管理 ┃ ┃ 7.1.2.3指导医疗机构、城市社区和农村基 ┃ ┃ ┃ ┃ ┃
┃ ┃指导 ┃ ┃ ┃ ┃√ ┃√ ┃√ ┃
┃ ┃ ┃ ┃层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 ┃ ┃ ┃ ┃
┃ ┃ ┣━━━━━━━╋━━━━━━━━━━━━━━━━━━━━━╋━━━╋━━╋━━╋━━┫
┃ ┃ ┃ 7.1.3技术 ┃7.1.3.1岗位技能培训与继续教育 ┃ √ ┃√ ┃√ ┃√ ┃
┃ ┃ ┃ ┣━━━━━━━━━━━━━━━━━━━━━╋━━━╋━━╋━━╋━━┫
┃ ┃ ┃ ┃ 7.1.3.2医疗机构、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卫 ┃ ┃ ┃ ┃ ┃
┃ ┃ ┃培训 ┃ ┃ ┃√ ┃√ ┃√ ┃
┃ ┃ ┃ ┃生服务机构人员业务培训 ┃ ┃ ┃ ┃ ┃
┃ ┃ ┃ ┣━━━━━━━━━━━━━━━━━━━━━╋━━━╋━━╋━━╋━━┫
┃ ┃ ┃ ┃ 7.1.3.3新技术、新方法培训 ┃ √ ┃√ ┃√ ┃√ ┃
┃ ┃ ┣━━━━━━━╋━━━━━━━━━━━━━━━━━━━━━╋━━━╋━━╋━━╋━━┫
┃ ┃ ┃ ┃7.1.4.1组织实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绩效 ┃ √ ┃√ ┃√ ┃ ┃
┃ ┃ ┃ 7.1.4工作 ┃评估 ┃ ┃ ┃ ┃ ┃
┃ ┃ ┃ ┣━━━━━━━━━━━━━━━━━━━━━╋━━━╋━━╋━━╋━━┫
┃ ┃ ┃考核 ┃ 7.1.4.2岗位技能与责任考核 ┃ √ ┃√ ┃√ ┃√ ┃
┃ ┃ ┃ ┣━━━━━━━━━━━━━━━━━━━━━╋━━━╋━━╋━━╋━━┫
┃7.技术管 ┃ ┃ ┃ 7.1.4.3参与医疗机构、城市社区和农村基 ┃ ┃ ┃ ┃ ┃
┃理应用研 ┃ ┃ ┃层卫生服务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考核 ┃ ┃√ ┃√ ┃√ ┃
┃究指导 ┃ ┃ ┃ ┃ ┃ ┃ ┃ ┃
┃ ┣━━━━━╋━━━━━━━╋━━━━━━━━━━━━━━━━━━━━━╋━━━╋━━╋━━╋━━┫
┃ ┃ ┃7.2.1提供 ┃7.2.1.1建立专家库 ┃ √ ┃√ ┃√ ┃√ ┃
┃ ┃ ┃ ┣━━━━━━━━━━━━━━━━━━━━━╋━━━╋━━╋━━╋━━┫
┃ ┃ ┃决策技术 ┃ 7.2.1.2政府决策技术咨询 ┃ √ ┃√ ┃√ ┃√ ┃
┃ ┃ ┃ ┣━━━━━━━━━━━━━━━━━━━━━╋━━━╋━━╋━━╋━━┫
┃ ┃ 7.2技术 ┃支持 ┃ 7.2.1.3卫生行政执法技术支撑 ┃ √ ┃√ ┃√ ┃√ ┃
┃ ┃ ┣━━━━━━━╋━━━━━━━━━━━━━━━━━━━━━╋━━━╋━━╋━━╋━━┫
┃ ┃支持 ┃ 7.2.2提供 ┃ ┃ ┃ ┃ ┃ ┃
┃ ┃ ┃技术咨询 ┃7.2.2.1为社会公众提供咨询服务 ┃ √ ┃√ ┃√ ┃√ ┃
┃ ┃ ┃服务 ┃ ┃ ┃ ┃ ┃ ┃
┃ ┣━━━━━╋━━━━━━━╋━━━━━━━━━━━━━━━━━━━━━╋━━━╋━━╋━━╋━━┫
┃ ┃ ┃7.3.1主要 ┃7.3.1.1公共卫生专题调查和问题确认 ┃ √ ┃√ ┃ ┃ ┃
┃ ┃ ┃ ┣━━━━━━━━━━━━━━━━━━━━━╋━━━╋━━╋━━╋━━┫
┃ ┃ ┃公共卫生问 ┃ 7.3.1.2公共卫生问题原因分析 ┃ √ ┃√ ┃ ┃ ┃
┃ ┃ ┃ ┣━━━━━━━━━━━━━━━━━━━━━╋━━━╋━━╋━━╋━━┫
┃ ┃ ┃题的研究 ┃ 7.3.1.3公共卫生问题干预对策研究 ┃ √ ┃√ ┃ ┃ ┃
