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品种选择 选用耐热、抗病、品质好的品种如正大黄心芹菜、新泰芹菜、玻璃脆芹菜、美国芹菜等。
2.培育壮苗 采用低温下催芽,将种子浸泡3-4小时后捞起,装入小布袋内,将小布袋内种子表皮水甩干,再拌松,放在冰箱的保鲜层。每隔24小时取出种子用清水冲洗一遍,经48小时左右即可出芽。播种前将育苗基质播种浇透水,每穴播种1~2粒,播种后用营养土覆盖,覆土厚度为0.5cm。
3.肥水管理 重施基肥,每667㎡施用优质腐熟有机肥2500~3000千克,氮、磷、钾复合肥(15:15:15)30~40千克,缺硼地块底施硼砂500克;可在缓苗后追施尿素6~8千克,硫酸钾3~5千克,硫酸铵15~20千克/667㎡。蹲苗结束后,每隔10天追肥1次,结合浇水,以水冲肥法,每次用腐熟人粪尿1000千克/667㎡或速效有机无机复合肥15~20千克/667㎡。一般情况下追肥2~3次,到收获前15~20天停止施肥。
(三)技术来源
单位名称:四川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地 址:成都市静居寺20号,成都610066
联 系 人:常伟 李志
电 话:028-84504179
电子邮箱: mchangwei@sohu.com
十四、食用菌生产恢复技术措施
(一)功能与用途
该措施有利于快速恢复食用菌生产,确保减灾稳产和菇农增收。
(二)技术要点
1.清理耳棚和耳房 地震已导致重灾区的绝大部份耳棚、耳房和反季节食用菌的培养室坍塌。菇农们在抢救生命阶段后,应立即清理耳棚、耳房和培养室。清除不安全的棚架、墙面和房顶;利用残余可用材料和新购物资,搭建简易、避雨、遮阴和通风的耳棚、菇棚和培养室,为后期耳类和菇类的生产提供设施保障。
2.及时采收毛木耳、黑木耳和香菇 目前,正值第一潮袋栽黄背木耳和椴木栽培黑木耳的耳片展开期。建议耳类产区的耳农及时采收耳子和香菇,日光晾晒,适时贮藏。
3.修复受损耳袋、耳棒和菌袋 及时清理耳袋、菌袋和耳棒,分类处理。将破损面超过30%且不能修复的耳袋和破损面超过5%的菌袋,将原料抖出,及时晾晒,集中堆放,作为下季生产的原料。将完好的耳袋和菌袋摆放整齐;对可用的耳袋和菌袋,在破裂处撒少许石灰,再剪取不干胶粘带封住。对有破损的菌棒,在创面处撒上石灰,与完好的菌棒一起按常规放于出菇架上。加强耳袋、耳棒和菌袋的温度和水分管理,促进菌丝生产,稳定菇耳的产量。
4.高效综合防治病虫害 对耳棚、耳房和培养室进行及时的消毒处理,最简单的办法是撒石灰,有条件的,可用来苏尔和新洁尔灭兑水后喷洒环境。严格控制黄背木耳黑疤病和坏头子病、菌蝇和菌蚊的发生。
(三)技术来源
单位名称: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联系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静居寺路20号
联系人:郑林用
电 话:028-84504005 84504001 84504002
十五、果树生产补救措施
(一)功能与用途
四川震区是四川苹果、桃、梨等果树生产区。目前果实正处于幼果迅速生长期。地震主要造成部分果树植株被埋、枝干折断、叶面损毁、幼果脱落或受伤,以及与果园配套的水利、道路的破坏。针对受灾情况,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有利于快速恢复果树生产,减少农民损失。
(二)技术简介
1.尽量刨出被埋果树,扶正被砸歪果树,对根系损伤多果树要修剪掉部分枝叶,以提高成活率。用水洗去叶片上的污泥,提高光合效率。
2.及时剪除折断的枝梢,强化肥水管理,尽快恢复树冠。把压断枝梢剪除,断口用5%的石硫合剂消毒处理,及时清除断枝落叶。每株追施优质复合肥1~2千克或农家肥30~50千克,促使断口以下迅速芽抽发新枝梢,恢复良好的树体结构。
