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中药黄连、黄柏、白头翁、马齿苋等均有疗效。
【预防和控制】
1. 对病人采取“五早一就”,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和就地卫生处理。
2. 治疗慢性菌痢患者,对环境做到“三管一灭”,即管理水源、粪便、饮食和消灭苍蝇,尤其做好水源和污水的卫生处理能防止水源性志贺氏菌的暴发。
第五节 沙门氏菌病
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引发的肠道感染病。食用了受沙门氏菌污染的食物或水而感染。此外,若手接触了带有沙门氏菌的动物(包括海龟、小鸡、猫、狗、啮齿类动物)后,接触到口也可能受到感染。临床症状通常是在感染病菌后12~36小时开始出现,也可6~72小时。伴有突发性剧烈头痛、腹痛、腹泻、低热、偶有呕吐。其他症状消失后,腹泻和食欲不振常持续几天甚至几周。
【诊断】
1. 饮食史:有进食不洁饮食史(尤其是动物源性食物,如肉类、动物内脏、蛋类、乳类及其制品等),往往同席多人或集体食堂中多人发病。
2. 临床表现:进食不洁饮食后1~2天内,突然出现发热、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急性胃肠炎表现;持续发热1周以上,无明显系统症状,或有胃肠道表现,肝脾肿大;有局部病灶形成。
3.有关实验室检查:(1)血象:白细胞总数大多正常,有局灶性化脓性病变时明显升高,可达20×109/L~30×109/L。(2)粪便检查:部分粪便有粘液和血,在镜下有的可见中性粒细胞增多,在婴幼儿中较多见。(3) 细菌学检查:胃肠炎时易从呕吐物和粪便中分离出病原菌;胃肠道外感染时,可从血、骨髓、脓液和其他体液如胸水、脑积液、关节积液等中检出病原菌。因细菌间歇入血,如反复培养可提高阳性率。(4) 血清凝集试验:用病人的血清与已知菌种制成的菌体抗原作凝集试验,如凝集效价大于1∶160,或发病两周后,凝集效价与发病时相比呈4倍以上增高者,均可考虑诊断为本病。
【治疗】
多数沙门氏菌病患者不需服药可自愈。抗生素通常不被推荐使用,因可延长排菌期。婴儿、老人及那些已患有某些疾病的患者应就医对症治疗。
【预防及控制】
1. 不喝未经处理的水(池塘、溪水、湖水等)。
2. 不喝未经巴氏法消毒的牛奶(即生牛奶),不吃生肉或未煮熟的肉。食物应冷藏保存。不吃被沙门氏菌污染的生蛋或食物。生禽肉、牛肉、猪肉均应视为受污染的,情况允许时,新鲜肉应放在干净塑料袋内,以免渗出的血水污染别的食物。
3. 熟食再食用前,充分加热。
4. 便后、换尿布后、接触宠物后,特别是准备食物前或就餐前,应仔细洗净双手。
5. 食品加工一定要做到生熟分开,不交叉,不污染。
第二章 人畜共患疾病及虫媒传染病防治
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指在自然条件下长期存在、在自然界野生动物间流行的疾病,并在一定条件下会感染人类。由于病原体只在特定地区的生物群落中循环, 因而自然疫源性疾病具有典型的区域性。自然疫源性疾病往往以野生脊椎动物为宿主, 以节肢动物为传播媒介,也称虫媒传染病。宿主动物媒介的数量密度、活动性等随气温、环境改变而变化, 因而自然疫源性疾病在动物或人间的流行表现为明显的季节性。此外, 自然疫源性疾病受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比较显著。
常见的此类疾病有流行性斑疹伤寒、疟疾、鼠疫、恙虫病、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莱姆病、布鲁菌病、类鼻疽、血吸虫病等。人类对自然疫源性疾病普遍易感。因此,加强对自然疫源地的调查发现和疾病预报工作;改造环境,消除疫源地,控制媒介生物的危害;加强对涉足疫源地人群的医学教育和卫生防护工作应对;加强自然疫源性疾病的监测和防治领域的观察研究,将有助于预防相关疾病在灾区的发生与流行。
