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社会法的热点及其新发展

  

  关于劳动仲裁和诉讼,有学者认为,现阶段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可以采取并轨制,将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权统一交给法院,由专门的审判庭按照普通程序审理。[23]有学者认为,应当改变现行的“先裁后审”机制,改为“或裁或审”,由当事人选择。[24]还有学者认为,应当将现行的先裁后审制改为分类处理制,即将裁、审分离,依仲裁、审判机构各自的争议处理能力,根据不同主体、不同内容的争议,合理划分仲裁机构和法院处理劳动争议的界限,以此为前提,设立只裁不审的法定仲裁制度和或裁或审的选择制度。[25]


  

  还有些学者对美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进行了介绍,[26]对我国劳动争议受案范围、[27]劳动争议处理法的基本框架设计、[28]劳动争议诉讼时效制度[29]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六)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国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有学者提出,通过立法为农民工建立专门的社会保障制度在现实中存在许多困难,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须从维护农民工的劳动就业权等基本权益做起,须从农民工争取平等的公民权开始。[30]有学者认为,应加快制定专门的《农民工社会保障法》,同时加快配套制度建设,如建立与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相适应的一体化管理和网络化服务制度;制定农民工保险基金省际转移管理办法等。[31]有学者指出,农民工社会保险,既要适应农民工流动性大的特点,又要切合农民工收入水平偏低的实际情况,根据农民工的就业状况具体设计与现有的城镇和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相衔接的制度,分类、逐步地把农民工纳入到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32]还有学者从国际劳工标准人手,指出我国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应遵守和执行社会保障国际劳工标准,充分发挥社区社会保障的作用,改革户籍制度,完善相关法制,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督机制,加强国际合作,主动适应全球化时代中国融入国际社会的新形势。[33]


【作者简介】
林嘉,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注释】关怀:《(劳动合同法)与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载《法学杂志》2006年第5期。
程延园:《劳动合同立法:寻求管制与促进的平衡》,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谢良敏:《劳动合同立法应解决的几个问题》,载《工会论坛》2006年第1期。
郭文龙:《关于劳动合同立法的几点思考》,载《政治与法律》2006年第2期。
林嘉:《劳动法的基本理论及其立法完善》,载《中国工运》2006年第7期。
许建宇:《众议劳动合同法草案——关于适用范围》(专家点评),载《中国劳动》2006年第5期。
董保华、邱婕:《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应作去强扶弱的调整》,载《中国劳动》2006年第9期。姜颖著:《劳动合同法论》,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59页。郭文龙:《关于劳动合同立法的几点思考》,载《政治与法律》2006年第2期。
郑爱青:《限制固定期限合同的应用》,载《中国劳动》2006年第2期。
李培志:《(劳动合同法)应全力扭转合同短期化趋势》,载《中国劳动》2006年第2期。
董保华:《建立定期合同和不定期合同的新平衡》,载《中国劳动》2006年第2期。
董保华:《劳动关系非标准趋势下的劳动力派遣》,载《中国劳动》2006年第3期。
常凯、李坤刚:《必须严格规制劳动者派遣》,载《中国劳动》2006年第3期。
王全兴:《众议劳动合同法草案——关于劳动力派遣》(专家点评),载《中国劳动》2006年第5期。
侯玲玲、曹燕:《劳动派遣关系的法律规制研究》,载《法学评论》2006年第6期。
吴文芳、韦袆:《派遣劳工就业权保障的法律分析》,载《江淮论坛》2006年第5期。刘炎白:《浅论劳动派遣中的劳动平等问题》,载《中国劳动》2006年第4期。
郑爱青:《从英法劳动法判例看劳动法上的忠实义务与竞业限制条款——对我国(劳动合同法)规范竞业限制行为的思考和建议》,载《法学家》2006年第2期。叶静漪、任学敏:《我国竞业限制制度的构建》,载《法学杂志》2006年第4期。
黎建飞、丁广宇:《竞业禁止义务规范研究——以英国法为比较视角》,载《法学杂志》2006年第4期。
张霞:《竞业限制:(劳动合同法(草案))中的规定及不足》,载《中国劳动保障》2006年第6期。
刘诚:《不同模式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异同分析》.载《中国劳动》2006年第5期。
康桂珍:《工会参与劳动争议调处工作的探讨》,载《中国劳动》2006年第6期。
陈步雷:《劳动争议调解机制的构造分析与改进构想》,载《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6年第8期。
王文珍、孙德强、王全兴:《专家纵谈劳动争议处理体制改革》(上),载《中国劳动》2006年第6期。
李然深:《现行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缺陷与重构》,载《山东审判》2006年第1期。
孙德强:《专家纵谈劳动争议处理体制改革》(下),载《中国劳动》2006年第7期。
张宪民、郭文龙:《论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调整》,载《中国劳动》2006年第8期。
欧阳琼:《美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载《中国劳动》2006年第6期。
王文珍、黎建飞、王全兴、孙德强:《专家纵谈劳动争议处理体制改革》(下),载《中国劳动》2006年第7期。
劳动科学研究所课题组:《劳动争议处理法基本框架的初步设计》,载《中国劳动》2006年第6期。
邢颖:《完善劳动争议时效制度的思考》,载《中国劳动》2006年第8期。
刘远风、张德明:《农民工社会保障立法困境探析》,载《调研世界》2006年第l期。
罗志先:《关于完善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法律思考》,载《法学杂志》2006年第6期。
何平:《农民工社会保险如何推进》,载《中国劳动》2006年第10期。张波:《农民工合法权益保护的十大问题与出路》,载《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蔡高强、张军莲《从国际劳工标准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载《河北法学》2006年第3期。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