3.疏除受伤的幼果,疏果结束后,立即对幼果实行套袋,保护果实不被食心虫危害。套袋之前,喷洒70%代森锰锌可湿粉剂600--8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 500倍液或1500倍25%达灭幼脲药液,保障袋内幼果不被食心虫危害。
4.果树树盘用秸秆或塑料薄膜覆盖,秸秆覆盖的厚度为5厘米左右。
5.病虫害综合控制。没有套袋的果实重点防治食心虫,可喷施48%乐斯本乳油1000-15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当前主要发生的病害有苹果黑斑病、梨黑星病等,可选用70%代森锰锌可湿粉剂600--800倍液、80%超微多菌灵可湿粉剂1200倍、50%多菌灵10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进行防治。喷药可与根外追肥结合进行,以进一步加快灾后树势的恢复,可采用0.2%尿素+0.3%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
(三)技术来源
单位名称: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联系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静居寺路20号
联系人:江国良,陈 栋,刘 晓
电 话:028-84504170
十六、玉米生产补救措施
(一)功能与用途
四川震区是西南山地玉米产区。目前玉米正处于苗期阶段,对受灾较轻的田块,必须加强田间管理。对受灾严重的田块可及时补种和改种。该措施有利于快速恢复玉米生产,确保玉米减灾增产增收。
(二)技术简介
1.及时匀苗定苗,追施苗肥 苗期管理的目标是苗全、苗齐、苗壮。对直播田块和移栽未定苗田块及时匀苗定苗。目前气温较高、湿度较大,玉米苗生长旺盛,穴内株间竞争加剧,及时匀苗可减少弱小苗。匀苗后再进行追肥促壮管理,由于灾后连续降雨、土壤墒情好,可改变传统的肥水兑匀追苗肥为干穴施用,以减轻劳动强度。具体措施是:在两株玉米之间撬窝或窄行间开沟施肥,施肥量为亩用过磷酸钙20-25公斤,尿素5~10公斤,可根据田间长势,调整施肥数量。
2.清理田间,除涝防倒 由于地震灾害导致山体滑坡和连续降雨,对受山体滑坡影响较小的田块,要及时清理田间石块、扶正被泥土填埋的部分植株,部分植株还应清洗叶片,利于正常生长。同时,对排水受影响的田块,首先对田间四周和厢沟进行清淤,保持排水畅通,降低田间湿度、预防植株倒伏。
3.高效综合防治诱发病虫害 当前田间湿度增大、温度持续增高,可能诱发纹枯病、茎腐病和南方锈病及大小叶斑病。结合耕作措施开展田间排湿的基础上,可用20%井岗霉素可湿性粉剂防治纹枯病(亩用50克,对水50公斤喷雾),用43%好力克乳剂防治叶斑病(亩用量15ml兑水50kg喷雾)。同时,应注意防治玉米螟,可亩用50%锐劲特乳剂30ml兑细沙2kg点心。
4.补种改种田块加强配套技术落实 对受损失十分严重的玉米田块和稻田受损无法蓄水的田块,及早准备补种和改种玉米。主要措施是:(1)补播和改种越早越好。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播期试验结果,补种和改种时间最迟在6月5日以前,投入产出效益较好,平均亩产仍可达到375kg,每推迟1天平均减产10.2公斤。(2)品种最好选择中熟、抗逆(抗叶斑病和锈病以及耐高温干旱)品种。可选择成单30、川单13等中熟品种,不要选择早熟和晚熟品种。(3)种植密度比春播玉米增加500-1000株/亩。(4)经济高效施肥量为纯N12公斤、P4.5公斤、K6公斤。
(三)技术来源
单位名称: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联系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静居寺路20号
联系人:刘永红,杨勤
电 话:028-84504246
十七、迟栽水稻的生产管理技术
(一) 功能与用途