第一节 疟疾
疟疾是疟原虫经蚊传播的一种古老的、反复周期性发作的寄生虫病。按蚊是人疟的传播媒介,染疫按蚊终生具有传染性,此外输血也可传播疟疾。当按蚊叮咬患者时,疟原虫的雌雄配子体随吸入的血液在蚊体内相结合,经发育变成有传染性的子孢子,再叮咬人时,就会使人感染。疟疾是一种急性发热性疾病,潜伏期为7天或更长的时间。间日疟、三日疟、卵型疟的临床表现为间歇性寒战、高热、出汗和脾肿大、贫血等症状,体温可达39℃~41℃。间日疟常有复发,三日疟和卵型疟的复发则少见。恶性疟起病缓急不定,热型不规则,头痛、呕吐、腹痛、腹泻、出汗不明显,脾肿大,贫血出现较早,如无危险的脑型发作,可于数周内自愈。严重者如不治疗可危及生命。
【诊断】
流行区居民或曾于疟疾传播季节在疟区住宿,或曾经患疟,或有输血史等,当出现原因不明的发热时,应考虑疟疾的可能。
1. 临床症状诊断:间歇性定时发作上述临床症状,恶性疟为每日或隔日发作1次,间日疟为隔日发作1次。发作多次的患者出现脾肿大和贫血,重症病人可出现昏迷。
2. 病原诊断:发热病人耳血涂片,用吉氏染液染色,显微镜下可查见疟原虫。
3. 血清学诊断: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方法检查疟疾抗体,抗体阳性者说明曾患过疟疾。
【治疗】
1. 基础治疗:(1)发作期及退热后24小时应卧床休息;(2)要注意水份的补给,对食欲不佳者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至恢复期给予高蛋白饮食;吐泻不能进食者,则适当补液;有贫血者可辅以铁剂;(3)寒战时注意保暖;大汗应及时用干毛巾或温湿毛巾擦干,并随时更换汗湿的衣被,以免受凉;高热时采用物理降温,过高热患者因高热难忍可药物降温;凶险发热者应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生命体征的变化,详细记录出入量,做好基础护理;(4)按虫媒传染病做好隔离。患者所用的注射器要洗净消毒。
2. 病原治疗:主要目的是既要杀灭红内期的疟原虫以控制发作,又要杀灭红外期的疟原虫以防止复发,并要杀灭配子体以防止传播。治疗药物可用氯喹、盐酸氨酚喹啉、哌喹、硫酸奎宁、盐酸甲氟喹等。恶性疟有效治疗药物首选复方萘酚喹,以及青蒿琥酯、蒿甲醚注射液等。
【预防及控制】
1. 防止蚊虫叮咬,尤其是在黄昏与清晨之间,使用驱避剂、蚊香、杀虫剂、蚊帐等。
2. 适时服用抗疟药物(药物预防)以抑制感染。
3. 规范治疗病人。
第二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传染源主要是家畜(猪、牛、羊、马)和家禽(鸭、鹅、鸡等),受感染的人或动物血液中的乙脑病毒,必须通过媒介昆虫叮咬才能传播。临床上以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嗜睡、颈抵抗、抽搐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特征。乙脑患者约5~20% 留有后遗症,主要是意识障碍、痴呆、失语及肢体瘫痪等。成人多因隐性感染获得了免疫。病后免疫主要为中和抗体,可维持4年或更久,再次得病者很少。
【诊断】
