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基孔肯雅热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基孔肯雅热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
(卫办应急发〔2008〕10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经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主要流行于非洲和东南亚地区。我国存在发生输入性病例,以及由输入性病例引起的本地流行、甚至引起较大的暴发或流行的风险。

  为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部委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专家编写了《基孔肯雅热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现印发给你们,以指导各地做好基孔肯雅热的预防、控制工作。
  附件:基孔肯雅热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二○○八年六月十日

  附件:
基孔肯雅热预防控制技术指南
(试行)

  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 fever)是由伊蚊叮咬传播的、以发热、皮疹及剧烈关节疼痛为主要特征的病毒性疾病,主要流行于东南亚和非洲地区。该病临床症状与登革热类似,容易误诊。虽然病死率很低,但在蚊媒密度较高地区易形成大规模暴发和流行。
  我国曾于80年代报道在云南人群中发现存在基孔肯雅病毒感染,近期检疫部门又在赴斯里兰卡务工回国人员中检出输入性病例。为指导临床医生和传染病预防控制专业人员做好基孔肯雅热输入疫情的监控,做好蚊媒密度监测和控制,有效防范和处置疾病的本地传播和流行,制定本技术指南。
  一、目的
  (一)指导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正确开展基孔肯雅热的诊断和治疗,及时报告病例。
  (二)指导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基孔肯雅热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和疫情控制工作。
  (三)指导各相关部门开展媒介伊蚊的监测和控制工作。
  二、疾病概述
  (一)病原学。
  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 CHIK-V),属于披膜病毒科的甲病毒属,为正链RNA病毒,不耐酸、不耐热,58℃以上即可灭活,70%乙醇、1%次氯酸钠、脂溶剂、过氧乙酸等消毒剂及紫外照射均可杀灭病毒。
  1952年首次在坦桑尼亚发现本病流行,1953年分离到基孔肯雅病毒。“基孔肯雅”这个名称音译自坦桑尼亚的Swahili土语,形容病人因关节疼痛而弯曲的特征体态。
  (二)流行病学特征。
  1.宿主动物与传播媒介
  基孔肯雅病毒的自然宿主有人和灵长类动物,主要传播媒介有埃及伊蚊、白纹伊蚊、非洲伊蚊和带叉-泰氏伊蚊。不同蚊种在传播中的重要性不同。埃及伊蚊为家栖蚊种,主要孳生在居室内或周边较为洁净的容器积水中,一般在白天叮咬人,日出后2小时和日落前2小时内为其活动高峰,与人关系密切,是传播基孔肯雅病毒能力最强的蚊种。白纹伊蚊分布较为广泛,是引起近期印度洋岛屿基孔肯雅流行的主要媒介。非洲伊蚊和带叉-泰氏伊蚊均为非洲野栖树冠蚊种,在丛林型疫源地病毒循环中起重要作用。
  基孔肯雅的流行分为城市型和丛林型。在城市型疫源地中,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病毒主要以人-蚊-人的方式循环,其流行以不定期出现的暴发为主;在丛林型疫源地中,受感染的灵长类和其他野生动物是主要传染源,病毒主要以灵长类-蚊-灵长类的方式循环,其病毒流行可长期循环存在。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