受年初低温雪灾和512大地震的双重影响,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将有一定面积在6月份才能移栽。目前,秧苗叶龄已经达到7叶左右。根据多年的研究结果,川西平原区水稻的高产移栽期在5月底以前,进入6月1日以后便属于迟栽,每推迟1天移栽将减产5-10公斤/亩。因此应加强迟栽水稻的科学管理。
(二)技术简介
1.苗期防老苗 在都江堰水利工程灌溉的尾水地区,在育壮秧、护好苗的基础上,普遍在苗床喷施一次150PPM(旱育秧)或300PPM(湿润育秧)多效唑,既控制秧苗高度,又增强秧龄弹性,防止老苗。
2.科学管理迟栽水稻 在移栽时应增加用移栽密度,确保亩插1.6万窝左右;如秧苗高度超过50cm,可割掉部分叶尖;在6月5日后才移栽的水稻应提倡“底肥一道清”,且氮肥用量应低于常规用量;在孕穗阶段要根据预报抓好病虫综合防治,并把螟虫作为防治重点,否则田间“白穗”极其严重。
(三)技术来源
单位名称: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联系地址:四川省成都市狮子山路4号
联系人:郑家国、姜心禄
电 话:028-84504245
十八、抢时省劳的水稻抗灾技术--水稻免耕栽培
(一)功能与用途
成都平原具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是四川和全国重要的水稻主产区。常年5月上、中旬收获小春(小麦、油菜)后立即栽种大春作物(水稻),因此5月被称之为“双抢(抢种抢收)”季节。但是512 大地震给成都平原的水稻生产带来极其严重的影响:
首先,前作受年初的雪灾影响,生育进程较常年推迟7天以上。小春刚开始收获便发生了大地震。
第二、地震灾害严重影响小春作物的收获。川西平原的彭州、什邡、绵竹、安县等重灾区地处龙门山脉边沿,地震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农民首先忙于解救、看护或送别亲人,根本无力照顾其收获。
第三、地震发生后,各地的柴油集中安排给救灾工程车辆而暂停给农机供油,直到15日下午才开始供油。
第四、由于抗震救灾需要,川西平原实行全境“秸秆禁烧”,增加了移栽前田面处理的劳动量。
第五、本次地震对水利设施破坏极大。川西平原全部用水来自都江堰灌溉工程,如果一个地方的渠系损毁或不畅,将影响下游的大片稻田。
免耕省去了耕作过程,更重要的是节约了劳动力投入和泡田整地用水,可以保证大面积水稻抗灾适时移栽。
(二)技术简介
1.选择好田块 除排灌不方便的高台位田块和漏水漏肥的漏沙田外,川西平原的主要稻田均可采用。
2.清理前作残茬 将多余的秸秆移出田面,以利水稻移栽和水稻生长。如杂草较多,则应喷施除草剂。
3.泡田软化表土 将水引入田间,浸泡2-3天以上,使土壤表层软化,土壤含水量达到饱和状态。如果田面不平,可适当平整。
4.施肥 按照当地的常规施肥水平即可,一般亩施纯氮9-10公斤,底肥只施用50%,注意磷钾配合。
5.抛秧 将盘育秧苗按照亩抛1.8万苗均匀入田。待水源状况好转,再全田关水。及时早追分蘖肥,比例占总氮量的30%左右。其他管理技术与常规栽培相同。
6.免耕移栽技术 该技术通过划行器打孔,既可以保证移栽密度,又能保证移栽质量。技术要点与免耕抛秧基本相同,在本田施肥后,立即采用简易机具撬窝,人工将带泥秧苗栽入窝内,亩栽1.5万穴以上。由于窝内有水层,秧苗即可生长。
(三)技术来源
单位名称: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联系地址:四川省成都市狮子山路4号
联系人:郑家国、姜心禄
电 话:028-84504245
第五部分、震后农村医疗常识与救治技术
颅脑损伤救治技术
地震致伤中死亡率最高是头面部和颅脑损伤,早期死亡率可达30%。
一、地震造成颅脑外伤
