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抗争中的环境信息应该及时公开

  

  事实上,从厦门PX项目被宣布缓建,到国家环保总局启动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环评,[5]其间涌动着上百万厦门市公众的身影。尽管厦门PX项目的最终命运不知如何,以及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环评的公众参与还将会沿什么样的路径发展下去,但这不妨碍我们对厦门PX项目引发的环评环境信息公开问题的思考:第一,无论是国家环保总局,还是厦门市政府都曾表示在PX项目的环评报告书的编制过程中开展了大量的公众参与工作,但为什么广大的厦门市公众却不知道PX项目的环境信息呢?第二,PX项目的最终去留,将可能取决于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环评的结论,那么正在进行的城市总体规划环评报告书编制过程中公众参与的环境信息又能得到保障吗?


  

  二、PX项目:不曾公开的环境信息


  

  2003年9月1日实施的《环境影响评价法》第5条规定:“国家鼓励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以适当方式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其第21条规定:“除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情形外,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前,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建设单位报批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附具对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采纳或者不采纳的说明。”这是现行环境法律对于建设项目环评公众参与的要求。


  

  在厦门PX项目事件中,厦门官方一直认为该项目已经按照国家法定程序批准在建。2007年5月29日,《厦门晚报》长篇刊登了该报记者对厦门市环保局负责人的专访,对该项目的审批过程、项目基本情况以及对周围环境影响等作了介绍。在专访中,厦门市环保局负责人强调,海沧PX项目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编制期间“开展了大量的现场调查和公众参与工作”。[6]然而至今为止,厦门市政府或有关部门也没有具体说明是如何开展了大量的现场调查和公众参与工作。当然,是否真正地开展了大量的公众参与工作,只要审视一下这个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环境信息公开就明白了。公众能否参与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和范围内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参与,与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制单位是否公开,或在多大范围内公开与PX项目有关的环境信息密切相关。因为,只有公众对于项目的相关环境信息有了充分的知悉,才能有效地参与到项目环评程序之中去,并提出相关的意见或发表相关的评论。[7]那么,在厦门PX项目规划环评过程中是否对公众公开了相关的环境信息呢?从现有资料看,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对于厦门PX项目存在的环境风险以及可能会给公众带来的潜在影响,作为PX项目环评文件的编制单位不会不知道。基于常识,这类项目涉及到重大公众环境权益,环评文件编制单位应该要让可能受到不利影响的公众知情,最起码是要征求当地公众行列中的专业学者的意见。我们不能肯定地说,对于该项目环评过程厦门当地公众行列中的专业学者皆不知情,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像厦门大学的中科院院士赵玉芬、环境学教授远东星等相关学者也不知情。然而,PX项目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的审批已经在2006年11月正式开工,一些厦门公众才开始知道有此建设项目。于是,在2007年3月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上,中科院院士赵玉芬等105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一份“关于厦门海沧PX项目迁址建议的提案”,其成为全国政协头号提案。[8]很显然,此项目在2005年就已经经过国家环保总局的环评审查,如果在环评过程中公众知悉此环境信息,其表达反对的诉求不至于等到项目已经正式开始建设时才进行。另外,提案的公开才开始引起厦门公众对于此项目的高度关注,在公众不能获得政府提供的环境信息的情况下,他们只能通过手机短信方式来传递有关PX项目的信息,[9]并最终导致公众自发性地举行游行示威活动。由此可以看出,在2004年至2005年间从PX项目的环评过程难以得出向公众公开过相关环境信息的结论,否则公众就不会时至今日才会作出如此激烈的反应。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