1. 疑似病例:在疾病流行地区的蚊虫叮咬季节,出现发热、头痛、恶心、呕吐、 嗜睡、颈抵抗、抽搐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2. 确诊病例:(1)曾在疫区有蚊虫叮咬史。(2)高热昏迷、肢体痉挛性瘫痪、脑膜刺激症状及大脑锥体束受损(肌张力增强,巴彬斯基征阳性)。(3)高热、昏迷、抽搐、狂躁进而呼吸衰竭、循环衰竭而死亡。(4)从脑组织、脑脊液或血清中分离出乙脑病毒。(5)脑脊液或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阳性。(6)恢复期血清中特异性I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以上升高,或急性期抗体阴性、恢复期血清抗体阳性者。
3. 临床诊断:疑似病例加确诊病例的(1)和(2)或(1)+(2)+(3),并需除外细菌性脑膜脑炎。
4. 实验确诊:疑似病例加确诊病例的(5)或(6)。
【预防及控制】
1. 防蚊、灭蚊。根据当地主要媒介蚊种的生活习性,因地制宜采取综合性灭蚊措施。在以三带喙库蚊为主要传播媒介的地区,灭蚊的重点应放在水稻田、地面积水和牲畜圈。驱蚊最好在黄昏时进行。灭蚊开始时间应提前到乙脑流行前3周,灭蚊于带毒之前。七月上旬再灭一次,以减少带毒蚊数。以后每隔两周灭蚊一次。
2. 管理好家畜。对猪圈、马厩附近的蚊虫孳生地要定期进行药物处理,对未经夏季的小猪猪圈应作为处理的重点。用乙脑减毒活疫苗对未经过夏天的幼猪实行人工免疫(5月份),可使90%的猪在接种后产生抗体,媒介蚊虫的带毒率明显降低,可有效控制乙脑病毒在自然界的传播,降低人群乙脑发病率。
3. 预防接种。流行性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应在流行季节前1个月完成接种。免疫方案执行国家药典和产品说明书的规定。
4. 早期隔离治疗病人。治疗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可试用三氮唑核苷、干扰素等。主要是对症,重点是处理好高热、抽搐和呼吸衰竭等危重症状。
第三节 肾综合征出血热
肾综合征出血热,我国通常称为流行性出血热(简称“出血热”),是由病毒引起、以鼠为主要传染源、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有三类五种传播方式,即动物源性传播(包括通过伤口、呼吸道和消化道三种途径传播)、虫媒传播和垂直传播。潜伏期一般为1~2周,以2周多见,可到5~46天。主要临床表现是:发热,三痛(头痛、眼眶痛、腰痛)及三红(面、颈、胸皮肤潮红)症状。典型病例有5个过程:即先后出现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该病具有三大特征,即发热、出血和肾损害。临床上以高热、低血压、出血、少尿及多尿等肾功能损害为特征。
【诊断】
1. 疑似病例:疫区及流行季节,有急起发热、全身高度衰竭、无力,有头痛、 眼眶痛、腰痛和面、颈、上胸部潮红者,或伴有少尿、低血压。
2. 确诊病例:(1)皮肤粘膜出血征象,末稍血血小板减少,出现异型淋巴细胞,尿蛋白阳性;(2)特异性IgM抗体阳性;(3)恢复期病人血清中特异性I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以上升高者;(4)从病人血液或尿中检查到出血热病毒抗原;(5)从病人血液或尿中分离到出血热病毒,或检测到病毒RNA。
3. 临床诊断:疑似病例加确诊病例的(1)。
4. 实验确诊:疑似病例加确诊病例(2)、(3)、(4)和(5)任一项。
【治疗】
本病主要采用抗病毒治疗,注意调整免疫功能,减轻病毒血症与血管的损害并且要补充体液,预防休克保护肾功能。
【预防及控制】
1. 灭鼠、防螨:灭鼠要在搞好卫生和防鼠的基础上,以药物毒杀为主,结合灭鼠进行灭螨,同时做好消毒和个人防护等工作。
2. 搞好环境卫生:减少室内外可隐藏鼠类的暗处;废弃的食物容器或食物残渣及使用过的餐具要及时清理,废弃物要放在带盖的垃圾桶中。
