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李希慧,单位为北京师范大学。龙腾云,单位为北京师范大学。
【注释】从先秦而至现在,儒道两家对于“人性”和“人欲”的概念,大体都是“同出而异名”地在应用了。详见南怀瑾:《亦新亦旧的一代》,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第179页。
当然,人性能否真正得到满足尚需探讨,它直接关系到事实上的犯罪能否消亡,但人性能否满足的疑问不应该成为压制人性的理由。本文认为刑罚有消亡的时刻,由此可以推导出:需要给予严厉处罚的当今
刑法意义上的犯罪也会消亡。至于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事实上的犯罪是否会消亡,尚需进一步讨论。
【参考文献】{1}金炳华等.哲学大辞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 .1184。
{2}罗艳翎.浅谈法与人性[J].青年科学,2009,(6)。
{3}{4}圭田畯.人性新论—人性社会学[M].香港: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278,371。
{5}{6}陈兴良.
刑法的人性基础[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1,22。
{7}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26 -514。
{8}中外名人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72。
{9}〔英〕休谟.人性论(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511。
{10}{23}陈兴良.
刑法的启蒙[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99-100,27。
{1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0。
{12}赵家祥.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189-190。
{13}邓林格.T. J. Dunning.工会与罢工[M].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565。
{14}[法]莫莱里.自然法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58。
{15}[法]孟德斯鸠.波斯人信札[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140-141。
{16}{18}{19}{21}[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26, 83, 85,198。
{17}{24}{25}[意]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43,65,65。
{20}[法]罗伯斯比尔.革命法制和审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152。
{22}张宏生,谷德春.西方法律思想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