┃ ┃ ┣━━━━━━━╋━━━━━━━━━━━━━━━━━━━━━╋━━━╋━━╋━━╋━━┫
┃ ┃ ┃ ┃7.3.2.1新技术、新方法研究 ┃ √ ┃√ ┃ ┃ ┃
┃ ┃ ┃ ┣━━━━━━━━━━━━━━━━━━━━━╋━━━╋━━╋━━╋━━┫
┃ ┃ ┃ 7.3.2技术 ┃ 7.3.2.2适宜技术论证和评价 ┃ √ ┃√ ┃√ ┃ ┃
┃ ┃ ┃ ┣━━━━━━━━━━━━━━━━━━━━━╋━━━╋━━╋━━╋━━┫
┃ ┃ 7.3应用 ┃开发 ┃ 7.3.2.3适宜技术推广和应用 ┃ √ ┃√ ┃√ ┃√ ┃
┃ ┃研究 ┃ ┃ ┃ ┃ ┃ ┃ ┃
┃ ┃ ┃ ┣━━━━━━━━━━━━━━━━━━━━━╋━━━╋━━╋━━╋━━┫
┃ ┃ ┃ ┃ 7.3.2.4应急处置技术研究 ┃ √ ┃√ ┃ ┃ ┃
┃ ┃ ┣━━━━━━━╋━━━━━━━━━━━━━━━━━━━━━╋━━━╋━━╋━━╋━━┫
┃ ┃ ┃ ┃7.3.3.1快速诊断和鉴别诊断研究 ┃ √ ┃√ ┃ ┃ ┃
┃ ┃ ┃ ┣━━━━━━━━━━━━━━━━━━━━━╋━━━╋━━╋━━╋━━┫
┃ ┃ ┃ 7.3.3应用 ┃ 7.3.3.2疾病流行因素和病原学研究 ┃ √ ┃√ ┃ ┃ ┃
┃ ┃ ┃ ┣━━━━━━━━━━━━━━━━━━━━━╋━━━╋━━╋━━╋━━┫
┃ ┃ ┃ ┃ 7.3.3.3健康影响因素、有害作用机理及干 ┃ ┃ ┃ ┃ ┃
┃ ┃ ┃研究 ┃ ┃ √ ┃√ ┃ ┃ ┃
┃ ┃ ┃ ┃预、控制措施研究 ┃ ┃ ┃ ┃ ┃
┃ ┃ ┃ ┣━━━━━━━━━━━━━━━━━━━━━╋━━━╋━━╋━━╋━━┫
┃ ┃ ┃ ┃ 7.3.3.4其他疾病预防控制相关研究 ┃ √ ┃√ ┃ ┃ ┃
┗━━━━━┻━━━━━┻━━━━━━━┻━━━━━━━━━━━━━━━━━━━━━┻━━━┻━━┻━━┻━━┛
附件2: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评估标准
(卫疾控发[2008]68号)
目录
疾病预防控制区域绩效评估指标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绩效评估指标
疾病预防控制区域绩效评估指标
一、疾病预防控制区域绩效评估指标
┏━━━━━━━┳━━━━┳━━━━━━━━━━━━┳━━━━━━━━━━━━━━━━━┳━━━━━━━┳━━━━━┳━━━━┓
┃ ┃指标 ┃ ┃ ┃资料收集 ┃ ┃ 分 ┃
┃ 类别 ┃ ┃ 评价指标 ┃ 指标要求(注:*) ┃ ┃ 权重 ┃ ┃
┃ ┃ 数 ┃ ┃ ┃途径(注:*) ┃ ┃ 值 ┃
┣━━━━━━━╋━━━━╋━━━━━━━━━━━━╋━━━━━━━━━━━━━━━━━╋━━━━━━━╋━━━━━╋━━━━┫
┃ ┃ ┃ 1.1儿童疫苗接种率 ┃达到国家免疫规划的要求 ┃ A ┃ 0.1048 ┃ 105 ┃
┃ ┃ ┣━━━━━━━━━━━━╋━━━━━━━━━━━━━━━━━╋━━━━━━━╋━━━━━╋━━━━┫
┃1.传染病预 ┃ 2 ┃ ┃ 与自身前五年发病率作纵向比 ┃ ┃ ┃ ┃
┃防控制 ┃ ┃ 1.2传染病总发病率 ┃ ┃ A/D ┃ 0.0467 ┃ 47 ┃
┃ ┃ ┃ ┃ 较,持平或下降 ┃ ┃ ┃ ┃
┣━━━━━━━╋━━━━╋━━━━━━━━━━━━╋━━━━━━━━━━━━━━━━━╋━━━━━━━╋━━━━━╋━━━━┫
┃ 2.慢性非传 ┃ ┃ 2.1居民健康档案建 ┃辖区县覆盖率100% ┃ A/D ┃ 0.0565 ┃ 57 ┃
┃染性疾病预防 ┃ 2 ┃档覆盖率 ┃人口覆盖率60% ┃ ┃ ┃ ┃
┃ ┃ ┣━━━━━━━━━━━━╋━━━━━━━━━━━━━━━━━╋━━━━━━━╋━━━━━╋━━━━┫
