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患者2次(间隔10天)采集血清,用被动血凝试验(PHA)法检测F1抗体呈现4倍以上增长。
2. 疑似病例:具备流行病学史及临床表现中的任何一项,都可以诊断疑似病例。
3.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细菌培养分离到鼠疫耶尔森菌,或PHA检测抗体呈4倍以上增长。
【治疗】
采用抗生素,鼠疫可治愈。早期应用链霉素治疗最有效,四环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和金霉素等也都有较好的疗效。
【预防和控制】
1. 避免去鼠疫流行地区。进入流行区应采取对啮齿类动物和跳蚤的防护措施。避免接触在路边或林中发现的有病或死去的动物。
2. 预防接种鼠疫菌苗: 可采用划痕法接种EV无毒活菌苗。接种10天后人体内可产生抗体,免疫有效期为一年,必要时半年加强接种一次。
3. 严格防护及预防性服药:接触鼠疫患者后,可口服四环素,或磺胺嘧啶(SD),或复方新诺明等。
4. 发生人间鼠疫疫情时,卫生部和农业部协同,按国家有关规定采取封锁疫区(点)和检疫。
5. 自然疫源地监测。发现鼠间鼠疫时,农业部和卫生部协同,按国家有关规定划定疫区,实施预防和控制措施。
第五节 流行性斑疹伤寒
流行性斑疹伤寒又称虱传斑疹伤寒,是由普氏立克次体通过人虱为媒介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人虱是主要传播媒介,以体虱为主,头虱次之。人虱叮咬本病患者,病原体随血进入虱肠道,并侵入肠壁上皮细胞并繁殖,经数天后,肠细胞破裂,立克次体随粪排出;人在搔痒时,将虱体压碎,立克次体通过抓痕而使人感染。本病的潜伏期为12~14天,最长21天。临床上典型症状为突然起病,有剧烈头痛,突然寒战继以高热,呈稽留热或弛张型热,全身酸痛、面红眼赤、烦燥不安,耳鸣;在发病第3~5天后,出现皮疹,初期于躯干上部,后扩大到全身,发病第二周症状加重,呈现意识障碍、烦躁、失眠、肌肉震颤、甚至昏睡、昏迷。一般在第二周末,发热开始下降,常于2~4天内降至正常,全身症状随着好转。
【诊断】
1. 流行病学:冬春季发病,有衣虱感染史。
2. 临床症状:突然高烧并伴有剧烈头痛;80%以上的患者4~7日出现皮疹,初为淡红色斑丘疹,2~5mm,压之退色,一周后变为暗红色或紫癜样皮损,压之不退色。
3. 实验室诊断:(1)血清学诊断:补体结合试验(CF):普氏立克次体血清抗体滴度大于莫氏立克次体抗体滴度二倍以上,或一次血清抗体滴度≥1∶32,或双份血清恢复期高于急性期4倍以上,可确诊为现患病例。(2)病原学诊断:从发热期患者血标本中分离出普氏立克次体或从发热期患者血标本中扩增出普氏立克次体特异性DNA片段。
【治疗】
1. 一般治疗:卧床休息、保持口腔、皮肤清洁、预防褥疮。注意补充维生素C及B,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软食,多饮开水。
2. 抗生素治疗:强力霉素、氯霉素、四环素族(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等对本病有特效。
【预防及控制】
1. 流行性斑疹伤寒特异性疫苗免疫1次,免疫效果维持5年。但免疫接种一般只能减轻病情,不能完全阻止发病,故无法取代灭虱。
2. 灭虱是控制和预防本病发生的关键。对本病患者早期发现、及时隔离、正确治疗,并进行灭虱处理可以有效控制本病的传染源。