颅脑外伤是外界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所造成的损伤。按损伤后脑组织是否与外界相通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损伤。常见的脑外伤有头皮裂伤、头皮撕脱伤、头皮血肿、颅骨骨折、脑震荡、脑挫裂伤、颅内血肿等。受伤后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及意识、思维、感觉、运动障碍。颅脑外伤病情复杂、变化快,易引起不良后果,部分病人需手术治疗。应正确指导病人,教会病人下列知识。
[心理指导] 消除恐惧紧张心理。意外的伤害、疼痛的刺激及伤后可能导致伤残、甚至死亡的威胁,使病人产生紧张、恐惧的心理。应予以心理安慰和鼓励,以保证充足的睡眠,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术前指导]
1.饮食
(1)伤后清醒无手术指征者:①应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以保证充足的营养物质供给,促进损伤的修复。②持续昏迷伤后24小时应鼻饲流质,以保障营养的供给。③有消化道出血时,应暂进食,经止血后方可进食,并避免辛辣刺激,以免加重消化道出血。
(2)需手术清除血肿或骨折复位时,术前应禁食10~12小时禁止饮6~8小时,以免麻醉后食物反流、误吸。
2.体位:卧床休息,抬高床头15~30°,以利颅内静脉回流。
3.防止坠床:有精神症状或躁动的病人,意识、思维失去大脑的控制,应加护栏及约束四肢,防止坠床。
4.检查指导:外伤性蛛网膜下出血病人,需要反复腰穿,其目的是排除血性脑脊液、了解出血的转归。穿刺时应侧卧位,两膝弯曲,大腿向腹壁靠拢,头则向胸部屈曲,以使腰背尽量向后弓曲,不随意改变体位,以防误伤。穿刺后应去枕平卧4~6小时,防止脑脊液压力改变,引起头痛。
5.病人出现意识障碍,呼吸困难,头痛呕吐加重,可能有颅内高压、脑危象等情况发生,应立即报告医护人员处理,做头颅的CT或MRI检查,以明确颅内伤病情况。
6.并发症的预防:
(1)病人出现脑脊液耳漏和鼻漏时应注意:①避免用力咳嗽、不可局部冲洗、堵塞。②应抬高头部,随时以无菌棉球吸干外耳道、鼻腔脑脊液,保持口、鼻、耳清洁。③需要鼻饲流质时,推迟到伤后4~5天,以防逆行感染。
(2)伤后肢体感觉功能减弱或消失者,高热时用冰敷方法降温,应以布棉垫包裹冰袋,避免冻伤;天气寒冷时不宜用热水袋取暖,以防止烫伤。
[术后指导]
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指导:脑外伤后持续昏迷、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的病人,因呼吸道分泌物多、影响气体交换,应行气管切开术,气管切开术后应注意:
(1)保持呼吸道通畅:①避免异物进入气管导管内,以免刺激气管黏膜引起咳嗽和吸入性肺炎。②不要用毛巾等物品盖在气管导管处,以免引起人为的堵管,导致呼吸困难。③气管内套管煮沸消毒4次/日,目的是清除气管内套管中的分泌物,防止分泌物结痂堵塞内管及预防切口和肺部感染。
(2)神志不清、全麻未醒病人应有专人守护,防止拔除气管导管引起气管坍塌及阻塞而危及生命。
(3)出现呼吸急促、烦躁不安、气管切开处流血,颈部、胸部肿胀明显并有捻发音、气管套管脱出等情况,要立即告诉医护人员处理。
(4)堵塞、拔管指导:①呼吸困难已解除,痰液明显减少时,实行气管导管堵管24~48小时,以了解呼吸是否平稳,痰液是否能自行咳出。如果呼吸平稳、夜间入睡安静,说明呼吸道梗阻已解除,可以拔管;如果出现呼吸急促、烦躁不安出冷汗,说明仍有呼吸道梗阻,气管导管暂时不能拔出。②气管导管拔除后,仍应注意呼吸情况。
(5)语言交流:气管导管拔除前影响发音讲话时,对神智清楚的人,可用手指轻轻压在气管导管口上,形成暂时性堵管,再简单地发声讲话,表达自己的情愿。
二、伤员救治的注意事项