┃ ┃ ┃ 2.2慢性病病人规范 ┃辖区县覆盖率100% ┃ ┃ ┃ ┃
┃控制 ┃ ┃ ┃ ┃ A/D ┃ 0.0703 ┃ 70 ┃
┃ ┃ ┃管理率 ┃慢性病人规范管理率60% ┃ ┃ ┃ ┃
┣━━━━━━━╋━━━━╋━━━━━━━━━━━━╋━━━━━━━━━━━━━━━━━╋━━━━━━━╋━━━━━╋━━━━┫
┃ ┃ ┃ 3.1突发公共卫生事 ┃100% ┃ A ┃ 0.0784 ┃ 78 ┃
┃ 3.突发公共 ┃ 2 ┃件报告及时率 ┃ ┃ ┃ ┃ ┃
┃ ┃ ┣━━━━━━━━━━━━╋━━━━━━━━━━━━━━━━━╋━━━━━━━╋━━━━━╋━━━━┫
┃卫生事件处置 ┃ ┃ 3.2突发公共卫生事 ┃≥0.85 ┃ D ┃ 0.0870 ┃ 87 ┃
┃ ┃ ┃件规范处置指数 ┃ ┃ ┃ ┃ ┃
┣━━━━━━━╋━━━━╋━━━━━━━━━━━━╋━━━━━━━━━━━━━━━━━╋━━━━━━━╋━━━━━╋━━━━┫
┃ ┃ ┃ 4.1健康危害因素监 ┃100% ┃ D ┃ 0.0252 ┃ 25 ┃
┃ ┃ ┃测与干预覆盖率 ┃ ┃ ┃ ┃ ┃
┃ ┃ ┣━━━━━━━━━━━━╋━━━━━━━━━━━━━━━━━╋━━━━━━━╋━━━━━╋━━━━┫
┃ 4.健康危害 ┃ ┃ 4.2新建改(扩)建项 ┃100% ┃ D ┃ 0.0315 ┃ 32 ┃
┃因素监测评价 ┃ 4 ┃目卫生学评价率 ┃ ┃ ┃ ┃ ┃
┃ ┃ ┣━━━━━━━━━━━━╋━━━━━━━━━━━━━━━━━╋━━━━━━━╋━━━━━╋━━━━┫
┃ ┃ ┃ 4.3农村安全饮用水 ┃ ┃ ┃ ┃ ┃
┃与干预 ┃ ┃ ┃≥90% ┃ A ┃ 0.0285 ┃ 29 ┃
┃ ┃ ┃覆盖率 ┃ ┃ ┃ ┃ ┃
┃ ┃ ┣━━━━━━━━━━━━╋━━━━━━━━━━━━━━━━━╋━━━━━━━╋━━━━━╋━━━━┫
┃ ┃ ┃ 4.4农村无害化厕所 ┃≥80% ┃ A ┃ 0.0285 ┃ 29 ┃
┃ ┃ ┃普及率 ┃ ┃ ┃ ┃ ┃
┣━━━━━━━╋━━━━╋━━━━━━━━━━━━╋━━━━━━━━━━━━━━━━━╋━━━━━━━╋━━━━━╋━━━━┫
┃ ┃ ┃ 5.1居民基本卫生防 ┃地区 东 中 西部 ┃ ┃ ┃ ┃
┃ ┃ ┃病知识知晓率 ┃农村≥80%≥70%≥60% ┃ A/D ┃ 0.0532 ┃ 53 ┃
┃ 5.健康教育 ┃ 2 ┃ ┃城市≥85%≥75%≥65% ┃ ┃ ┃ ┃
┃ ┃ ┣━━━━━━━━━━━━╋━━━━━━━━━━━━━━━━━╋━━━━━━━╋━━━━━╋━━━━┫
┃和健康促进 ┃ ┃ ┃地区 东 中 西部 ┃ ┃ ┃ ┃
┃ ┃ ┃ 5.2居民基本卫生防 ┃农村≥70%≥60%≥50% ┃ A/D ┃ 0.0744 ┃ 74 ┃
┃ ┃ ┃病行为形成率 ┃ ┃ ┃ ┃ ┃
┃ ┃ ┃ ┃城市≥75%≥65%≥55% ┃ ┃ ┃ ┃
┣━━━━━━━╋━━━━╋━━━━━━━━━━━━╋━━━━━━━━━━━━━━━━━╋━━━━━━━╋━━━━━╋━━━━┫
┃ ┃ ┃ 6.1疾病预防控制经 ┃逐年增加,且不低于当地财政支 ┃ A ┃ 0.1605 ┃ 161 ┃
┃ ┃ ┃费投入占地方财政经 ┃出增长比例 ┃ ┃ ┃ ┃
┃ ┃ ┃常性支出的比例 ┃ ┃ ┃ ┃ ┃
┃ ┃ ┣━━━━━━━━━━━━╋━━━━━━━━━━━━━━━━━╋━━━━━━━╋━━━━━╋━━━━┫
┃ ┃ ┃ 6.2基础设施和仪器 ┃ ≥80% ┃ A ┃ 0.0326 ┃ 33 ┃
┃ ┃ ┃ 设备达标单位比例 ┃ ┃ ┃ ┃ ┃
┃ ┃ ┣━━━━━━━━━━━━╋━━━━━━━━━━━━━━━━━╋━━━━━━━╋━━━━━╋━━━━┫
