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犯有数罪的自首。(1)犯有轻重不同的数罪,轻罪已发而自首重罪的,免其重罪。《名例律》“犯罪未发自首”条规定:“其轻罪虽发,因首重罪者,免其重罪。”律疏曰:“假有盗牛事发,因首铸钱,铸钱之罪得原,盗牛之犯仍坐之类。”(2)犯有数罪,在推问已发现之罪时,又主动交代了其他未发现之罪,则未发现之罪,依自首免除。即“因问所劾之事而别言余罪者,亦如之。”
2.犯罪后共同逃亡的罪犯,捕获共亡犯的自首,即“捕首”。《名例律》“犯罪共亡捕首”条规定:“诸犯罪共亡,轻罪能捕重罪首,及轻重等,获半以上首者,皆除其罪。”注文曰:“重者应死,杀而首者,亦同。”即犯罪后共同逃亡的罪犯,如果其中轻罪犯人能捕获重罪犯人归案自首,或者重罪犯人是死刑犯,轻罪犯人在捕获时杀之而归案自首,均可免罪。若所犯罪行轻重相同,但能捕获半数以上的罪犯归案自首,亦可免罪。疏议解释为:“犯罪事发,已囚、未囚及同犯、别犯而共亡者,或流罪能捕死囚,或徒囚能捕流罪首,如此之类,是为‘轻罪能捕重罪首”,。但是,若所犯罪行为常赦所不原之重罪,捕首也不得减免刑罚。
3.国家官吏执行公务时因过失而导致犯罪的自首,即“自觉举”。《名例律》“公事失错自觉举”条规定:“诸公事失错,自觉举者,原其罪;应连坐者,一人自觉举,余人亦原之。”律疏解释:“‘公事失错’,谓缘公事致罪而无私曲者。事未发露而自觉举者,所错之罪得免。”即官吏在执行公务时,因过失所导致的尚未造成危害后果的犯罪行为,若事未发而自首,则得免其罪。因公事失错而犯罪应连坐的,若其中一人“自觉举”,其他人亦可免除罪责。《名例律》又规定:“其断罪失错,已行决者,不用此律。”即因过失造成的错误判决已经执行的,则不能免罪,而应“各依失入法科之”。
4.逃亡后返初逃叛之所及首露,视为向官府自首
犯逃亡罪及叛罪,虽不向官府自首,但能“返初逃叛之所”的,以自首论。即“亡叛者虽不自首,能还归本所者,亦同。”律疏云:“‘虽不自首’谓不经官司首陈。‘能还归本所者’谓归初逃叛之所,亦同自首之法,减罪二等坐之。若本所移改,还归移改之所,亦同。”若初逃叛之所已移改,能返移改之所的,也视为向官府自首。若犯盗罪及诈骗罪的罪犯能向财物主人悔过,并归还财物的,即“首露”,也视为向官府自首。即“诸盗、诈取人财物而于财主首露者,与经官司自首同。”律疏云:“盗,谓强盗、窃盗。诈,谓诈欺取人财物。而能悔过,于财主首露,与经官司首同。若知人将告而于财主首者,亦得减罪二等。”若知道有人将要告发而向财物主人悔过,并归还财物的,亦可减罪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