3. 本病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应接受为期21天的检疫观察。应剃发、换洗衣物、洗澡,消毒灭虱。对不能剃发者,可用10%百部煎液灭虱。
第三章 易发皮肤疾病防治
皮肤损伤及损伤后的感染会引发皮肤疾病以及相应的继发疾病,特别是皮肤一旦破损,伤口就会受到化学品损伤和微生物感染,轻者发生皮肤感染,重者发生经皮肤感染的传染病。震区人群对其损伤缺少认识,同时缺少必要的保护条件和防护措施。相对差的基本居住、生活环境条件,接触传染基本条件具备,而新鲜蔬菜水果不足等造成的营养缺乏和高度紧张心理精神应激反应等辅助因素的存在,导致皮肤疾患为常见病,或出现局部流行。普及相关皮肤病防治基本知识,教育民众尽可能保暖、保持干燥,发现皮肤病或损伤,及时就诊治疗,避免感染。
第一节 破伤风
由破伤风杆菌侵入机体伤口繁殖后,产生的嗜神经外毒素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重症患者可因喉痉挛或继发严重肺部感染而死亡。
破伤风杆菌广泛存在于泥土和哺乳动物的粪便中,自然环境条件下以芽孢形式可较长期生存。芽孢随泥土、灰尘污染伤口、产道或新生儿脐带,甚至细小皮肤破口、烧伤、动物抓伤及咬伤伤口而导致破伤风。
破伤风杆菌芽孢进入体内,遇到适合的厌氧条件,即以繁殖体形式迅速增殖,并产生痉挛毒素及外毒素。潜伏期1~2周,长者可达数月。潜伏期越短病情越重。最早的表现是张口困难。病人神志清楚,发作时全身肌肉强直,呈现特殊的苦笑面容、吞咽困难、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等肌肉强直表现,病人可因窒息死亡。
新生儿破伤风由脐带感染所致,潜伏期通常1周,最早表现是吮奶困难,以后进展与成人相似,角弓反张,面部肌肉张力增高,表现为闭眼、皱额、口半张等,常因窒息或继发支气管肺炎死亡。
【诊断】
主要依靠外伤史及典型的临床表现诊断。值得注意,约五分之一病例可无明显外伤感染史。
创伤组织及脓液厌氧培养可分离出破伤风杆菌,但需要一定条件和时间。
【治疗】
1. 支持治疗:病人置于避光、安静监护病房,补液和高热饮食,专人守护。
2. 抗痉挛治疗:持续静脉滴注或定时肌注镇静剂及肌肉松弛剂。
3. 特殊治疗;伤口清创、青霉素等抗生素治疗和使用破伤风抗毒血清。抗毒血清使用时应先皮试,过敏者行脱敏注射。
【预防与控制】
1. 皮肤伤口及时消毒、清创,根据情况进行抗生素治疗,尽量在6小时内开始使用,一般用药3~5天。
2. 受到土壤、粪便污染的深部伤口,彻底清创,创面用3%双氧水浸泡,伤口周围可用破伤风抗毒血清浸润,伤口不宜严密包扎、缝合,待二期处理。
3. 提倡孕妇作破伤风免疫。
4. 提倡新法接生。
第二节 湿疹
湿疹是由分泌的汗液和其他排泄物蒸发不畅,使皮肤长时间受汗液浸渍所引起的皮肤病。如果伴有油漆等挥发并有机物、药物、日光、炎热、寒冷、潮湿、摩擦等物理刺激,神经高度紧张以及机体长期缺乏维生素B2等因素,则更易发生。
【诊断】
皮肤损害多形性,病灶可呈对称分布。搔痒剧烈,可表现为弥漫性红斑、丘疹、疱疹、糜烂、渗液、结痂、脱屑等,破后疼痛,有渗出液和水肿,可继发感染,发生炎症或化脓。
【治疗】
1. 一般处理:尽量查找病因;减少抓搔、摩擦、热水烫和不良药物刺激;普及相关知识和防护要点。
2. 综合用药:①急性红肿,有浆液渗出时,宜用3%硼酸或1:8000高锰酸钾冷敷。脓液多的,用生理盐水棉纱沾除脓液后,用1:8000高锰酸钾湿敷创面。亚急性或慢性湿疹时,常用10%氢化可的松霜,0.025%肤轻松霜等。②搔痒严重时,10%葡萄糖酸钙静脉注射;或维生素C 静脉注射或口服。③用抗组织胺药物,必要时服镇静剂,如冬眠灵等。
