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达到共同体与成员国之间的双赢
指令从欧盟的层次上协调了各成员国能源税政策,使成员国将本国对能源政策的控制权不同程度地让渡给欧盟,实现了能源税政策一定程度上的一体化。欧盟通过能源税收的立法获得了一系列权力,具有了干预成员国能源政策的能力。同时,指令只是给各成员国提供了能源税的框架方案,赋予了各成员国一定的自由空间以制定国内税收政策。只要各成员国遵守指令规定的最低税率,就可以根据本国环境标准,自主地对不同的能源产品制定差别税率。 [10]各成员国还有权对某些能源产品及其使用予以减免税的政策,例如生态燃料、可循环能源和铁路运输等。由于成员国能够从欧盟能源税协调政策中获得利益,成员国政府也愿意改革国内能源产业的运行结构,拆除各国和各地区之间的障碍,从而推动能源统一市场的形成,实现欧盟能源安全战略。
当然,欧盟能源税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同样也表现出一定的问题和发展中的障碍:首先,各成员国拥有独立的税收主权,虽然欧盟在能源税领域有一定程度的介入,但其介入是不充分的,表现出相当的薄弱性。在能源税协调过程中,各国可能会更多地考虑自身的利益,这就使得指令在执行过程中会遇到一定的阻碍。其次,欧盟成员国之间在能源方面存在的巨大现实差异客观上形成了对欧盟能源税政策的挑战。欧盟成员国在能源储备方面的贫富不均,对能源需求的要求各异,作为能源进口国或能源出口国的身份不同,都导致各成员国对欧盟能源税政策有着不同的要求。其三,欧盟能源政策仍然受到外部因素的巨大影响。一方面,进口能源在欧盟能源消费总量中仍旧占有很高的比例;另一方面,由于石油的替代性产品如核能等的开发成本和可靠性仍然无法和石油等传统能源相竞争,传统能源在欧盟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地位短期内难以改变。这就意味着欧盟仍无法在短期内摆脱对外来能源的高度依赖,欧盟能源税指令实施的实际效果还要受到欧盟之外的很多因素的重要影响。
虽然指令在实施过程中面临一些问题和障碍,但长期来看,协调各成员国能源税政策,并最终实现欧盟统一的能源税体系,利大于弊。当然,指令不可能单独实施,它应作为欧盟一揽子能源和环保政策的一部分,并跟其他政策相配和,才能发挥出最佳效果。
四、指令对我国的借鉴
(一)我国能源安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无独有偶,我国与欧盟同样面临着严重的能源安全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能源供给不足。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快速增长,我国的能源消费出现了迅猛增长。1978年至2003年间,中国的能源消费增长了194%。以石油为例,中国石油储量仅为全球储量的2.1%,而目前的石油消费占全球消费比重却已经接近8%,大量新增石油需求不得不通过进口得以满足。2004年,中国的原油和成品油的净进口为378.7亿美元,石油进口依存度已经突破了40%。根据国际能源署的预测,未来20年间,中国的石油需求还将保持年均3.2%至4.8%的增长速度;2010年的石油进口依存度将达到60%,2030年的石油进口依存度将达到80%。 [11]由此可见,中国面临着与欧盟同样的能源供应不足的问题,石油短缺是我国能源安全主要矛盾中的主要方面。最近两年国际原油价格不断上涨,居高不下,已经给国内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影响。二是能耗高,能源利用效率低。我国能源利用总效率只有30%,单位国民生, 产总值耗能比国外高出3-10倍,如每万美元国民收入能耗是德国的10倍,是日本的3倍,属世界上最低的一类。 [12]因此,解决我国的能源安全问题,必须实行“开发与节能降耗并重,把节能降耗放在首位”的方针。三是能源结构不合理,能源消耗引起严重环境污染。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煤炭始终占据较大比重。1997年,原煤生产占能源生产比例超过74%,到2001年达到68% [13];在消费结构中,1997年煤炭所占比重为75.4%,而当时发达国家煤炭消费比例一般在5%-25%之间。在煤炭的消耗过程中,也伴随着释放出造成极为严重的空气和酸雨污染的SO2。据统计,年均降水量pH值低于5.6的酸雨区域面积已占全国面积的30%左右,2002年达到32.6%,我国已成为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由于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的90%来自燃煤,因此SO2污染将煤炭消耗增加日趋严重。另外,能源系统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CO2排放源,目前我国排放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因此,我国在今后也将面临着限排和减CO2气体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