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被害原因突发性与被害后果严重性
恐怖主义犯罪活动是要向社会与民众显示其所具有的暴力性力量,通过恐怖主义行为来给国家、政府施加政治上的压力,以实现其带有政治色彩的犯罪目的。这就意味着恐怖主义犯罪以选择特定的攻击对象为前提,而被害人不具有特定性,{5}恐怖主义犯罪通常都发生在公共场所,对公共场所中的不特定人群进行暴力性攻击。因此,恐怖主义犯罪被害人遭受犯罪的袭击通常是在没有任何预兆的前提之下发生的。同时,被害个体与恐怖主义犯罪分子并无任何直接的联系,被害人在这里成为了恐怖主义的无辜牺牲品。并且,恐怖主义犯罪所采用的手段是极具暴力杀伤性的,通常会造成被害人大面积的伤亡以及其它严重后果。以2002年印尼巴厘岛爆炸案为例,恐怖主义分子所实施的爆炸导致了202人死亡、330多人受伤的巨大损失。该犯罪被害人仅仅从被害人数目和被害情况来看,就已经远远超过了任何一起普通的刑事犯罪。
(二)社会进入紧急状态,公共危机的出现导致对被害人救助难度加大
在遭受恐怖主义犯罪之后,整个社会的恐怖气氛会使国家处于紧急状态,该紧急状态影响到的不仅仅是对被害人个体的危险性,也导致了整个社会处于一种公共危机[3]之中。即“一种特别的,迫在眉睫的危机或危险局势,影响全体公民,并对整个社会的正常生活构成威胁。”{6}在公共危机情况下,原来政府运作的正常机制已经无法满足紧张局面的需要,原有社会平衡局面被打破,社会处于一种非正常状态中,原来旧有的机制无法满足突发事件的需要。恐怖主义犯罪的突发性和袭击的暴力性使社会进入政府反应的“真空地带”,在正常的政府机制下往往难以很有效地去完成如此大规模的救助活动,这就形成了使犯罪被害人不能得到及时、有效救助的困境。同时,救助者本身在此时也可能成为恐怖主义犯罪的间接被害人。例如,在美国9?11恐怖袭击过后所进行的被害人抢救过程中至少有200多名消防员在世贸中心倒塌时死亡。
(三)被害人获得国家补偿的复杂性
被害人因恐怖主义犯罪而造成了身体、精神、财产等方面的巨大损失,因此对被害人进行补偿将成为合理处理犯罪后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被害人的补偿措施将成为维护社会正义与安全的重要因素。如何使恐怖主义犯罪产生的数量众多而背景不尽相同的被害人能够得到切实救助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问题。在补救措施方面,由罪犯对被害人进行补偿与赔偿已经成为在刑事司法中普遍运用的基本原则。{7}(P276)该原则对恐怖主义犯罪而言不具有现实的适用性,恐怖主义犯罪所带来的公共性危机使得通过诉讼方式获得犯罪分子的补偿缺乏及时性,同时恐怖主义犯罪分子带有的极端犯罪情绪也决定由其进行赔偿缺乏可操作性。因此,被害人的补偿将主要由国家来承担,要求国家能够在处理公共危机中通过公力救济的方式来维持社会总体正义,通过国家资源的合理分配来总体上保证被害人得到合理的补偿,保证了被害人的伤害情绪能得到及时的平抚,这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因为被害人缺乏补偿而产生的不良情绪,避免在公共危机之下出现新的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