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管理与技术导则(试行)》的通知

  合理规划校园绿地, 努力实现校园绿地的均衡布局与绿地景观的品质    提升。
  (2) 景观规划
  校园应结合地域、地形及气候特征,积极营造具有校园人文气息,符合师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交流、休息、运动等需要的校园景观, 水系规划应结合校园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不可豪华奢侈建设。
  (3) 树木种植
  校园景观规划中应注重生态平衡原则,合理选用树种,合理搭配乔、灌、草坪种植。
  4)能源规划
  (1) 科学预测校园建筑的能源负荷,应充分考虑地域气候因素与校园建筑使用的特点,合理确定校园用能需求量。努力实施能源的梯级利用和对口利用。
  (2) 结合当地供能状况,合理优化校园能源系统的结构。
  (3) 因地制宜地利用自然能源及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不应造成对环境和原生态系统的破坏以及对自然资源的污染。
  5)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1) 根据当地水资源状况,合理的制定节水规划方案。按高质高用、低质低用的原则,生活用水、景观用水和绿化用水等按用水水质要求分别提供、梯级处理回用。
  (2) 采用雨水、污水分流系统。充分考虑雨水和污水的再生回用措施,鼓励有条件的校区实施污水的能源化和肥份利用。
  (3) 合理规划雨水径流途径,最大程度地降低地表径流,采用多种渗透措施增加雨水的渗透量。对于新建校区或新建建筑,产生的暴雨径流量宜小于或等于建设前的水平,以减小对城市暴雨径流的峰值,维持当地生态用水;对于既有校区改造或既有建筑改造,产生的暴雨径流量须小于改造前的水平。
  (4) 合理确定节水指标。努力实现浇灌用水不使用市政自来水和地下水等传统水源。
  6) 新建建筑规划
  (1) 建筑布局和平面规划应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和地形特征,参照相关建筑节能设计规范及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实施。
  同时还应结合校园特点合理进行设计。
  (2) 校园新建建筑应执行国家相关节能设计规范。
  (3) 校园大型新建建筑的冷热源、输配系统和照明等各部分能耗应进行独立分项计量。
  (4) 项目设计应提交节能设计专篇。
  (5) 注重与校园人文环境及自然环境的协调。

  6) 既有建筑改造规划
  (1) 注重对历史建筑的保护改造,结合校园整体建设合理定位。
  (2) 一般既有建筑的改造应基于学校发展的合理需求和提高建筑物的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的原则,充分考虑建筑物的寿命周期、可行性和投入收益比。
  (3) 既有建筑的改造应注重与周围人文环境及自然环境的协调。
  (4) 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积极引入合同能源管理市场机制,鼓励多元投资。
  5.1.2 设计
  1)创造适宜的校园环境
  采用绿色生态理念,应用现代化计算机环境模拟等先进设计技术,优化校园的声、光、热、风及水环境设计。
  声环境:校园总平面规划设计注意噪音源及噪音敏感建筑的合理布局,必要时采取隔离及降噪措施,对校园环境噪音进行预测评价,确保符合国家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音标准》(GB3096-93)
  光环境:对校园建筑布局、朝向进行合理规划设计,避免建筑间相互遮挡,确保日照及采光需求。建筑设计中积极采用自然采光。
  热环境:积极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对校园区域的微气候进行预测分析,优化热设计。积极采用室外绿化、水景、透水型路面铺装等措施,缓解热岛效应。寒冷地区需积极采取防寒抗冻措施,炎热地区应积极采用遮阳设施。
  风环境:积极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对校园区域的微气候进行预测分析,优化建筑布局及风环境设计,积极利用自然通风改善环境,避免建筑风害。
  水环境:设计与自然和谐的水环境,确保校园的用水安全措施,进行水资源有效利用和雨水、中水、污水的循环利用设计。
  2) 建筑本体节能设计
  (1) 建筑热工设计
  ①建筑物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设计指标符合现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规范》(GB50189-2005)及所属地域的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求。
  ②根据节能要求优化建筑窗墙比。对空调房间的外窗鼓励采用双层中空玻璃外窗,有条件时外窗玻璃材料鼓励采用Low-E玻璃。
  ③建筑外窗或玻璃幕墙应根据建筑物功能、地域特性与朝向合理设置遮阳设施。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建议采用可调节外遮阳方式。
  ④南方地区鼓励采用综合绿化等技术,改善建筑围护结构的隔热性能。寒冷地区加强对建筑围护结构的冷热桥节能处理,确保隔热保温性能。
  ⑤南方建筑屋顶应强调隔热,可采用屋顶绿化、架空屋面、阴棚等设计,北方建筑屋顶则强调保温。
  ⑥严格执行国家节能规范的建筑的窗地比。
  (2) 建筑通风设计
  ① 鼓励采用计算机模拟技术优化设计与布局。宜利用冬季日照并避开冬季主导风向,充分利用夏季自然通风。
  ② 建筑外窗开启面积不小于外窗总面积的30%,建筑幕墙具有开启部分或设有通风换气装置。
  (3) 建筑照明节能设计
  ① 根据校园建筑的不同功能,进行日照分析,尽量满足不同建筑的采光需求,减少人工照明数量。并实现自然采光与人工照明的切换控制。
  ② 教室照明应考虑校园特点安装合理的控制措施。
  ③ 校园照明应采用节能灯具。
  (4) 用能设备系统节能设计
  ① 暖通空调设备系统
  空调设计采用全年动态模拟计算确定负荷,结合当地经济技术条件合理选择暖通空调系统和设备,并满足相关节能设计规范和标准。
  根据校园建筑物的功能、特性与寿命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合理设计暖通空调系统形式和控制方式。
  冷热源设备系统设计应注重校园用能特点,满足正常教学与寒暑假期不同情况需求和部分负荷运行特点,设备能效指标须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规范》(GB50189-2005)的相关要求。
  校园建筑的节能设计须满足相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
  ② 电梯系统设计
  根据校园特点考虑对应平时运行与寒暑假期运行的模式切换的设计。
  3) 建筑能耗分项计量系统
  配置冷热源设备、照明、空调输配系统、生活热水等用能设备系统的分项计量系统,并预留数值传输接口。有条件的可根据建筑用能规模和特点建立能耗数据的远程传输、实时监测系统。
  4)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1) 节水系统、节水器具和设备
  须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供水管网漏损;合理设计供水管网水压、杜绝超压出流现象和爆管现象。
  采用高效节水型用水器具,淘汰非节水型器具。
  水表等计量装置的设置应保证能对室内管网尤其是室外埋地管网进行分段的水平衡测试。
  (2) 非传统水源利用
  ① 雨水处理及利用
  雨水的收集与处理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并宜结合景观进行设计。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确定雨水的积蓄、处理及利用方式。
  ② 污(废)水处理及利用
  在技术经济合理情况下,对污(废)水进行处理及利用设计。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