【预防与控制】
1. 注意保持清洁和皮肤干燥,特别是在大量出汗或浸湿时,要及时擦洗。
2. 对于过敏体质者,尽量避免接触与过敏有关的物品。
3. 避免烟、酒刺激。
4. 适量补充维生素B2。
第三节 浸渍足
肢体长期相对静止地暴露于风寒潮湿低温的冷环境中,由于冷的直接作用以及较长时间的血管收缩,继发性肢体缺氧,导致局部肢体毛细血管、静脉、肌肉、皮肤、皮下脂肪组织及神经的功能障碍和损伤即浸渍足,是一种非冻伤性损伤,病程长。
引发损伤暴露的气温一般在冰点以上,若浸泡在水中,即使在15℃甚至更高温度时也可发生。暴露时间久,受累的肢体(脚或手)长时间处于不动的僵硬状态是主要原因,而较紧鞋袜或手套则是诱因。此种损伤不传染。
【诊断】
1. 临床表现及环境暴露史综合判断。
2. 临床表现:①充血前期:暴露于湿冷环境后即可发生,持续数小时到数天。从寒冷不适到感觉迟钝,肢体变冷、苍白麻木,轻度肿胀,周围脉搏减弱或消失。②充血期:从脱离湿冷环境后数小时开始,可持续6~10周。受累肢体红、热、无汗和明显肿胀,弥漫性灼痛,并不断加剧。第10天左右,转为发作性刺痛(遇热加剧,遇冷缓解)。严重者出现肌无力、浅表性坏疽,负重及坏疽区出现大疱,可发生表皮剥脱和甲板脱落,常继发细菌感染。③充血后期:可持续数月或数年,受累肢体局部温度降低有冰凉感,感觉过敏、多汗、关节僵硬、复发性水肿,水质皮肤萎缩。
【治疗】
1. 迅速帮伤病员脱离湿冷环境。
2. 患者卧床休息,恢复局部循环,患肢宜轻度屈曲和抬高。适当保暖,但避免摩擦及直接过热,以避免进一步增加组织损伤。
3. 轻轻按摩患肢的近端非麻木区,促进血液循环。
4. 服用止痛剂,剧痛时可封闭治疗。大疱及感染性损害对症处理。
5. 早期口服抗凝剂可避免血栓形成和坏疽。
【预防与控制】
1. 避免长时间暴露于湿冷环境。
2. 在湿冷环境中,应做好保暖,穿着宽松的鞋袜,避免肢体长期不动,进行适当的肢体活动或局部按摩。
第四节 股癣、体癣
癣是真菌皮肤感染所致的接触传染性皮肤病。除手足、毛发和腹股沟、会阴和肛周以外其他部位光滑皮肤的癣菌感染称为体癣;而发生在腹股沟、会阴和肛周的皮肤癣菌感染称股癣。体癣则因接触或间接接触患者污染的澡盆、浴巾,或自身的头癣、手足癣、股癣等扩散而发生;局部温暖湿润,且经常摩擦可能有微小伤口,真菌在局部繁殖直接或间接皮肤接触而感染发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穿紧身衣裤是促发因素。南方和东南沿海地区发病率高,常反复发作,或多次感染,较顽固难治。在夏秋季、集体生活人群中好发,时有小范围流行。
临床表现为原发性损害为丘疹、水疱或丘疱疹,针头至绿豆大小,逐渐向周边蔓延扩散,形成环形或多环形损害,可重合成大片。形状一般圆形或卵圆形或不规则形状,自觉搔痒。长期搔抓刺激,局部肥厚浸润呈苔藓样变,酷似神经性皮炎或湿疹、皮屑。
【诊断】
根据皮肤损害状况和皮损形态,结合直接镜检发现菌丝即可诊断。
【治疗】
以局部外用药物为主,皮损广泛者可配合口服药物。
1. 外用:常用的有复方苯甲酸搽剂,复方雷锁辛搽剂;联苯苄苯唑、克霉唑、益康唑等咪唑类霜剂,1%热比奈芬乳膏、2%环吡酮胺乳膏等。皮损消退后继续用药1~2周。
2. 口服:氟康唑、特比奈芬等亦有效。
【预防与控制】
1. 积极治疗患者原有的手足癣、甲癣等。注意个人卫生,衣物宜松大且通气。
2. 普及教育,避免与癣病患者或患病动物密切接触,避免使用患者或患病动物用过的浴盆、毛巾。
3. 集体生活人群或公共卫生场所要定期消毒公共卫生用具用品。
第四章 食源性疾病防治
