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社区矫正重犯预防的理论与实践

  

  社区具有社会参与功能和社会整合功能,因此在社区矫正过程中,应当利用这些功能,积极引导社区民众正确认识犯罪,从歧视罪犯转变为帮助罪犯改造,激发社区民众参与罪犯改造活动的热情,为社区服刑人员建立起社会支持系统,为预防重犯、促进社区服刑人员再社会化提供适宜的环境基础。


  

  上海在社区矫正推进过程中,努力为社区服刑人员构建“社会支持系统”,通过营造和谐、关爱、互助的社区氛围,促进社区服刑人员重新融入社会。


  

  首先,我们帮助社区服刑人员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据统计,51%的社区服刑人员在进入社区矫正时没有完整的家庭,而有家庭的社区服刑人员很大一部分家庭关系紧张、沟通不良。因此,我们在工作中着力帮助社区服刑人员修复家庭关系、融洽家庭氛围,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帮助他们组建新的家庭,用家庭的和谐与关爱感化社区服刑人员,激发他们对家庭的责任感,从而促使他们树立起重新融入社会的愿望。我们还通过一些实质性的工作帮助他们改善家庭环境,比如帮助推荐社区服刑人员配偶或子女就业,开展“特殊对象未成年子女关爱行动”,为社区服刑人员的未成年子女提供学费资助、课业补习、心理辅导、特长培训等方面的帮助。


  

  其次,我们努力在社区服刑人员周边营造一个平等、接纳、宽容的小环境。通过运用社工力量开展人性化的帮教服务以及在社区服刑人员居住周边发展帮教志愿者,让他们感受到来自非家庭成员的关爱,并引导社区服刑人员在居住地附近开展公益劳动,甚至为被害人直接提供服务,让被害人和所在社区见证他们的悔过之心,促进双方的关系修复,帮助社区服刑人员培养社会主人翁的内心自我感受,激发他们重新融入社会的勇气和信心。据调查,49.06%的社区服刑人员认为周围居民与自己能相互关心,比较融洽,50.94%的社区服刑人员认为能与周边维持正常交往;84. 9%的社区服刑人员表示能积极投入所在社区的建设或组织的活动;对“曾经侵害过自己”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社区服刑人员,65. 46%的受害当事人表示“虽然从个人感情上难以接受,但从大局考虑不会反对”。


  

  最后,我们努力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有利于促进社区服刑人员回归的大环境。我们在上海的各大媒体进行适时的舆论宣传,引导社会民众对社区服刑人员树立一个客观的认识,特别是在《上海法治报》开辟“社区矫正专版”,向全社会介绍社区矫正工作的理念、意义、目标和本市社区矫正工作开展情况,宣传社工和志愿者的优秀事迹,并通过一些生动的个案让社会民众产生感性认识。我们还与上海滑稽戏剧团合作,创作了几场以社区矫正为背景的滑稽戏,用上海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舆论宣传,收到了较好的效果。50%的社区群众表示在日常生活中面对社区服刑人员时会尽力帮助,43.64%的社区群众表示愿意正常交往。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