┃ ┃ ┃ 6.3人力综合素质 ┃省级≥6.70,市级≥5.97,县级 ┃ A ┃ 0.0563 ┃ 56 ┃
┃ 6.运行保障 ┃ 5 ┃指数 ┃≥4.93 ┃ ┃ ┃ ┃
┃ ┃ ┣━━━━━━━━━━━━╋━━━━━━━━━━━━━━━━━╋━━━━━━━╋━━━━━╋━━━━┫
┃ ┃ ┃ 6.4实验室检验能力 ┃≥95% ┃ A ┃ 0.0312 ┃ 31 ┃
┃ ┃ ┃达标单位比例 ┃ ┃ ┃ ┃ ┃
┃ ┃ ┣━━━━━━━━━━━━╋━━━━━━━━━━━━━━━━━╋━━━━━━━╋━━━━━╋━━━━┫
┃ ┃ ┃ ┃ (1)辖区所有信息网络直报用户 ┃ ┃ ┃ ┃
┃ ┃ ┃ 6.5信息网络正常运 ┃ ≥80%; ┃ A/D ┃ 0.0346 ┃ 35 ┃
┃ ┃ ┃ 行率 ┃ (2)乡镇级≥80%,县以上医疗卫 ┃ ┃ ┃ ┃
┃ ┃ ┃ ┃ 生机构100% ┃ ┃ ┃ ┃
┣━━━━━━━╋━━━━╋━━━━━━━━━━━━╋━━━━━━━━━━━━━━━━━╋━━━━━━━╋━━━━━╋━━━━┫
┃ 合 计 ┃ 17 ┃ — ┃ — ┃ — ┃ 1.0000 ┃ 1000 ┃
┗━━━━━━━┻━━━━┻━━━━━━━━━━━━┻━━━━━━━━━━━━━━━━━┻━━━━━━━┻━━━━━┻━━━━┛
*注:资料收集途径中A——利用上级报表和记录的方法;B——现场观测的方法;C——公众意见调查方法;D—利用评估对象日常工作记录和数据。
二、疾病预防控制区域绩效评估指标使用说明
1.1 儿童疫苗接种率
┏━━━━━━━━━━┳━━━━━━━━━━━━━━┳━━━━━┓
┃ 指标 ┃ 指标要求 ┃ 分值 ┃
┣━━━━━━━━━━╋━━━━━━━━━━━━━━╋━━━━━┫
┃ 儿童疫苗接种率 ┃ 达到国家免疫规划的要求 ┃ 105 ┃
┗━━━━━━━━━━┻━━━━━━━━━━━━━━┻━━━━━┛
(1)指标的界定与解释:
评价辖区内国家免疫规划规定使用疫苗的接种情况。
(2)指标的依据:
依据国家免疫规划方案等规范性文件的要求。
(3)指标的计算方法:
儿童疫苗接种率=儿童全程接种某种疫苗人数/同期辖区内某种疫苗应接种人数×100%
(4)资料收集方法:
原则上以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数据为准;没有开展信息化管理的地区查看接种率年报表或近年接种率调查资料;根据地方统计年鉴年龄别儿童数资料核算报告接种率,验证一致性,相差±5%为一致,认可报告接种率。
或者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方法,估算疫苗接种率。疫苗接种率=[实际管理的儿童数+1/2未管理儿童数]/目标儿童数×100%。其中,未管理儿童数=目标管理儿童数-实际管理儿童数。相差±5%为一致,认可报告接种率。
如果考核年度有本级抽样调查接种结果,以该调查接种率为准。
(5)资料来源:
卫生行政部门统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计划免疫、医疗机构计划免疫接种门诊等相关职能部门。
教育系统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核查登记有关单位。
(6)基本情况登记表:
┏━━━━┳━━━━━━━━━━━━━━━━━━━━━━━━━━━━━━━━━━━━━━━━━━━━━━━━━━━━━━━━━━┓
┃指标 ┃ 量化数据 ┃
┣━━━━╋━━┳━━━━┳━━━┳━━━━┳━━━━┳━━━━┳━━━━┳━━┳━━━━┳━━━━┳━━━━┳━━━━┳━━━┫
┃1.1儿 ┃年 ┃辖区儿 ┃疫苗 ┃应接种 ┃实接种 ┃全程接 ┃接种率 ┃参 ┃接种调 ┃调查接 ┃调查全 ┃ ┃ ┃
