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大豆加工产品。提升大豆蛋白、磷脂、异黄酮、维生素E、纤维素、低聚糖、皂甙、多肽等具有生物活性的保健食品和功能性食品的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推进传统产品工业化,提高大豆加工综合利用程度,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
(四)鼓励和引导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资源
实施“走出去”战略,制定发展规划,支持企业建立稳定可靠的进口大豆保障体系,初期可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2-3家企业作为试点。在具体操作上,可在产地采购大豆,再租赁码头,建仓库和运输系统,或参股当地农业企业及租赁土地进行种植,并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鼓励企业到国外建大豆加工厂。
(五)建立引导大豆有序进口的安全保障机制
科学估算我国大豆需求总量和自给率水平,建立大豆进口数量、价格及质量安全预警机制,引导大豆有序进口。当大豆进口量与预期需求量的差额低于或高于一个月的压榨水平时,政府通过权威信息机构发布数量警示信息;当进口大豆港口批发价格单月涨跌幅度超过10%或者累计两个月涨跌幅度超过15%时,发布价格警示信息;当进口大豆出现重大质量安全问题时,发布质量安全警示信息,并采取检验检疫措施。
要积极引导、统筹安排、组织协调对外采购工作,逐步增强国际影响力,提高议价能力,降低采购成本。
(六)建立大豆商业周转储备制度
按照《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07]59号文件)规定,鼓励大型国有粮油加工企业适当增加大豆商业周转储备,由国家通过招标方式确定具体承储企业和承储企业数量。
(七)建立大豆产业信息发布制度
充分发挥并积极扩展国内现有粮油信息机构的职能,完善全社会大豆加工业统计指导和信息服务,建立全面、系统、准确的大豆产业信息报告制度和发布平台,包括国际国内大豆主产国生产形势监测评价系统、国内大豆消费量及进口量监测评价系统、国内500吨以上规模油脂加工企业的产销存动态监测体系。通过国家权威粮油信息机构定期向社会发布。完善大豆加工产品质量体系、清洁生产标准体系、检测检验体系建设。
(八)发展和完善大豆期货市场
加大期货知识的普及和推广力度,建立畅通的期货信息传播渠道,鼓励和引导大豆生产、贸易、加工企业参与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尽快出台国有及国有控股粮食企业参与套期保值交易的相关政策,为国有及国有控股粮食企业提供平等的竞争环境。大力扶持大豆期货市场的发展,完善期现货标准,保证定单套期保值实现和采购畅通。适当扩大大豆交割库点的范围。调整有关转基因产品流通和消费的有关法规,提高和促进进口转基因大豆的流通性。
(九)通过多种手段稳步发展大豆和花生等其他油料生产
认真落实《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07]59号文件),加强大豆生产基地建设。着力培育东北及内蒙古高油大豆优势产业带,通过合理轮作等方式适当恢复并逐渐扩大大豆面积。加快大豆新品种培育,推进机械化与标准化生产,提升大豆现代化生产水平,提高单产水平,稳定提高大豆总产水平和产品质量。
(十)加强产品标识管理,发挥国产大豆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