对于突发意外事件,在外助救援没有到的情况下,特别是伤者被困时间较长,处于极度疲乏状态,伤者会有困意,非常想睡觉,但是此时是绝对不能睡觉的。因为,伤者睡着后,对外界的刺激反应会降低,听不到救护的声音,也无法向外界发出呼救的声音。特别是在山区,外界环境气温较低情况下,伤者处于睡眠状态会导致生命危险。遇到突发意外,伤者可以采取呼叫救助、伤者间相互鼓励,以及冷静处理、尽量保持平静心态等方式。遇到地震,伤者被埋在建筑物下面时,伤者要保存体力,可以采取敲击或拍打发出响亮声音求救的方式。
对于刚刚救出的伤者为什么要遮住眼睛 对于长时间处在黑暗环境中的伤者来说,伤者的眼睛瞳孔是放大的,如果到亮的环境突然接触强光,伤者会被紫外线损伤眼睛,可能导致伤者视力下降,重者会导致伤者视力失明。对于清醒的患者可以让伤者把眼睛闭上,或用布料进行遮盖;对于眼睑闭合不全的昏迷伤者,首先要注意遮盖,保护好角膜。
对于不能活动伤员的搬运 对于自己不能活动的伤员,救治时一定要避免盲目搬动,最好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搬运。要注意了解伤员的生命体征,包括:意识、血压、脉搏、呼吸等。
三、在没有专业人员在场的情况下自救注意事项
对于神志清醒的患者 可以让患者自己叙述病情,观察患者全身的活动情况。对于合并有颈、腰部疼痛的患者特别要注意平卧,不要硬拽。搬运时保证头颅、颈部和躯体处于水平位置,以免造成脊髓损伤,有条件的要给伤者戴上颈托。
对于昏迷的患者 一定要平卧,且将其头部后仰、偏向一侧,及时清理患者口腔的分泌物,防止误吸造成呼吸道堵塞,给予吸氧。对于头皮裂伤的患者要做简单的止血包扎,同时测量患者血压、脉搏,观察伤者的瞳孔是否等大,为专科医生进一步诊疗提供依据。
颅脑损伤患者一定要送到距离较近的具备神经外科条件的医院就诊,以便及时抢救、治疗。
伤员救出后为什么先静脉输液 伤员救出后身体处于极度虚弱、虚脱状态,此时如经口进水容易出现消化道应急性溃疡、消化道出血。另外救出伤员的伤情不明确,不排除腹部尤其是消化系统损伤的可能,如果经口进水会影响麻醉,延迟手术,甚至出现呕吐、误咽、误吸的情况,不仅影响下一步治疗,还可能引发新的并发症。所以抢救出的伤员应立即给予开放静脉通路,补充电解质成分,给予必要的营养支持,以便进一步观察病情变化,确定治疗方案。
伤员进水时先少量进水的原因 水经消化道吸收慢,经口饮水不能及时补充身体需要的电解质(如一些钾、钠等离子),相反此时大量引水会出现急性胃扩张,导致更严重的后果。伤员缺水不能只依靠喝水补充,以避免造成低渗性脱水。只有在确认伤员没有消化系统损伤、不需要麻醉和手术时,才可以饮水。伤员开始进水时,先从少量逐渐过度。
高龄老人合并慢性病者一定要坚持规律服药 地震灾区也收治了脑出血的老年伤者。分析病因主要是由于突发意外,人体在高度紧张的情况下,特别是有高血压病史者,突然的惊吓会导致血压骤升,导致脑出血。高龄老人合并慢性病者一定要坚持规律服药,绝对不能停药。
四、专家特别提示
大多意外事故的发生几乎就是几秒钟的事情,在这个瞬间人们很难意识到保护头部。但是无论什么情况下,保护住头颈部,意义重大。
出现意外,首先要抱住头部弯曲身体,这样可以起缓冲作用,保护头部。遇到自然灾害,应该躲避在坚固的地方,相对比较安全。
无论是遇到车祸、坠落、跌倒,还是打击,人体仰面着地造成的脑损伤都比前着地造成的脑损伤严重。这是因为,人体俯倒,双手会条件反射进行支撑,将倒地的力量减缓,受伤就会相对减轻一些。而仰倒,不容易进行脑部的保护。而颅脑内重要的神经结构如脑干等都在后脑部,如果后脑部直接着地脑损伤会更加严重。
一旦发生意外,家人或朋友首先要呼救120急救系统,救助者应记录受伤的时间,患者受伤的位置和体姿。对于外伤的急救,颅脑部位最为关键,颅脑是人体极为重要的器官,缺氧、缺血5分钟即可造成脑细胞死亡。
如果遇到地震被埋的伤者多,而救助人员相对较少时,一定要注意首先暴露伤者的头部,使伤者保持呼吸道通畅,不发生缺氧。之后再救助伤者身体其他部位。
技术来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联系地址:合肥市绩溪路218号
联系人:张晓东
电话:0551-2922237
E-mail:zxd19610828@sina.com