┃童疫 ┃度 ┃童数 ┃种类 ┃人数 ┃人数 ┃种人数 ┃ ┃数 ┃查人数 ┃种人数 ┃程接种 ┃调查接 ┃资料 ┃
┃ ┃ ┃ ┃ ┃ ┃ ┃ ┃ ┃ ┃ ┃ ┃ 人数 ┃种率 ┃质量 ┃
┃苗接 ┃ ┃ ┃ ┃ ┃ ┃ ┃ ┃ ┃ ┃ ┃ ┃ ┃ ┃
┃ ┣━━╋━━━━╋━━━╋━━━━╋━━━━╋━━━━╋━━━━╋━━╋━━━━╋━━━━╋━━━━╋━━━━╋━━━┫
┃种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备注: ┃
┗━━━━━━━━━━━━━━━━━━━━━━━━━━━━━━━━━━━━━━━━━━━━━━━━━━━━━━━━━━━━━━━┛
参数=接种人数×接种次数
1.2 传染病总发病率
┏━━━━━━━━━━┳━━━━━━━━━━━━━━━━━━━━━━┳━━━━━┓
┃ 指标 ┃ 指标要求 ┃ 分值 ┃
┣━━━━━━━━━━╋━━━━━━━━━━━━━━━━━━━━━━╋━━━━━┫
┃ 传染病总发病率 ┃ 与自身前五年发病率作纵向比较,持平或下降 ┃ 47 ┃
┗━━━━━━━━━━┻━━━━━━━━━━━━━━━━━━━━━━┻━━━━━┛
(1)指标的界定与解释:
评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情况。
(2)指标的依据:
依据国家相关疾病控制规划或方案等规范性文件的要求。
(3)指标的计算方法:
传染病年总发病率(1/10万)=校正报告传染病病例数/当年统计人口数×100000
按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年末订正报告的病例数,通过传染病漏报率校正年总发病率。
(4)资料收集方法:
传染病漏报率来源于各市、县、区上报的漏报调查情况或者采用专题调查资料。其中,居民漏报率来源于疾病监测点的数据,医疗机构漏报率来源于医疗机构疫情漏报调查。
该指标应结合每年对辖区内零缺报县或单位进行督导情况进行评估。省级零缺报县督导覆盖率占所辖零缺报县的50%以上,少于10个零缺报县的全部督导;市级对零缺报县全部进行督导,每年不少于2次;县级对零缺报网络直报单位进行督导,每月1次。
(5)资料来源:
卫生统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传染病防治疫情管理、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报告等相关部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网络直报资料。
(6)基本情况登记表:
┏━━━━┳━━━━━━━━━━━━━━━━━━━━━━━━━━━━━━━━━━━━━━━━━━━━━━━━━━━━━━━┓
┃ 指标 ┃ 量化数据 ┃
┣━━━━╋━━┳━━━━┳━━━━┳━━━━┳━━━━┳━━━━━┳━━━━━┳━━━━━┳━━━━┳━━━━┳━━━━┫
┃ ┃年 ┃辖区医 ┃实现网 ┃网络直 ┃零缺报 ┃县以上医 ┃省级督导 ┃市级督导 ┃县级督 ┃ ┃ ┃
┃ ┃ ┃疗机构 ┃络直报 ┃报覆盖 ┃医疗机 ┃疗机构零 ┃零缺报单 ┃零缺报单 ┃导零缺 ┃本级漏 ┃校正总 ┃
┃ ┃度 ┃ ┃的医疗 ┃ ┃ ┃缺报单位 ┃ ┃ ┃报单位 ┃ 报率 ┃发病率 ┃
┃ ┃ ┃ 总数 ┃ ┃ 率 ┃构数 ┃ ┃ 位数 ┃ 位数 ┃ ┃ ┃ ┃
┃ ┃ ┃ ┃机构数 ┃ ┃ ┃ 数 ┃ ┃ ┃ 数 ┃ ┃ ┃
┃ ┣━━╋━━━━╋━━━━╋━━━━╋━━━━╋━━━━━╋━━━━━╋━━━━━╋━━━━╋━━━━╋━━━━┫
┃1.2传 ┃本 ┃ ┃ ┃ ┃ ┃ ┃ ┃ ┃ ┃ ┃ ┃