3. 注意食品卫生:食物及饮用水储存在有盖的容器中,要防止食物被鼠觅食或受鼠的排泄物污染;可能或已经受污染的容器在清洁消毒之前不能使用。
4. 做好个人防护:不直接用手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不在无防护的情况下捣动鼠窝。
第四节 鼠疫
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危害人类最严重的一种烈性传染病。鼠疫的主要传播方式为“鼠-蚤-人”,即鼠蚤吸吮病鼠血液叮咬人,可将鼠疫杆菌注入人体。其次,蚤粪中含有的细菌及被人打死后蚤体逸出的细菌,也可通过被叮咬的创面或其它破损处进入人体。另外,剥食感染鼠疫的旱獭等啮齿类动物也是致人感染的常见原因。近年来,以散发和病灶暴发为主,报告病例数有所增加。肺鼠疫患者痰中含有的大量鼠疫杆菌,可以通过飞沫形成“人-人”间传播,这是酿成人间鼠疫大流行的重要原因。此外,病人的粪便、尿、分泌物污染了周围环境,与病人直接和间接接触,可使健康人传染上鼠疫。潜伏期平均为 3~5 天(最短的不足1天,最长的可超过 10天)。
临床上主要为腺型鼠疫、肺型鼠疫以及由这两者继发形成的败血症型鼠疫。
1. 全身症状: 起病急骤,寒战、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伴剧烈头痛和全身酸痛、烦燥不安、意识模糊、极度衰竭、血压下降,可出现皮肤及粘膜出血、鼻衄、咯血、呕血、便血、血尿等出血现象。
2. 不同类型鼠疫的临床特征:
(1)腺鼠疫: 最常见,多发生于鼠疫流行初期,主要表现为急性淋巴结炎。常见腹股沟、腋窝、颈部及下颌等处一侧的淋巴结肿大,直径可达2~7厘米,伴红肿及疼痛,甚至化脓、破溃。若未经治疗,患者多于3~5天内因毒血症、休克、败血症或肺炎而死亡。死亡率可高达50%~90%。
(2)肺鼠疫: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是鼠疫杆菌从呼吸道侵入引起的;后者是继发于腺鼠疫引起的败血症。患者多于24~36小时内出现剧烈胸痛、咳嗽、咯大量泡沫样血痰,痰中含大量鼠疫杆菌。出现呼吸急促,伴迅速加剧的紫绀,并很快出现意识丧失。患者多于2~3天内死于休克及心力衰竭。肺鼠疫的死亡率高达70%~100%。
(3)败血型鼠疫: 原发性败血型鼠疫病情最凶险,常骤起,全身中毒症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出血现象都极为严重,如不及时抢救,可于数小时至24小时内死亡。继发性败血型鼠疫常由腺鼠疫演变而来,临床表现较原发性的稍缓和。败血型鼠疫可导致肺鼠疫和脑膜炎型鼠疫。
除上述三种类型以外,还有轻型鼠疫、隐性感染以及其它一些少见的如皮肤型、肠炎型、眼型、扁桃体型鼠疫等。
【诊断】
1. 诊断依据:
(1)流行病学线索:患者发病前10天到过鼠疫动物病流行区或接触过鼠疫疫区内的疫源动物、动物制品及鼠疫病人,进入过鼠疫实验室或接触过鼠疫实验用品。
(2)突然发病,高热,白细胞剧增,在未用抗菌药物(青霉素无效)情况下,病情在24小时内迅速恶化并具有下列症候群之一者:①急性淋巴结炎,肿胀,剧烈疼痛并出现强迫体位。②出现重度毒血症、休克症候群而无明显淋巴结肿胀。③咳嗽、胸痛、喀痰带血或咳血。④重症结膜炎并有严重的上下眼睑水肿。⑤血性腹泻并有重症腹痛、高热及休克症候群。⑥皮肤出现剧痛性红色丘疹,其后逐渐隆起,形成血性水泡,周边呈灰黑色,基底坚硬。水泡破溃,创面也呈灰黑色。⑦剧烈头痛、昏睡、颈部强直、谵语妄动、脑压高、脑脊液浑浊。
(3)患者的淋巴结穿刺液、血液、痰液,咽部和眼分泌物以及尸体脏器或管状骨骨骺取材标本,分离到鼠疫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