常见外伤的自救技术
地震灾害发生时,常因山体滑坡、房屋和建筑物坍塌、翻车和矿井塌陷等造成人体多发性损伤和骨折。地震损害中以四肢损伤最多见,在人体所受伤害部位中约占50%。骨折在伤害中占第一位,约25%是脊柱骨折,其中30%-40%可出现损伤性截瘫,部分截瘫患者由于不适当的搬运而使瘫痪加重。骨折发生后,受伤者不能被动等待救助,而要积极主动、因时因地进行外伤的自救,为营救人员的进一步救治争取时间,创造条件。
一、开放性伤口的自救处理
开放性伤口发生在四肢较多,伤口发生后出现两大问题,一是出血对人体的危害,出血过多,危及生命。二是伤口污染问题。开放性伤口发生后,如果伤口污染明显,尤其是伤口有较多异物和泥沙时,有条件可用清水彻底冲洗伤口,然后用相对清洁的敷料覆盖伤口,绷带或布条进行适当加压包扎止血。如果出血仍然明显,在没有气囊止血带的情况下,可以用橡皮带在大腿或上臂的中上1/3肌肉较多处结扎止血,橡皮带下要加棉花或软布作为垫子。要准确记录止血带的时间,定时松开止血带,以防发生肢体缺血坏死。
二、利器戳入体内的处理
不可轻易将戳入体内的利器拔出。因锐器插入体内后,有可能刺破了局部血管。而这时,锐器正好嵌在创口内,起到了临时“止血”作用。有时利器虽然戳入体内,但恰恰没有刺破血管,而将利器拔出的过程中却有可能割破血管,引起大出血。另外,拔出利器后伤口暴露,细菌趁机进入创口而引起感染。正确的处理是先将两块棉垫安置于锐器两侧,尽量使锐器不能摇动。然后可用绷带绕肢体将棉垫包扎固定。这样在运输病人时,不会使锐器脱落出伤口,运送到有条件进一步处理的地方再考虑拔出利器。
三、四肢骨折的自救
当四肢发生骨折后,首先要进行简单的固定。常用的方法是夹板固定,没有条件时,可就地用木条或树枝进行固定,注意其长度要超过骨折部位上下两个关节。夹板外用布带绑扎,松紧度适中,一般以轻推绑扎带有1厘米的活动度为宜。夹板固定后要注意观察手指(或足趾)的血液供应情况,防止压迫过紧引起肢体血液供应障碍而坏死。如果是开放性骨折,一般不做现场复位,以防复位时相邻组织再度受伤,同时避免外露而污染的骨段复位后将外面的污染物带入深层引起深部组织甚至骨组织感染。应尽可能将伤口进行简单清理并加盖干净敷料后使用夹板固定,然后再转送医院进一步处理。
四、脊柱骨折和脊髓损伤
脊柱骨折比较多见,常常并发脊髓损伤,后果严重。脊柱骨折后,伤者要保持头脑清醒,防止受到不恰当的救护搬运造成瘫痪或使瘫痪症状加重。正确的方法是用担架或木板搬运,由3~4人平托伤员至担架或木板上,伤者要平躺在木板上。如果现场急救人员少,应将伤员双下肢伸直,木板放在伤员的一侧,使伤员保持平直状态,采用滚动法,将伤员成一整体滚动至木板上,然后转运。伤员自己要警惕,一定不能被一人抱头一人抱脚或用搂抱的方法搬运。
若出现颈后锐痛、活动时疼痛加剧,甚至出现四肢不能活动或感觉障碍,常提示有颈脊髓受伤。对这类伤员应倍加小心。急救关键是立即用颈托固定颈部;一时无颈托,可临时用敷料、硬板纸或塑料板做成颈圈固定其颈部,勿让头颈左右前后摆动,以免加重颈脊髓损伤。
五、胸部损伤
胸部受到挤压、碰撞时易发生肋骨骨折。此时不要过多挪动胸部和用手触摸。如果是开放性肋骨骨折,应用无菌敷料包住伤口,并用绷带裹紧胸部,限制肋骨活动,减少疼痛,并防止骨折端移动而造成继发性损害。若肋骨骨折合并开放性气胸,伤员出现呼吸困难、鼻翼扇动、口唇发紫,胸壁上有开放性伤口,伤口处有气体进出,并可闻及随呼吸而发出的吮吸声。此时应立即进行胸部损伤处密闭包扎,以防空气进入胸腔造成肺脏压缩。
如果出现张力性气胸,气体随吸气而进入胸腔,胸腔压力高于大气压,伤侧肺严重压缩,伤员极度呼吸困难、烦躁、大汗淋漓、发绀。张力性气胸有迅速使伤员致死的危险,情况紧急时可用粗针头在前胸第二肋间刺破胸膜腔减压。必要时可在针柄部外接剪有小口的软塑料袋、气球等,使胸腔内气体易于排出,而外界空气不能进入胸腔,为进一步处理争取机会。
单位名称: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地址:合肥市梅山路81号(230032)
联 系 人:尹宗生
