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近代中国对司法独立的价值追求与现实依归

  

  再次,必须关注近代中国司法独立所给予的历史启迪。将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理论付诸实践的美国政治家汉密尔顿曾严肃地说道:法院的重要性与它经常所处的地位是不相称的。虽然法院在保障宪法和保护人民的权利方面意义非凡,但与立法、行政部门相比,司法部门既无军权,又无财权,不能支配任何的社会力量和财富,不能采取任何主动的行动。因而它既无强制,又无意志,只有判断,而且其判断亦需借助于行政部门的力量。[34]司法权是三权中最弱的一个,无法与其它二种权利相比拟。而近代以来的司法权式微的现状也正印证了上述的理论判断。所以近代中国司法独立是在一种毫无保障的情况下推进的,即无法像立法权那样获得政府和社会的尊重,也无法期望会得到像行政权一样广泛而无节制的权力。同时,从法律发展进程中的三种指导力量来看,[35]历经三百年西方文明进化历史的司法独立原则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推行,既缺乏哲学的理性和历史的逻辑以使其价值与理念为中国社会所接受,也没有习惯的导引而是将其生成和发展的历史语境整个地弃置到一个陌生的境况中。发展的力量来自本能的反应,而发展的阻力则是习惯的使然,二者皆无可厚非。在这一点上,司法独立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历程,典型地反映了中国法律近代化的关键问题和疑难之点。因为对于中国社会而言,西方法律精神与中国法律传统不完全是一个简单的优劣、是非问题,毕竟“先进并不必然合适”。[36]近代以来司法独立的改革在理论与经验两个层面都在昭示我们,无论是出于民族中心主义式的误读,还是基于理想化、浪漫式误读,亦或是兼而有之,对于司法独立及其在近代中国的命运,既不应感到彻底的悲哀而痛心疾首,以至于感言海涅所说的“播下去的是龙种,收获的可能是跳蚤”的悲壮局面。也不应觉得它美妙如歌而独唱天下,从而又走回到清末的知识界、思想界所理解的那样“只要引进司法独立,中国的种种司法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这是一种对历史的苛求。而对历史的苛求与对历史的无知一样是愚笨和可笑的。所以,史学大师们才会有“同情的理解”和“移情的手法”。司法独立,更像一首美妙的协奏曲,它需要的不是高歌猛进式的大起大落,而是需要各种乐器之间有序与和谐的演奏。


【作者简介】
韩秀桃,单位为安徽大学法学院。
【注释】林长民为《法律评论》发刊之题辞。载《法律评论(合刊)》,第一年第一至第八期,1924年5月10日出版。
关于文化误读,有学者的定义为:按照自身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用自己所熟悉的一切去解读另一种文化时所产生的一种误解。产生文化误读的原因缘于个人的文化背景以及受这种文化背景所决定的思维上的视域,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基于民族中心主义而产生的对待异文化有偏见地贬低;二是对异文化充满理想化的浪漫式的幻想。参见乐黛云、勒·比松主编:《独角兽与龙——在寻找中西文化普遍性中的误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10~113页。
此处借鉴吴孟雪先生形容欧洲人在16世纪到十九世纪,即明清时期对中国的认识及其变化的过程时,认为欧洲人对中国的认识经历了从“盲眼”到“独眼”、“双眼”乃至“独具慧眼”的变化过程。(参见吴孟雪:《明清时期欧洲人眼中的中国》,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页)实际上,近代以来直至现代,中国的知识界、思想界对司法独立的认识,大体也是要经历一个从“盲眼”到“独眼”、再到“双眼”乃至“独具慧眼”的变化过程。
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052页。
杨鸿烈:《中国法律发达史》(下册),上海书店1990年版,第919页。
民国元年司法总长伍廷芳与沪军都督陈其美围绕姚荣泽案件的审理所展开的争论以及由争论所引发的问题最具典型性。参见韩秀桃:《民国元年的司法论争及其启示——以审理姚荣泽案件为个案》,载《法学家》2003年,第2期。
居正:《司法党化问题》,载《东方杂志》,第三十二卷第十号,第6~21页。

《法律评论》,第八卷第六号,1931年11月16日出版。
《法律评论》,第十二卷第十八期,1935年3月3日出版。
周积明:《关于中国早期现代化启动的一点思考》,载《新华文摘》2001年,第2期。
罗杰·科特威尔:《法律社会学导论》,潘大松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22页。罗杰?科特威尔先生从法律社会学的观点出发,否认法律的独立性,认为法律与哲学、宗教、道德一样都不是独立存在。相关的阐述请参见陈金钊:《论法律的独立性及其意义——评罗杰?科特威尔的<法律社会学导论>》,载《山东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第112~118页。

