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所涉疑难诉讼问题初探(下)

  

  笔者认为,受害人为“无名氏”且在交通事故发生后神志不清,经医疗机构抢救无效而死亡时,赋予医疗机构相应的诉权以便诉求有关主体支付医疗费用,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务上来说都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直接依据现行合同法规定的代位权制度来认定医疗机构的原告资格并据此予以裁判,则还存在法律根据上的不足。如前所述,《合同法》第73条规定:“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但该债权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除外。”这里撇开“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债权”不得代位行使之要件尚未解决之外(上文已对此展开讨论),对于代位权行使的另一要件,即“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之要件来说,认为神志不清的“无名氏”死亡后医疗机构即取得了代位权之观点,也是值得商榷的。因为,所谓“怠于行使”,按照民法上的一般解释,是指债务人应当行使并且能够行使其到期债权但却不去行使的行为。[21]显然,“怠于行使”是一种主观上的故意或过失行为,而不是一种客观上的不能行使的行为。为了使这一要件更具有可操作性,《合同法解释》第13条第1款进一步明示,所谓“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是指“债务人不履行其对债权人的到期债务,又不以诉讼方式或者仲裁方式向其债务人主张其享有的具有金钱给付内容的到期债权,致使债权人的到期债权未能实现。”由此可见,神志不清的交通事故之受害人“无名氏”经医疗机构抢救无效而死亡,医疗机构欲追索抢救费用时,并不符合这里所谓“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之代位权行使的要件,而是一种因“无名氏”已经死亡且其家属不明而致使其法定权利在客观上无人行使之状态。


  

  所以,现行合同法所规定的代位权制度,并不能解决上述受害人为神志不清的“无名氏”且已经死亡,医疗机构据此追索医疗费用时的当事人适格问题。笔者认为,立法上有必要将此种情形作为一种法定的诉讼担当,直接规定医疗机构在此种情形下具有原告资格,请求有关主体支付救治费用。只有如此,才能解决和协调实体上和程序上的一系列问题。这样予以规定的理由,在于现代民事诉讼对当事人适格问题的科学认识和分类。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适格或正当当事人可分为两种:一是实质的正当当事人,即实体法上的权利义务主体作为诉讼当事人;二是形式的正当当事人,即非实体法上的权利义务主体,依照有关规定而享有诉讼实施权,主要体现为诉讼担当。[22]因此,所谓诉讼担当,是指实体法上权利义务主体以外的第三人,以自己名义成为适格的原告或被告而进行有关他人实体权利或义务的诉讼的制度。[23]它是解决非实体权利义务主体的当事人适格问题而进行的制度设计。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