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潘云华,单位为江南大学法政学院。
【注释】参见彼得·G.伦斯特洛姆编:《美国法律辞典》,贺卫方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2页。
陈金钊:《法官司法缘何要奉行克制主义》,《扬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参见刘瑞华:《司法权的基本特征》,《现代法学》2003年第3期。
参见杨春福:《法官应该是司法能动主义者——从李慧娟事件说起》,《现代法学》2009年第6期。
参见公丕祥:《坚持司法能动依法服务大局——对江苏法院金融危机司法应对工作的初步总结与思考》,《法律适用》2009年第11期。
张志铭:《中国司法的功能形态:司法能动还是积极司法?》,《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参见叶能强、陈永华:《中立、公平语境下的能动和互动——浅析破产案件中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分工和衔接》,http://WWW.hicourt.gov.cn/theory/article_list.asp?id=5449&l_class=2,2010-05-10。
参见娄银生:《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公丕祥:能动司法榜样开路重点突破》,http://WWW.shcourt.org/newsweb/news_3347.html,2010-02-05。
参见杨建军:《“司法能动”在中国的展开》,《法律科学》2010年第1期。
参见喻中:《吴经熊与马锡五:现代中国两种法律传统的象征》,《法商研究》2007年第1期。
参见顾巍钟等:《“能动司法”的和谐使者记好法官陈燕》,《新华日报》2009年12月29日。
参见范愉:《诉前调解与法院的社会责任》,《法律适用》2007年第11期。
参见傅郁林:《“诉前调解”与法院的角色》,《法律适用》2009年第4期。
参见《齐玉苓诉陈晓琪等以侵犯姓名权的手段侵犯
宪法保护的公民受教育的基本权利纠纷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01年第5期。
参见李仕春:《案例指导制度的另一条思路》,《法学》2009年第6期。
参见魏颖华:《办案导向: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双优观念》,《检察日报》2009年7月29日。
参见本杰明·卡多佐:《法律的成长法律科学的悖论》,董炯、彭冰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36-37页,第45页,第60页。
沈宗灵:《比较法总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50页。
有学者认为,司法权的本质是判断权。参见孙笑侠:《司法权的本质是判断权》,《法学》1998年第8期。笔者认为,司法权的本质应该是运用判断权作出裁判,更确切地说,是裁判权的运用。“判断权”不特属于司法机关,也同样属于行政机关、立法机关,甚至属于一般人权内容的一部分;而只有“裁判”——适用法律作出具有终局性的结果——才是司法权的本质。
何怀宏等:《译者前言》,载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页。
参见刘学智:《司法能动性的价值功能与限度——司法能动主义中国本土化之思考》,《山东审判》2007年第3期。
朗·富勒:《法律的道德性》,郑戈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3页。
刘哲玮:《人民陪审制的现状与未来》,《中外法学》2008年第3期。
吴丹红:《鸡肋:中国式陪审》,《中国改革》2007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