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见本章呼吸道疾病通用预防措施。
第四节 衣原体肺炎
该病原体过去称为台湾急性呼吸道病原体,现改名为肺炎衣原体。肺炎衣原体与鹦鹉热衣原体相似,但无抗原性。肺炎衣原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在临床上与鹦鹉热不同,在流行病学上与鸟类无关。可能在人与人之间通过呼吸产生的气溶胶传播。沙眼衣原体是3~8岁婴儿肺炎的常见原因,而在较大儿童和成年人肺炎中不是重要原因。
该病原体可见于5%~10%患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老年人,且症状严重,需住院治疗。该病原体亦可见于5%~10%的医院获得性肺炎,但对其流行病学了解甚少。
肺炎衣原体引起的临床表现与肺炎支原体相似,包括咽炎,支气管炎和肺炎,主要发生于较大儿童和青年人。大多数病人有咳嗽,发热和咳痰,但不严重。除了几乎所有患者均有诸如喉炎或咽炎的上呼吸道症状外,老年患者的临床表现不易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肺炎相区别。持续性咳嗽是本病的主要特点。肺炎衣原体在激发哮喘中亦可能发挥作用。年轻人一般治疗效果好,老年人病死率为5%~10%。
【诊断】
1. 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症状。
2. 病原体检测:肺炎衣原体可通过鸡胚培养(同其他衣原体)、免疫荧光直接染色、聚合酶链反应,或采用系列血清学试验显示血清转化等方法发现。但这些试验在大多数临床实验室内不能进行。
3. 病人有典型表现又没有其他诊断,且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无效时即怀疑本病。
【治疗】
可选用的药物为四环素或红霉素,β-内酰胺制剂无效。治疗反应比支原体肺炎慢,如治疗过早停止,症状有复发趋势。
【预防及控制】
参见本章呼吸道疾病通用预防措施。
第五节 猩红热
猩红热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传播,接触病人分泌物或其污染的用具、衣物或食用污染的食物和牛奶也可引起链球菌感染或猩红热暴发。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弥漫性皮疹和疹退后皮肤脱屑,少数病人出现心、肾并发症。
【诊断】
1. 诊断依据:(1)骤起发热、咽峡炎、草莓舌或杨梅舌、口周苍白、皮肤皱褶处有皮折红线(巴氏线);(2)发病1~2日内出疹,皮肤弥漫性充血潮红,其间散布针尖大小猩红色皮疹,压之退色,2~5天后消退;(3)退疹一周内皮肤有脱屑或脱皮;(4)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增加,中性粒细胞增多;(5)咽拭子或脓液培养,分离出乙型A组溶血性链球菌;(6)咽拭子涂片免疫荧光法查出乙型A组溶血性链球菌;(7)红疹退色试验阳性;(7)多价红疹毒素试验在发病早期呈阳性,恢复期阴性。
2. 临床诊断:疑似病例加(4)和(1),或(2),或(3)。
3. 实验确诊:疑似病例加(5)或(6)或(7)或(8)。
【治疗】
1. 病原性治疗药物首选青霉素、红霉素,出现耐药菌株时用头孢拉啶、头孢胺塞肟等。
2. 带菌者为重要传染源,亦应给予青霉素等抗生素治疗。
3. 局部理疗,必要时可进行扁桃体摘除。
【预防及控制】
1. 流行期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外出戴口罩。
2. 公共场所应空气流通,必要时可进行空气消毒。
3.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理想的可供使用的链球菌疫苗。
第六节 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病毒存在于病人和健康带毒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中,通过咳嗽、喷嚏、说话等方式排出。风疹传染力不如麻疹强,一般在较为密切接触或持续、重复与病人接触时才易感染。与患者分泌物、排泄物(粪尿)污染的食品、物品等接触亦可发生传染。妊娠早期妇女感染风疹后能传给胎儿。临床上以发热、皮疹及耳后、枕下淋巴结肿大为特征,全身及上呼吸道炎症较轻,其危害主要是孕妇感染后可致流产、死胎或婴儿先天畸形。风疹全身及呼吸道症状较轻,并发症罕见,预后良好。
【诊断】
1. 诊断依据:(1)在14~21天内与风疹患者有明显接触史;(2)在8年内已接受过麻疹活疫苗接种;(3)末梢血白细胞总数减少,淋巴细胞增多;(4)咽拭子标本或尿或脏器活检标本中分离到风疹病毒;(5)血清中风疹1gM抗体阳性;(6)恢复期血清风疹1gG抗体滴度较急性期有4倍以上升高或恢复期抗体阳转。
2. 临床诊断:疑似病例加(1)、或(1)与(2)、或(1)与(3)。