食物中毒始终是危害健康的重要问题,食物中毒一般分为细菌性、真菌性、动物性、植物性及化学性5种。震后电力供应缺乏等直接影响到蔬菜、肉食品和粮食等食物原料、辅料以及食物的存放,可能影响到食物原料及食品的品质,导致产生生物性、化学性等有毒有害物质,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属于传染病)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震后可能发生的是细菌性、真菌性的食物中毒,例如葡萄球菌及其肠毒素中毒、肉毒梭菌及肉毒毒素中毒、变质甘蔗中毒、霉变谷物及其呕吐毒素中毒,以及发酵玉米面制品、变质鲜银耳及其它变质淀粉类(糯米、小米、高粱米和马铃薯粉等)制品中含有的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中毒等。
【诊断】
1. 食物中毒诊断的主要依据:流行病学暴露或进食史;潜伏期和中毒的临床表现;对中毒食品与中毒食品有关的物品,或病人标本性的检验;必要时,可进行动物实验以获取急性毒性数据。
2. 细菌性食物中毒一般具有①发病与进食有一定关系,同餐进食同种食物者发病。②发病突然,常于进餐后不久就发生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一般先呕吐后腹泻。③大多数是水样便,除嗜盐菌食物中毒外,一般很少有脓血和里急后重症状等特征。
【治疗】
1. 对病人采取紧急处理:包括催吐、洗胃、清肠;对症治疗及特殊治疗。
2. 采取可疑食物及病人标本送检。
3. 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规定,及时报当地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
注意:食物中毒病人的诊断由食品卫生医师(含食品卫生医师)诊断确定。
【预防与控制】
1. 卫生普及教育。使民众了解食品可能腐败变质原因和表现性状,采用手摸、闻气味、口尝等基本方式进行初步判断。
2. 做好食品保存和加工:采取各种加工处理措施,包括蒸煮、干烤加工等方式确保食品安全。
3. 讲究卫生,搞好餐、厨具消毒,采用蒸煮、洗后干燥等方式,保持厨、餐具清洁卫生。
4. 在没有充分加热条件时,尽量进食成品,不进食外观异常(发霉、液化、气味恶化或性状不良)的食品。
5. 食用半成品和成品食物时,要注意保存条件、保藏期和包装。超过保藏期的、包装有破损的,尽量不食用,不得不食用时,要加热后仔细查看以保证安全。
表 几种食品的适宜低温保存条件和期限
┌──────────┬──────────┬──────────┬──────────┐
│ 食品名称 │ 温度(℃) │ 湿度(%) │ 保藏期限 │
├──────────┼──────────┼──────────┼──────────┤
│ 鲜 肉 │ 1~-1 │ 60~85 │ 10~20日 │
│ 冰 肉 │ -10~-18 │ 96~100 │ 数月 │
│ 鲜 鱼 │ 1~0 │ 95~98 │ 1~2日 │
│ 冻 鱼 │ -9~-18 │ 95~98 │ 数月 │
│ 鲜 蛋 │ -2 │ 85~88 │ 数月 │
│ 冰 蛋 │ -10 │ │ 数月 │
│ 鲜 奶 │ +1~+2 │ 70~75 │ 1~2日 │
│ 马铃薯 │ +4.4~10 │ 85~90 │ -- │
│ 卷心菜 │ 0 │ 90~95 │ -- │
│ 洋 葱 │ 0 │ 70~75 │ -- │
│ 硬 果 │ 0~2 │ 65~70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