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法律信息 | 法律新闻 | 案例 | 精品文章 | 刑事法律 | 民事法律 | 经济法律 | 行政法律 | 诉讼法律 | 合  同 | 案例精选 | 法律文书 | 合同范本 | 法律常识 | 司考题库 | 
法律图书 | 诉讼指南 | 常用法规 | 法律实务 | 法律释义 | 法律问答 | 法规解读 | 裁判文书 | 宪法类 | 民商法类 | 行政法类 | 经济法类 | 刑法类 | 社会法类 | 案例趋势 |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万鄂湘在全国涉港澳商事审判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万鄂湘在全国涉港澳商事审判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2007年11月22日)


同志们:
  全国涉港澳商事审判工作座谈会,是在全党全国人民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前进,人民法院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进展的形势下,最高人民法院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题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全面总结和部署涉港澳商事审判工作,为促进内地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之间的经贸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下面,我讲四个问题。
  一、涉港澳商事审判工作的成绩与经验
  涉港澳商事审判工作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逐渐成长和发展起来的。多年来,特别是香港、澳门相继回归祖国以来,全国法院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正确行使司法管辖权,认真审理涉港澳商事案件,全面提高审判质量和效率,不断优化审判队伍,进一步提升司法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为营造内地良好的贸易投资环境和司法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为落实“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认真审理涉港澳商事案件,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
  全国法院积极开展涉港澳商事审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据统计,自2001年1月至2007年9月底,共审结一审涉港澳商事案件37,509件,其中涉港案件35,871件,占95.63%,涉澳案件1,638件,占4.37%。在审判活动中,全国法院对内地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当事人一视同仁,公平对待,不偏不倚,依法平等保护三地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了内地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之间的经贸秩序,进一步增强了港商、澳商来内地投资的信心,为更好地落实《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及其相关附件提供了良好的司法环境和坚实的司法保障。
  (二)优化司法资源配置,形成专业化审判格局
  2002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涉外商事案件诉讼管辖若干问题的规定》,对涉外商事案件实行集中管辖。根据上述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适时划分了管辖区域,调整审判机构,优化司法资源配置,形成了以“特定管辖法院、专门审判机构、专业审判人员”为特征的涉外商事审判新格局。根据上述规定,涉港澳商事案件参照执行,也属于集中管辖的范畴。多年来,全国法院通过集中管辖,实现了一审涉港澳商事案件的跨区域管辖,提高了审级,有效克服并防止了地方保护主义,对完善司法管辖体制、统一司法标准、维护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产生了积极和重要的作用,受到了港澳同胞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为进一步方便当事人诉讼和充分利用司法资源,最高人民法院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于2004年12月29日发出了《关于加强涉外商事案件诉讼管辖工作的通知》,新指定一批中级人民法院行使一审涉外、涉港澳台商事案件的管辖权,同时授权部分高级人民法院指定所属基层人民法院管辖一审涉外、涉港澳台商事案件,及时扩大了集中管辖的范围,完善了集中管辖制度。此后,根据涉外、涉港澳商事审判工作发展的需要,最高人民法院又分批指定了一些中级人民法院、少数基层人民法院受理一审涉外、涉港澳商事案件,适时扩大了管辖法院范围,增强了涉港澳商事审判工作活力,涉港澳商事审判力量明显壮大。截至目前,具有涉外、涉港澳台商事案件管辖权的中级人民法院共有148家,基层人民法院共有51家。实践证明,通过精心配备审判力量,受指定的中级人民法院、基层人民法院完全能够胜任涉外、涉港澳台商事案件的审判工作。
  (三)正确行使司法管辖权,准确适用法律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




法律信息 | 法律新闻 | 案例 | 精品文章 | 刑事法律 | 民事法律 | 经济法律 | 行政法律 | 诉讼法律 | 合同 | 案例精选 | 法律文书 | 合同范本 | 法律常识 | 
法律图书 | 诉讼指南 | 常用法规 | 法律实务 | 法律释义 | 法律问答 | 法规解读 | 裁判文书 | 宪法类 | 民商法类 | 行政法类 | 经济法类 | 刑法类 | 社会法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