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结语
学者们大都喜欢从自己的专业出发论析学术和思想,于是传统上作为科学史等领域的传统历法除了是一种制历方法或纪时法则的认识之外,是不太可能和法律挂上勾的。然而,一旦我们打破陈规和转换视角,就会有一种新的认识。本文即尝试从法律视角来剖析传统历法,结果发现它不仅仅是一种纪时方法或法则,而且还更是一种具有典型法律性质的国家时间大法。正是作为一部行用于“天下”空间的时间法律,由于其忠实地跟随上天的时间步伐,并在其国家强制性的推动下,从而对信仰“神灵之天”语境下的传统社会造成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成为了融入广大民众血液的东西,尤其在法律时间的设置和表达上更是如此。虽然民国的建立使得传统历法从国家法律的高座上跌落,但其在广阔的民间社会依然挺立,从而很自然地转化成一种典型而浓厚的民间习惯法。从民国以来的历史看,这种习惯法无疑具有一种“青松雪梅”般的超然面貌,并不因民初政府、南京国民党政府乃至上世纪新中国政府的排挤、打压、摧残而走向死亡,而是以一种顽强的生命力在历史的夹缝中生存和延续,而一旦随着社会环境的宽松,它就会像“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野草一样生长和延伸。信奉“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传统观念的民间社会似乎从来没有真正屈服过政治和法律的高压,而是一手藏着老黄历,一手打着“太极拳”。基于传统历法在民间有着如此这般顽强的时间影响力,明智的国家态度除了尊重和导引又能做什么呢?
显然,传统历法从作为曾经的时间国家法,到今天的民间习惯法,变的是不同法律语境中的人,不变的则是其“天时”在人间的精神魅力。诚如法国哲学家隆萨尔所说:“人们常说时间流逝,其实不对。时间是静止的,流逝的是我们。”[27](P67)
【作者简介】
方潇,苏州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注释】平冈武夫编.唐代的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赵琳琳.午门颁朔礼.紫禁城,2005,(3).
谢松龄.天文与历法.谢松龄.天人象:阴阳五行学说史导论.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9.
江晓源.天学真原.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
李约瑟.柯林•罗南改编.中华科学文明史(第2册).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张闻玉.古代天文历法讲座.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朱文鑫.历法通志.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
江晓源.第谷天文体系的先进性问题.自然辩证法通讯,1989,(1).
刘钝.清初民族思想的嬗变及其对清代天文———数学的影响.自然辩证法通讯,1991,(3).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北京:中华书局,1959.
董煜宇.历法在宋朝对外交往中的作用.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张志淳.南园漫录•辞学指南.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8.
吴广成.西夏书事校证.龚士俊等校.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
李艳蕾.《三国演义》天命空间叙事.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薮内清.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法.杜石然译.自然科学史研究,1996,(2).
程蔷,董乃斌.唐帝国的精神文明———民俗与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吴国盛.时间的观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江山.法的自然精神导论.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
关增建.日食观念与传统礼制.自然辩证法通讯,1995,(2).
钮卫星.汉唐之际历法改革中各作用因素之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
陈久金等.中国节庆及其起源.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89.
陈江风.观念与中国文化传统.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李祚唐.论中国古代的服丧期限──“三年之丧”期限的演变.学术月刊,1994,(12).
刘晓峰.东亚的时间:岁时文化的比较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
昭通县志稿.丁世良等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南卷(下).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
左玉河.评民初历法上的“二元社会”.近代史研究,2002,(3).
堀秀彦.感悟浮生.小竹编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