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建立更加公平的国际货币体制

建立更加公平的国际货币体制


廖凡


【关键词】国际货币体制
【全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是与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并列的三大国际经济组织之一,也是最为重要的国际金融组织。自1945年成立以来,IMF的具体职能和工作重心虽然时有调整,但其核心使命始终维持不变,即致力于确保全球货币金融体系的稳定,进而确保全球经济的稳定。在其60余年的历史中,IMF已经朝着这一目标作出了诸多努力,也取得了显著成就。在某种意义上,它已经成为全球金融体系的一个象征。然而,晚近以来,由于在意识形态、价值取向、治理结构、决策机制等方面的内在局限,IMF并未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而与时俱进地发展,反而问题重重。面对上世纪末不期而至的亚洲金融危机和本世纪初卷土重来的拉美金融危机,IMF在预防、应对和善后方面的举措均不尽人意。由美国次贷风波引发的此次全球金融危机,更是使得作为IMF政策基础的金融自由化理念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和动摇。无论是从应对金融危机、确保金融稳定的角度,还是从维持IMF的权威性和生命力的角度,对IMF进行深入改革都是势在必行。下文将从四个方面讨论IMF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就可能的改革方向提出建议。


  

  一、华盛顿共识与新自由主义:放之四海而皆准?


  

  近30年来,金融自由化一直是IMF所追求的目标;开放金融市场、放松政府管制、让“无形之手”实现金融资源的最佳配置,是IMF向成员国尤其是发展中成员国反复提出的忠告。IMF的这一政策倾向性来自在应对20世纪80年代的拉美金融危机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这些经验在IMF、世界银行和美国财政部之间形成了共识,并因三者均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1]而被称为“华盛顿共识”(Washington Consensus)。简言之,华盛顿共识是专为应对拉美金融危机而设计的、被认为是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之良方的一系列政策的通称,财政节俭、私有化和市场自由化是其三大支柱,主要内容包括缩小政府规模、削减财政支出、放松监管、迅速实施自由化和私有化等。尽管这些政策对于当时的拉美国家走出危机、恢复经济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有两点必须注意:其一,这些政策是为应对危机而设计的急救方案,其作为一般意义上的长期政策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未获得确认。本世纪初,拉美金融危机卷土重来,而且发生在被IMF视为遵循“华盛顿共识”之楷模的阿根廷身上,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其二,这些政策在本质上是为拉美国家量身定做的,其对于其他国家的适用性也未获得确认。以华盛顿共识为依托的“休克疗法”在俄罗斯的惨败,即为明证。


  

  然而,IMF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华盛顿共识的上述局限,而是将其作为“放之四海而皆准”(one-size-fits-all)的普适经验向广大发展中国家推广。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受影响最大的泰国、韩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在获得IMF贷款的同时都被要求按照IMF所提出的方案进行金融体系和法律制度的改革,而这些方案无一例外地都深深烙上了华盛顿共识的印记。[2]事实证明,这些方案的效果并不理想:严格遵照IMF处方行事的泰国和印度尼西亚深陷经济低迷,反倒是灵活执行IMF方案的韩国和马来西亚,更快的恢复了经济。[3]事实上,在笔者看来,市场化也好,自由化也罢,都不过是手段,实现经济增长、就业增加、环境改善、生活水平提高等,才是目的所在。不分皂白地普遍推行华盛顿共识,无疑是错将手段当成了目的本身,为了自由化而自由化。在这个意义上,华盛顿共识已经不再是一套政策,而是成为了一种信仰,一种意识形态。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