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辛亥革命与梁启超单一制国家结构思想的形成

辛亥革命与梁启超单一制国家结构思想的形成


喻中


【摘要】辛亥革命之前,梁启超在“中央集权/地方自治”的框架下,强调了地方自治的价值与功能。在辛亥革命期间,梁启超针对“各省独立之事实”,在“单一制/联邦制”的框架下,论述了建立单一制国家的必要性。梁启超对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认同,是中西文化交互影响的结果,其西方渊源,主要是经日本人转手的伯伦知理的国家主义;其东方渊源,主要是古代中国的法家思想。梁启超希望借助单一制国家结构,在列国激烈竞争的环境下实现富国强兵、救亡图存,体现了一个中国式“反联邦党人”对于国家结构以及国家建构的想象与期待。
【关键词】辛亥革命;梁启超;单一制国家结构
【全文】
  

  一、引言:重温一个中国“反联邦党人”的“立国大方针”


  

  在辛亥革命的推动下,在清廷摇摇欲坠、民国呼之欲出的关键时刻,梁启超形成了自己的单一制国家结构思想。梁启超的单一制国家结构思想着眼于中央与地方关系,着眼于国家权力的纵向划分,表达了一个中国式的“反联邦党人”的“立国大方针”。在百年后的今天,本文聚焦于这个思想主题,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理论旨趣。


  

  首先,是对中国建国文献的尊重。一个国家的建国文献,一般都诞生于这个国家漫长演进过程的转折点上。在政治法律思想领域,只要提及建国文献,人们最容易想起的,是以《联邦党人文集》为代表的美国建国文献。的确,美国成为一个现代意义上的联邦制国家,为联邦共和国奠定了思想基础的《联邦党人文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果说,为了联邦制合众国的建构,独立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军事上的支持,1787年宪法的制定提供了政治与法律上的保障,那么,以《联邦党人文集》为核心的建国文献就提供了思想与理论上的依据。试想,如果没有以《联邦党人文集》为代表的建国文献,美国作为一个联邦共和国,就可能陷入“名不正则言不顺”的境地。可见,一个国家的建国文献,实际上是一个国家从思想上站立起来的依据。以这样的视角来看中国,可以发现,现代中国的建国文献包括两类:第一类,是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核心的建国文献——它主要出自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第二类,是以1912年中华民国的建立为核心的建国文献。对于当代中国人来说,第一类建国文献与我们的生活世界联系更紧密,因而也更具现实意义。但是,如果从“大历史”、“长时段”的角度着眼,第二类建国文献也许更值得注意,因为,它不仅见证了君主制向共和制的转型过程,而且还见证了“清朝”(朝廷)向“民国”(国家)的转型过程,具有“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意义,因而构成了严格意义上的“建国文献”。就这一类建国文献而言,虽然孙中山作为众望所归的革命领袖,是它的代表性作者。但是,这一类建国文献的著作权并不归孙中山一个人享有;在孙中山之外,在清末民初,梁启超也是这类建国文献的代表性作者。因而,梁启超在辛亥革命时期阐述的“立国大方针”、“新中国建设”之道,[1]构成了中华民国初创时期居于核心地位的建国文献。重温梁启超在百年前写成的建国文献,其实就是在重新梳理中国作为一个现代民族国家的立国之道。


  

  其次,希望从宪法学与法理学的角度,对“走向共和”这一命题做出更具体的追问。学界论及辛亥革命,一般都是以之作为中国“走向共和”的标志性事件,民国的建立就是“走向共和”的象征。但是,如果要进一步追问:共和的制度框架、宪法框架如何搭建?就不大容易引起论者的兴趣了。然而,武昌起义的枪声刚刚平息,梁启超就发表了“新中国建设问题”一文,以上下两篇分别论述了两个问题:单一制与联邦制的选择问题,虚君共和与民主共和的选择问题。按照梁启超的这种排序,作为国家结构形式的单一制与联邦制问题,是“新中国建设”应当首先考虑的第一个问题。它的意义,至少不逊于虚君共和与民主共和的选择问题。1912年4月,清帝刚刚退位,梁启超又发表了“中国立国大方针”一文,其中阐述的立国之道,也是单一制的国家结构问题。根据梁启超“只论政体,不论国体”的著名论断,[2]可以发现,辛亥革命期间,在梁启超的思想世界中,单一制与联邦制的问题占据了相当突出的地位;从“新中国建设”或“国家建构”的角度来看,斟酌单一制与联邦制,对于所面临的立国任务来说,也更具针对性和现实性。然而,学术界在处理辛亥革命与梁启超这两个相互交织的庞大主题时,针对“君主制/共和制”的问题,可谓泼墨如水,但针对“单一制/联邦制”的问题,却惜墨如金。[3]有鉴于此,本文试图从“国家结构”这个尚不为学界所重视的问题着手,凸显辛亥革命与梁启超思想的一个侧面。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