┃染病总 ┃年 ┃ ┃ ┃ ┃ ┃ ┃ ┃ ┃ ┃ ┃ ┃
┃ ┃度 ┃ ┃ ┃ ┃ ┃ ┃ ┃ ┃ ┃ ┃ ┃
┃ ┣━━╋━━━━╋━━━━╋━━━━╋━━━━╋━━━━━╋━━━━━╋━━━━━╋━━━━╋━━━━╋━━━━┫
┃发病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备注: ┃
┗━━━━━━━━━━━━━━━━━━━━━━━━━━━━━━━━━━━━━━━━━━━━━━━━━━━━━━━━━━━━┛
2.1 居民健康档案建档覆盖率
┏━━━━━━━━━━━━━┳━━━━━━━━━━━━━━━━━━━┳━━━━━┓
┃ 指标 ┃ 指标要求 ┃ 分值 ┃
┣━━━━━━━━━━━━━╋━━━━━━━━━━━━━━━━━━━╋━━━━━┫
┃ 居民健康档案建档覆盖率 ┃辖区县覆盖率100%;人口覆盖率60% ┃ 57 ┃
┗━━━━━━━━━━━━━┻━━━━━━━━━━━━━━━━━━━┻━━━━━┛
(1)指标的界定与解释:
评价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卫生服务机构辖区居民健康档案建立情况。
(2)指标的依据:
依据国家、省级相关规划、方案和规定。
(3)指标的计算方法:
省级和市级考核所辖各县(区)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的覆盖情况。计算方法为:
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县(区)覆盖率=居民健康档案覆盖率超过60%的县(区)数/辖区总县(区)数×100%
县级考核居民健康档案的人群覆盖率。计算方法为:
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辖区健康档案建档居民数/辖区总人口数×100%
(4)资料收集方法:
查阅国家、省级制定的规划、方案、报表、督导记录、建档资料或网络管理系统信息,计算覆盖率。
(5)资料来源:
卫生统计、疾病预防控制、医疗卫生机构等相关部门,提供有关健康档案、报表、信息管理系统。
(6)基本情况登记表:
┏━━━━┳━━━━━━━━━━━━━━━━━━━━━━━━━━━━━━━━━━━━━━━━━━━━━━━━━━━━━━┓
┃ 指标 ┃ 量化数据 ┃
┣━━━━╋━━┳━━━━━━┳━━━━━━┳━━━━┳━━━┳━━━━━┳━━━┳━━━━━┳━━━┳━━━┳━━━━┫
┃ ┃ ┃辖区城市社 ┃开展建档城 ┃ ┃实建 ┃ ┃ ┃ 电子档 ┃ ┃ ┃实际督 ┃
┃2.1居 ┃年 ┃区和农村基 ┃市社区和农 ┃ 辖区 ┃档人 ┃健康档案 ┃ 参 ┃ 案覆盖 ┃资料 ┃督导 ┃导机构 ┃
┃民健康 ┃度 ┃层卫生服务 ┃村基层卫生 ┃ 人数 ┃ ┃ 覆盖率 ┃ 数 ┃ ┃质量 ┃次数 ┃ ┃
┃档案建 ┃ ┃ ┃ ┃ ┃ 数 ┃ ┃ ┃ 人数 ┃ ┃ ┃ 数 ┃
┃档覆盖 ┃ ┃ 机构数 ┃服务机构数 ┃ ┃ ┃ ┃ ┃ ┃ ┃ ┃ ┃
┃ ┣━━╋━━━━━━╋━━━━━━╋━━━━╋━━━╋━━━━━╋━━━╋━━━━━╋━━━╋━━━╋━━━━┫
┃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备注: ┃
┗━━━━━━━━━━━━━━━━━━━━━━━━━━━━━━━━━━━━━━━━━━━━━━━━━━━━━━━━━━━┛
参数=建档人数×每档案填写项目总数
2.2 慢性病病人规范管理率
┏━━━━━━━━━━━━━┳━━━━━━━━━━━━┳━━━━━┓
┃ 指标 ┃ 指标要求 ┃ 分值 ┃
┣━━━━━━━━━━━━━╋━━━━━━━━━━━━╋━━━━━┫
