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共同诉讼的渊源及近代中国的继受

  

  四、中国古代对共同诉讼的态度


  

  我国古代诉讼中原则上只允许一对一的单一诉讼,一次起诉多人一般被视为是一种任意兴讼、拖累他人的行为,[18]元代法典中曾规定:“诉讼人等与本争事外,不得别生余事。及被论人对证原告事理未经结绝,若被论人都有告论原告人公事,指陈实迹,官司虽然受理,拟候原告。被论公事结绝至日举行。”[19][20]明代对民事诉状的内容方面也规定不能“摭拾旁事”以致事态扩大、牵连人众或隔别府卫军民。针对某些地方的词讼牵连众多导致官府处理困难以致当事人“盘费艰难”、“岁月掩滞”,皇帝亲自下旨:“捏词奏诉、牵连人众的,委的扰害地方”,要求刑部即时立法严加限制。刑部随即议立:凡“争竞户婚、田土、钱债,一切私事,有牵连至七、八十人以上,及隔别府卫军民、并摭拾旁事者,不分虚实,即与立案不行,止将抱本人问罪,递回原籍收管。”[21]


  

  而反映到明朝的立法中,则是规定:遇到此类诉讼,“不许准受,仍将本犯量情责治”,诬及十人以上,悉照前例从重问结。”[22]至于具体到个案中的多数人兴讼,则交由受理案件的官员在诉讼状式上进行审查,以确定是否符合格式。多数人诉讼并不必然导致不予受理的结果,有时甚至允许一定数量的多数人进行诉讼,但各朝各地所反映出来的状式受理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根据学者对唐代判词的考证,唐朝已经形成两个以上之诉合并审理的审判制度,不同的诉讼请求和不同的诉讼主体,由于在同一诉讼程序中提出,司法官对其合并审理,并在同一份判决书中作出判决。[23]明朝官员佘自强所著《治谱》中曾记载“牵告多人,不准”,[24]清人黄六鸿[25]在其对地方行政的情况、阅历、经验和体会的记录而成的《福惠全书》中称:被告非盗、命(案)过三人者,不准。[26]清人李渔指出:“好讼之民,惯于张大其词以耸宪听,不虑审断之无稽者,一恃有投状一著为退步耳。原词虽虚,投状近实。以片语之真情,盖弥天之大妄,不患问官不为我用。??请督抚严下一令,永禁投词,凡民间一切词讼止准一告一诉,此外不得再收片纸。”[27]《葵阳笔记》中记载:准状不许牵告多人,止许六七人,多者及妇女俱硃笔抹去。[28]这些古籍虽然只是零散的对当时诉讼制度的片面记录,但也可以说明对于共同诉讼制度没有什么法律上的明确规定,审理案件的官员在受理环节可以自己所享有的权力来自由裁量允许多大程度上的多数人诉讼。


  

  五、近代中国向西方的学习


  

  完善明确的共同诉讼制度开端于清末的变法修律。从晚清到现代一直是传统中国向现代社会转变的一个努力;对法治的追求也是一脉相承的。[29]考察民事诉讼法的进展历程可以发现,肇始于这一努力的是1906年修订法律大臣向清政府提请的《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不过由于其内容的简单粗糙和不合国情,最终使这部草案成为弃案;[30]而真正能表明中国民事诉讼法独立化开端的是《大清民事诉讼律草案》的提出,这部草案由修订法律馆聘任的日本顾问松冈义正主笔起草,其基本内容和体例包括用语都是以1890年日本民事诉讼法为蓝本,或者说是1877年德国民事诉讼法典日文版的汉译。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