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婴幼儿阪崎肠杆菌感染诊疗指南》和《婴幼儿阪崎肠杆菌感染宣教要点》的通知
(卫发明电[2008]13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做好婴幼儿阪崎肠杆菌感染的诊疗工作,保证婴幼儿身体健康,我部会同中华医学会组织制定了《婴幼儿阪崎肠杆菌感染诊疗指南》和《婴幼儿阪崎肠杆菌感染宣教要点》。现印发你们,供你们对医务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和医疗机构参考使用。
附件:1.婴幼儿阪崎肠杆菌感染诊疗指南
2.婴幼儿阪崎肠杆菌感染宣教要点
卫生部办公厅
二〇〇八年九月三十日
附件1
婴幼儿阪崎肠杆菌感染诊疗指南
一、病原学和流行病学
阪崎肠杆菌(Bntorobater sakazakii)属肠杆菌科肠杆菌属,革兰染色阴性杆菌。阪崎肠杆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繁殖迅速,但不耐热,可通过巴斯德消毒法杀灭。阪崎肠杆菌属条件致病菌,在一般情况下,不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但对于免疫力低下者和婴幼儿、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低体重儿可以致病。感染来源主要是受阪崎肠杆菌污染的奶粉,人与人之间无传染性。
二、临床表现
多数患儿临床症状轻微且不典型,易被忽略。严重者可引起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败血症、脑膜炎等。
(一)全身症状:发热,新生儿可表现为体温不升、精神萎靡、拒乳、黄疸加重,面色发灰、皮肤发花甚至出现休克。
(二)消化系统症状:可有呕吐、腹胀、腹泻、粘液血便,肠鸣音减弱甚至消失,严重时可发生肠穿孔和腹膜炎。
(三)神经系统症状:烦躁、哭声尖直、嗜睡甚至昏迷,可出现凝视、惊厥,查体可有头围增大、颅缝裂开、前囟张力增高、脑膜刺激征阳性。
三、诊断要点
(一)人工或混合喂养儿。
(二)具备上述临床表现中的一项或多项。
(三)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增高,新生儿或早产儿可降低,中性粒细胞增多,可有血小板降低),便常规(可有红白血球,便潜血阳性),脑脊液检查(白细胞增加,蛋白增高,糖降低),血、脑脊液、便培养有阪崎肠杆菌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