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犯罪控制视野下的刑事审判模式、功能与法官的态度(下)

【作者简介】
刘广三,烟台大学教授。
【注释】R. A. Posner:“An economic Approach to Legal Procedure and Judicial Administration”, in The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 (1973), pp. 399—451. 转引自宋英辉、李忠诚主编:《刑事程序法功能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页354。
同上注,页352。
马贵翔:《刑事诉讼结构的效率改造》,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页2。
邱联恭:《司法现代化与程序法》,三民书局1992年版,页277—278。
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页67。
阿瑟·奥肯:《平等与效率》,王奔洲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页3—4。
Felman:Evidence Law and the System,p.2.转引自宋英辉、李忠诚主编,见前注,页353—354。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法律研究中心和美国耶鲁大学中国法中心联合主办的中美证据法研讨会纪要,页7。
蔡墩铭:《两岸比较刑事诉讼法》,五南图书出版社1996年版,页224。
宋英辉、李忠诚主编,见前注,页355。
http://book.sina.com.cn/longbook/1072147571_xiangshangdetong/104.shtml.
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页198。
李晓宇:“重塑法官文化”,张海棠主编:《程序与公正》,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页444。
汉斯·约阿希姆·施奈德:《犯罪学》,吴鑫涛、马君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0年版,页52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页76。
加罗法洛:《犯罪学》,耿伟、王新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页22。
经验表明,不同的情感反应会导致形成不同的态度。喜爱、同情等具有“联接性的情感”能产生一种“联接性的态度”,而与此相反,厌恶、愤怒、恐惧等“分离性情感”则是“一种反对的方式”和“对抗的开始”。参见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理解人性》,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版,页217、页209、页215。
曾康:“规则与态度:决定刑事裁判的因素分析”,徐静村主编:《刑事诉讼前沿研究》(第一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版,页340—346。
伯纳德·施瓦茨:《美国法律史》,王军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版,页4。
弗里德曼:《法律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页203。
谷口安平:《程序的正义与诉讼》,王亚新、刘荣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页11。
波斯纳:《超越法律》,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页143。
施奈德,见前注,页527。
伯尔曼:《法律与宗教》,梁治平译,三联书店1991年版,页38、148。
波斯纳,见前注,页240。
马向真、韩启放:《社会心理学原理与方法》,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页185;申荷永:《社会心理学原理与应用》,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页102。
曾康,见前注,页346—348。
休谟:《人性的断裂》,冯援译,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年版,页172。
马向真、韩启放,见前注,页187。
“耦合”本是物理学上的一个术语,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或两种运动形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室编:《现代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页863。
曾康,见前注,页350—353。
刘立宪、谢鹏程主编:《海外司法改革的走向》,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页126。
施奈德,见前注,页527。
曾康,见前注,页348—350。
马向真、韩启放,见前注,页186。
施奈德,见前注,页528。
刘立宪、谢鹏程主编,见前注,页123—124。
曾康,见前注,页350。
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页57。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