3. 实验诊断:疑似病例加上(4)或(5)或(6)。
【治疗】
1. 现在还没有特效的药物治疗风疹,临床上主要是对症治疗,防止并发症产生。
2. 孕妇怀孕早期感染风疹,明确诊断后应考虑终止妊娠。
【预防与控制】
接种风疹疫苗,避免孕妇接触病人,尽早隔离治疗病人,接触者检疫。
第七节 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人人易感,病后可获得终生免疫力。主要是呼吸道飞沫直接传播,病毒从患者呼吸道排出体外以气溶胶形式感染易感者。可自愈,但有并发症时可危及生命。
【诊断】
1. 诊断依据:(1)在口腔颊粘膜处见到柯氏斑;(2)咽部或结合膜分泌物中分离到麻疹病毒;(3)一个月内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而在血清中查到麻疹IgM抗体;(4)恢复期血清中麻疹I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以上升高,或急性期抗体阴性而恢复期抗体阳转。
2. 临床诊断:有临床症状者加(1)项。
3. 实验确诊:有临床症状者加(2)或(3)或(4)项。
【治疗】
1. 发现疑似或诊断病例, 应立即隔离,隔离期直至出疹后5天。并发肺炎者延长隔离期至出诊后10天。
2. 对病人进行对症治疗和防治并发症。
【预防与控制】
1. 搞好麻疹预防接种是防治麻疹的根本措施。
2. 搞好环境卫生和室内通风是预防和控制麻疹流行的重要措施。一般情况下,无论春夏秋冬,每天上、下午室内至少开窗通风半小时。
第八节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人类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被传染源唾液污染的食物、食具和玩具,在短时间内接触易感者的口腔,也能引起感染。潜伏期14~25天,平均18天。临床主要特点为一侧或两侧腮腺肿胀、疼痛,并伴有发热及周身不适,病死率很低,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
【诊断】
1. 诊断依据:(1)腮腺肿痛或其他唾液腺肿痛与压痛,吃酸性食物时胀痛更为明显,腮腺管口可见红肿,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低,后期淋巴细胞增加;(2)在8~30天内与腮腺炎病人有密切接触史;(3)唾液中分离到流行性腮腺炎病毒;(4)血清中特异性1gM抗体阳性;(5)恢复期血清1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升高4倍以上,或恢复期血清抗体阳转。
2. 临床诊断:有临床症状者加上(1)参考(2)。
3. 实验确诊:有临床症状者加(3)或(4)或(5)。
【治疗】
1. 一般治疗与对症处理:注意口腔清洁,清淡饮食,忌酸性食物,多饮水保证入量;对高热、头痛、呕吐者给予解热止痛、脱水剂等对症治疗。
2. 中药治疗:清热解毒,软坚消痛中药制剂口服;局部用药消肿止痛。
3. 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主要用于重症或同时伴有脑膜炎或睾丸炎者。
【预防及控制】
1. 搞好环境和个人卫生。
2. 接种腮腺炎疫苗。发生本病流行时,对易感人群应急接种腮腺炎活疫苗。但孕妇、先天或获得性免疫低下者、对鸡蛋过敏者忌用。
3. 隔离治疗病人。尽早发现病人并给予隔离治疗,及时报告疫情。腮肿完全消退后方可解除隔离。疑似病人留验。
第六章 其他疾病防治
第一节 链球菌感染
链球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健康人和动物的鼻咽部、皮肤、粪便中,是人类主要致病菌之一,可以引起猩红热、急性咽峡炎、丹毒、肺炎、心内膜炎、各种化脓性感染、败血症、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等病症危及生命,而且会产生感染后变态反应性疾病,长期影响机体健康。
根据链球菌培养时是否溶解绵羊红细胞,分为甲、乙、丙三型,生长条件要求及生化反应分为A、B、C、D、E、F、G等18个组,对人致病的主要是A组,B、C、D、F、G等也较多见。
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正常人和动物鼻咽部、皮肤可带菌,粪便中查见链球菌。
传播途径:呼吸道与直接接触均可传播,已有进食被污染食物引起咽峡炎暴发流行的报告,伤口感染较常见,院内感染以医务人员带菌最为重要。卫生条件差、居住拥挤、密切接触及生活贫困均有助感染发生。
各组链球菌的临床表现:
1. A组链球菌感染:导致全身各处的化脓性疾病,最常见的有急性咽峡炎、急性扁桃体炎;丹毒;脓疱病;以及肺炎、产褥热、新生儿脑膜炎、败血症等。
2. B组链球菌感染:造成新生儿肺炎、败血症和脑膜炎,以及产妇的产后败血症和脑膜炎,在成年人机体抵抗力低下者、长期接受抗生素或激素类以及其他免疫抑制剂者,可产生泌尿系统感染、肺炎、脑膜炎、肝脓肿、败血症等。