有学者认为,“法律传统”是“传统法律”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凝结而成的一种法律文化。“传统法律”作为一个在过去一个特定时限内的法律其整体在现代条件下已经不复存在。但“法律传统”却从过去沿袭传承至今,成为现代人们法律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详见公丕祥:《法制现代化的理论逻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46~351页。
根据对1912年7月26日组成的以许世英为总长的司法部人员组成情况的统计,在总共47名成员中,属于前清法部和其他衙门的官吏共24人,另有3人任职不详。即旧有人员占大多数。参见《司法部长官及荐任官职官表》,载《中华民国法令》,第二十三号,中华书局1912年版。
潘大松:《中国近代以来法律文化发展考察》,载《社会学研究》1989年第2期,115~121页。
前引林长民为《法律评论》发刊之题辞。
据台湾学者展恒举先生统计,从1911年10月27日张知本就任武昌军政府首任司法部长,到1928年2月25日王荫泰任北洋政府最后一任司法总长,正好是三十六人。其中任职两年以上的有2人(章宗祥、朱深),任职一年以上不足两年的有3人(许世英、董康、程克),任职三个月以上不足一年的有12人,其余19人的任职时间皆不满三个月,最短的任职时间是8天。参见展恒举:《中国近代法制史》,台湾商务印书馆1973年版,第121~127页。
参见平平:《人地不宜与法官保障》,载《法律评论》,第八卷第十二号,1931年12月28日出版。
转引自威尔·杜兰特:《哲学的故事》,金发荣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31页。
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78页。
《司法部批营西京郊第五区议事会移请在蓝靛厂设立西郊初级审判厅呈附组织办法》,载《中华民国法令》,第二十号,中华书局1912年版。
《令禁兼理司法县知事籍案勒索》(1919年4月28日),载《东方杂志》第十六卷第六号。
司法院院长居正在1935年元旦发表的《一年来司法之回顾与前瞻》一文中曾记述道:“新式法院设立未普遍,致使司法独立精神未能贯彻”,这是司法上的缺点。“查十八年,(指1929年—引者注)训政时期司法工作六年计划,原定首二年间应设县法院一千三百六十七所,第三年后改为地方法院;六年间应增设地方法院一千七百七十三所,增设高等法院一所,高等分院四十二所,最高分院四所。少年监狱四十七所,普通监狱一百七十四所,累犯监狱二十二所,肺病及精神病监二十一所。这是本党在训政时期完成司法独立之计划。可是,目前情形也很感到缺憾,大抵因为国家财政困难,所以许多计划不能按期举办,及至二十三年底止,现有县法院三十七所,地方法院一百二十九所,高等法院二十四所,高等分院三十八所少年监狱一所,普通监狱九十二所。比较原来计划,相差甚巨。”转引自阮毅成:《所期望于全国司法会议者》,载《东方杂志》第三十二卷第十号,第22~33页。
胡汉民:《三民主义之立法精神与立法方针》(1928年12月5日立法院成立就职典礼上的讲话)。
1914年2月15日,大总统袁世凯颁布命令,禁止司法官参加任何政党。参见“中外大事记”,载《法政学报》第二卷第二号,1914年2月25日出版。
章宗祥为《法律评论》发刊之题辞。载《法律评论(合刊)》,第一年第一至第八期,1924年5月10日出版。
兰比尔?沃拉:《中国:前现代化的阵痛——1800年至今的历史回顾》,廖七一、周裕波、靳海林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中译本序,第3页。
柯文:《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革命》,雷颐、罗检秋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8页。
张晋藩教授对此有精彩的评价。他说,中国法制的近代转型,不是沈家本主持的十年修律之功,而是半个多世纪输入西方法律文化的积累;不是沈家本一人之力,而是自林则徐、魏源到孙中山几代人的努力;不是简单的法律条文的移植,而是几代中国思考、探索以至流血牺牲的结果。参见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472~474页。
梁启超为《法律评论》发刊之题辞。载《法律评论(合刊)》,第一年第一至第八期,1924年5月10日出版。
参见《法权会议报告书》,第二编第一章和第五章,载《东方杂志》第二十四卷第二号,第119~166页。
直夫:《司法之前途》,载《法律评论》,第四年第三十二期,1927年2月6日出版。
参见《联邦党人文集》第七十八篇,载法学教材编辑部西方法律思想史编写组编:《西方法律思想史资料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377~378页。
本杰明·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苏力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38页。法律发展进程中的三种指导力量,即哲学的、历史的和习惯的。哲学赋予其理性,历史赋予其进程,而习惯赋予其行为。
前引《中国法制通史》第九卷,第572页。朱勇先生认为:与自然科学不同,法律作为一种包含人文内容的制度与文化,既要体现代表最新水平的进步性,同时也应具备与特定社会协调的兼容性。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