┃ ┃辖区(县)覆盖率100% ┃ ┃
┃ 慢性病病人规范管理率 ┃ ┃ 70 ┃
┃ ┃慢性病人规范管理率60% ┃ ┃
┗━━━━━━━━━━━━━┻━━━━━━━━━━━━┻━━━━━┛
(1)指标的界定与解释:
根据国家、省级疾病预防控制规划、方案和有关规定要求规范管理的项目。
慢性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精神疾病等。
规范管理是指资料完整不缺项,没有逻辑错误;规则治疗、定期访视监测和行为干预;至少1年更新1次;相关信息及时记录归档。
按目前国家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方案开展工作的视为规范管理。
(2)指标的依据:
依据国家、省级慢性病防治规划、方案和有关规定要求。
(3)指标的计算方法:
省级和市级考核所辖各县(区)慢性病病人规范管理的覆盖情况。计算方法为:
慢性病病人规范管理县(区)覆盖率=开展慢性病病人规范管理覆盖率超过60%的县(区)数/辖区总县(区)数×100%
县级评价慢性病病人规范管理率。计算方法为:
慢性病病人规范管理率=规范管理的病人数/同期辖区内应规范管理的慢性病病人总数×100%
(4)资料收集方法:
查阅相关方案、报表、干预等归档资料或网络管理系统信息数据,或从专题调查资料获得。省、市级应掌握各县开展社区(乡镇)综合防治的情况,有对社区乡镇的督导和指导记录和反馈意见,核实规范管理率、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综合防治覆盖率。各级根据慢性病防治规划方案等要求,评估目标实现情况。
(5)资料来源:
卫生统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慢性病综合防制、医疗机构等相关部门的健康档案、报表、信息管理系统。
(6)基本情况登记表
┏━━━━┳━━━━━━━━━━━━━━━━━━━━━━━━━━━━━━━━━━━━━━━━━━━━━━━━━━━━━━━━━┓
┃ 指标 ┃ 量化数据 ┃
┣━━━━╋━━━┳━━━━━━┳━━━━━━━┳━━━━┳━━━━┳━━━━┳━━━┳━━━┳━━━┳━━━━┳━━┳━━━┫
┃ ┃ ┃辖有城市社 ┃开展综合防治 ┃机构综 ┃建档慢 ┃制定干 ┃实行 ┃干预 ┃规范 ┃慢性病 ┃ ┃ ┃
┃2.2慢 ┃年度 ┃区和农村基 ┃城市社区和农 ┃合防治 ┃病人数 ┃预计划 ┃干预 ┃项目 ┃管理 ┃人规范 ┃参 ┃资料 ┃
┃ ┃ ┃ ┃ ┃ ┃ ┃ ┃ ┃ ┃ ┃ ┃数 ┃质量 ┃
┃性病病 ┃ ┃层卫生服务 ┃村基层卫生服 ┃覆盖率 ┃ ┃人数 ┃人数 ┃数 ┃人数 ┃管理率 ┃ ┃ ┃
┃人规范 ┃ ┃ 机构数 ┃ 务机构数 ┃ ┃ ┃ ┃ ┃ ┃ ┃ ┃ ┃ ┃
┃ ┣━━━╋━━━━━━╋━━━━━━━╋━━━━╋━━━━╋━━━━╋━━━╋━━━╋━━━╋━━━━╋━━╋━━━┫
┃管理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备注: ┃
┗━━━━━━━━━━━━━━━━━━━━━━━━━━━━━━━━━━━━━━━━━━━━━━━━━━━━━━━━━━━━━━┛
参数=规范管理病人数×规范管理各项目数
3.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时率
┏━━━━━━━━━━━━━━━━┳━━━━━━━┳━━━━━┓
┃ 指标 ┃ 指标要求 ┃ 分值 ┃
┣━━━━━━━━━━━━━━━━╋━━━━━━━╋━━━━━┫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时率 ┃ 100% ┃ 78 ┃