3. C型链球菌感染:本组菌对人致病力相对较弱,但也可引起致死性疾病,表现为急性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产褥热,脑膜炎、心内膜炎、丹毒、蜂窝织炎、菌血症及猩红热等。感染后可引发风湿病和肾炎。
4. 其它:D组链球菌可引发心内膜炎。F、G组链球菌可导致急性咽峡炎、菌血症、各脏器脓肿。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分析,依据细菌培养结果判断。
【治疗】
首选青霉素类抗生素。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麦迪霉素等。
【预防与控制】
1. 保持良好个人生活习惯和环境卫生。
2. 保护皮肤,及时治疗伤口。
3. 医院正规条件检查孕、产妇、接生。
4. 医疗机构做好消毒和院内感染控制。
第二节 肺炎球菌感染
肺炎球菌属链球菌属,也称肺炎双球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常寄居于正常人鼻咽部。肺炎球菌感染是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常见的致病菌,可致急性肺炎、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中耳炎、乳突炎、鼻窦炎、心内膜炎、关节炎、骨髓炎、腹膜炎及严重角膜溃疡,大叶肺炎等。
肺炎球菌是最常见的肺炎致病菌,也是老年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的常见病因。在有原发疾病或受寒、饥饿、疲劳、醉酒、上呼吸道感染等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易患病。病死率6%~19%。四季发病,但以冬春气候多变时多发。潜伏期1~2天,半数病例可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典型病例发病急,恶寒,寒战,发热、胸痛、咳嗽和铁锈色血痰;体温可升高达39℃~40℃,呈稽留热,偏头痛、全身酸痛、胃纳不佳;发热可持续1周,退热一般很快,伴有大汗,症状逐渐减轻。但部分患者会产生严重的并发症、感染性休克或循环衰竭。
【诊断】
1. 急性发热及呼吸系统症状。
2. 白细胞总数高,可达20×109~30×109/L。
3. 痰液涂片革兰染色查见肺炎球菌。
4. X线检查,肺脏炎性改变。
【治疗】
1. 一般治疗:卧床休息,保暖;密切观察呼吸、循环系统指标,对老年体弱者尤要加强护理。
2. 抗生素治疗:青霉素静滴。对青霉素过敏者,选用红霉素、氯霉素。
3. 并发症治疗:针对并发病综合治疗。
【预防与控制】
1. 保持生活环境卫生,注意通风。
2. 发病时及时诊断治疗。
第三节 鼠咬热
鼠咬热是由小螺菌和念珠状链球菌引起,临床症状相似的急性传染病。人一般由鼠咬伤致病。鼠咬后伤口感染小螺菌的典型类型表现为回归型高热、硬结样溃疡、局部淋巴结炎、皮疹等。主要传染源为家鼠,野生鼠也有带菌者。人群普遍易感,发病与受鼠类咬伤的机会有关。
潜伏期7~18天。急骤起病,多数已经愈合的鼠咬伤口重新出现肿痛,继而形成硬结、水泡、坏死、溃疡,上复黑痂;局部淋巴结肿大,有压痛;体温,迅速上升达40℃以上,一般2~5天后降至正常,经过3~9天后体温再度升高;高热时表现为毒血症症状,严重时脾肿大,病有谵妄、昏迷、脑膜刺激征等。如此可反复6~8次,持续数周至数月,甚至1年以上,然后逐渐痊愈。特征性的表现为第一次复发时开始在四肢和躯干,出现大小不一、暗紫色斑疹、斑丘疹或结节、瘀斑(点),手掌足底及面部偶然也有这种皮疹出现,而且热退后皮疹消失,体温再度升高时皮疹重现。
【诊断】
有鼠咬史;有特异的临床表现,且多次复发;特异性抗体增高;检出病原菌。
【治疗】
1. 一般治疗。
2. 抗生素治疗:青霉素、四环素、红霉素、氨苄青霉素有效。
3. 局部治疗:鼠咬伤后的局部立即用酒精消毒后包扎,斑痕发炎处用0.02%呋喃西林或0.2%新霉素溶液湿敷。这些治疗虽不能防止本病发生,但可以防止继发感染。
【预防与控制】
1. 控制鼠密度,适时进行灭鼠。
2. 居室通道门加装25~30厘米的门槛或防鼠板,防止老鼠进入居室。
附件2:
关于抗震救灾保障食品安全
推荐的实用技术清单
(科学技术部 二〇〇八年五月十三日)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7.8级强烈地震,由于地震导致断电、断水,从而引起灾区卫生环境恶化,极易导致食源性疾病、传染病、人畜共患病等次生事件的发生。
为此,我们针对这次地震,制定了保障灾区居民饮水和饮食安全的一些具体措施,供受灾地区居民参考;同时,为切实保障灾后食品安全,保证受灾地区居民的身体健康和饮食卫生与安全,我们有针对性地选择了在灾后确保食品安全的一些快速检测技术及其产品共74项,供卫生、农业防疫部门、食品安全执法监督部门、食品生产、加工单位及消费者选择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