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结语
或许,正是这些关系(这更可能是笔者的构建),作者将自己的感慨分为两卷:上卷“回顾集”,回忆自己如何走到政治学学科,即不仅仅有家庭、学校接受的宗教影响[8],更有当时的重大政治事件的洗礼;另外,即使进入法学领域这一事情,也有政治事件的影响,但当进入后,在有了在政治学领域几十年的浸润的时候,对政治、宪政的理解殊为深切,从而有动力去追求必须实现的、现代的中国宪政、政治的理想,故而有下卷“追求集”。
最后,还想强调一点的是,在上述描绘过程中,实际上,时刻都充满“制度与人”的张力关系。
在这时,我们或许应该进一步关注其他法学者的个人传记,而且不仅仅要有自传,更要有他人做的传,而且不仅仅从生活领域做传,更要在思想领域,更或者将两者结合而成的传记。如果这样,我相信对传统中国政治、法律的认识,对现代社会的宪政、法律、政治的认识也会大为提升,因为传记多了,就不再是个案,而是一系列的个案,从而发现宪政制度演化的规律。
【作者简介】
蒋志如,法学博士,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诉讼法学、司法制度与宪政理论。
【注释】对此的详细分析,请参见苏力:《道路通向城市》,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37-42页。
对此的详细分析,请参见蒋志如:《在中国的法治路上》,载苏力主编:《法律书评》第六辑;另请参见蒋志如:《偶然事件对宪政体制变迁的意义》,载《山东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卷。
龚瑞祥:《盲人奥里翁:龚瑞祥自传》,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另注,以下不再详细注释,而仅仅表明页码!
任何一个人都大致经历小学、中学、大学的历程,在当时民国时期,中国已经形成国立学校、私立学校和教会学校三足鼎立之势(对此的详细分析,请参见蒋志如:《法学教育中的人、事、史》,载《法学教育研究》第2卷,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进一步说,这类学校对于培养当时的中国人产生了重要作用,是中国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背景;可惜,在今天这一领域消失了。
对此的详细分析,请参见蒋志如:《宗教或者说信仰还有什么用?》,载北大法律信息网,http://article.chinalawinfo.com/Article_Detail.asp?ArticleID=53406& Type= mod,最后登录时间2011年6月25日。
陈有西:《追逐太阳的先贤——<龚祥瑞自传>出版缘起》,载龚祥瑞:《盲人奥里翁》,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Ⅲ页。
当然,这一点,在该书并没有直接表达,但在该书下卷第二十一章蕴含了这一含义!
关于这一点,我感受特别强烈:西方文化、政治、法律与宗教都有密切关系,我认为龚祥瑞先生在年轻时期接受的教会学校教育对对形成他的政治思想、宪政、法律思想有重要影响。但是,由于篇幅关系,在此无法详述,如果以后有机会,笔者会专文分析这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