电 话:0551-2922236
Email:yinzongsheng@sina.com.cn
常见急性消化系统疾病的自救常识
强烈的地震,失去家园、通信中断和交通阻塞、与亲人失去联系或失去亲人的焦急、悲伤、不能在室内居住、加上夜间的寒冷及雨淋、饥渴、起居与饮食的不规律、过度疲劳、睡眠缺乏等,致使震后灾区人群中消化系统疾病发病明显增多,甚至危及生命。震区的灾民们应提高对这些疾病的警惕,了解这些常见疾病的识别和自救的方法,设法尽早减轻痛苦,缓解病情,脱离危险。
(一)急性胃炎和急性胃肠炎
灾民们饮用被污染水和不洁食物、受寒、服用止痛药、大量饮酒、应激状态下可发生急性胃炎,伴有腹泻者则为急性胃肠炎。本病一般病程短,恢复快。但在地震中受到严重创伤、巨大精神打击、大手术、头颅损伤、重度感染等严重情况所导致急性糜烂性出血性胃炎,可发生呕血、黑便,病情较严重。
1、 诊断要点
(1)上腹部疼痛,多为胀痛或隐痛,伴有急性肠炎时可有脐周或下腹部阵发绞痛,但自己用手按压腹部疼痛则不明显;
(2)恶心、呕吐或上吐下泻,腹泻常为黄色稀水样便,无脓血,每日可多达10余次;
(3)腹胀、食欲不振,少数可有低烧;
(4)本病病情往往较轻,,大部分可自限,数日即可缓解;
(5)如患者出现口渴、皮肤干燥、少尿或无尿等情况,表明吐泻严重已导致脱水,需高度重视并到医院补液急救,以免发生失水性休克,危及生命。
(6)有呕血、黑便者说明病情较重,需住医院急救。
2、 简明自救措施
(1)避免饮用食用被污染的食水,停止对胃有刺激的食物药物;
(2)短暂禁食或流质饮食,无呕吐者多饮水,最好喝淡盐水;
(3)吐泻严重者需积极静脉补充液体,选择补充含钠液体(0.9%氯化钠/平衡液)、注意补充氯化钾、碳酸氢钠;
(4)选用下列1种抗生素:复方新诺明、黄连素、氟哌酸、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口服,呕吐者可静脉点滴,用法用量参考药品说明书;
(5)腹痛剧烈者口服(1~2片)或肌注阿托品或654-2 1支止痛;
(6)伴呕血、黑便者救治请参考“上消化道出血”一节。
(二)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据日本地震后的资料统计,地震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发病率增加39.3%,同时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增加了34.8%,尤其是过去有溃疡病的患者,极易旧病复发。因为本病易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穿孔等危及生命的严重情况,灾民们应予以重视。
1、诊断要点
(1)上腹部疼痛是溃疡病的最主要的特点,腹痛常常发生在饭前饥饿时和夜间,也可在饭后发作;
(2)过去有长期慢性胃痛或有溃疡病患者,最近疼痛再发,应高度怀疑此病。
(3)可同时出现反酸、烧心、嗳气、呕吐、上腹部胀气等不适感;
(4)有上述情况患者呕咖啡色/暗红色血液、解黑色柏油样便表明胃和十二指肠发生出血;
(5)如胃、十二指肠出血者伴有头晕,心慌、口渴、出冷汗、尿少,甚至血压下降、烦躁不安、神志不清,皮肤湿冷等情况提示消化道出血量大,有生命危险,需急送医院紧急抢救。
(6)胃镜检查和胃肠钡餐是确诊的方法。
2、简明自救措施
(1)恢复正常起居和饮食规律,少食多餐,避免刺激性食物和药物(特别是口服止痛药)、戒酒;
(2)选择缓解疼痛并有效治疗溃疡的药物(以下二选一)
1)首先选择治疗效果好而快的拉唑类药,包括奥美拉唑、雷贝拉唑、兰索拉唑、埃索美拉唑等,口服每日一片,早餐前;
2)替丁类: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早晚各1片,餐前。此类药物也效果不错,但不如拉唑类作用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