┗━━━━━━━━━━━━━━━━┻━━━━━━━┻━━━━━┛
(1)指标的界定与解释:
评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情况。
(2)指标的依据:
依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有关规定。
(3)指标的计算方法:
报告及时率=Ⅰ、Ⅱ、Ⅲ、Ⅳ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按规定时限报告数/Ⅰ、Ⅱ、Ⅲ、Ⅳ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总数×100%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总数是指按照各类途径接报后,经核实符合预案报告标准的数量。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时间为准,在2小时内完成网络直报,报告后2小时内完成信息核实的为及时,计算及时率。
(4)资料收集方法:
查阅评估年度报告的全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核查报告的时间是否符合自事件确认后到系统生成的时间间隔。自发生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最早接到信息并可初步判定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时间为起点,可从电话记录、初次报告等获取。
疫情信息可按照网络直报达到分级标准数量的最后一例系统生成时间为起点。无确切时间记录视为不合格。
(5)资料来源:
卫生统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相关部门有关登记、报表、信息管理系统。
(6)基本情况登记表:
┏━━━━┳━━━━━━━━━━━━━━━━━━━━━━━━━━━━━━━━━━━━━━━━━━━━━━━━━━━━━━━━━━━━┓
┃ 指标 ┃ 量化数据 ┃
┣━━━━╋━━━┳━━━━━━━━━━━━━━━━━━┳━━━━━━━━━━━━━━━━━━┳━━━━━━━━━━━━━━━━━━┫
┃3.1突 ┃ ┃ 接报事件 ┃ 及时报告事件 ┃ 报告及时率 ┃
┃发公共 ┃年度 ┃ ┃ ┃ ┃
┃ ┃ ┣━━━┳━━┳━━━┳━━━┳━━━╋━━━┳━━┳━━━┳━━━┳━━━╋━━━┳━━┳━━━┳━━━┳━━━┫
┃ ┃ ┃总数 ┃Ⅰ级┃Ⅱ级 ┃Ⅲ级 ┃Ⅳ级 ┃总数 ┃Ⅰ级┃Ⅱ级 ┃Ⅲ级 ┃Ⅳ级 ┃总数 ┃Ⅰ级┃Ⅱ级 ┃Ⅲ级 ┃Ⅳ级 ┃
┃卫生事 ┃ ┃ ┃ ┃ ┃ ┃ ┃ ┃ ┃ ┃ ┃ ┃ ┃ ┃ ┃ ┃ ┃
┃ ┣━━━╋━━━╋━━╋━━━╋━━━╋━━━╋━━━╋━━╋━━━╋━━━╋━━━╋━━━╋━━╋━━━╋━━━╋━━━┫
┃件报告 ┃ ┃ ┃ ┃ ┃ ┃ ┃ ┃ ┃ ┃ ┃ ┃ ┃ ┃ ┃ ┃ ┃
┃及时率 ┃ ┃ ┃ ┃ ┃ ┃ ┃ ┃ ┃ ┃ ┃ ┃ ┃ ┃ ┃ ┃ ┃
┃ ┣━━━╋━━━╋━━╋━━━╋━━━╋━━━╋━━━╋━━╋━━━╋━━━╋━━━╋━━━╋━━╋━━━╋━━━╋━━━┫
┃总数 ┃ ┃ ┃ ┃ ┃ ┃ ┃ ┃ ┃ ┃ ┃ ┃ ┃ ┃ ┃ ┃ ┃
┣━━━━┻━━━┻━━━┻━━┻━━━┻━━━┻━━━┻━━━┻━━┻━━━┻━━━┻━━━┻━━━┻━━┻━━━┻━━━┻━━━┫
┃备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