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经调查认为,我国民众是缺乏博爱精神的。民众对他人的帮助,只愿意投入在自己认为值得同情的人身上。在这种“爱有差等”的社会观念下,使民众难以产生对陌生人,尤其是不道德之人的关怀。而西方的宗教是超验的、出世的,在他们那里,慈善是在“众生平等”的底线上,给人的生命的一种关怀,这种关怀不仅超越由血缘形成的亲疏关系,也超越由实质的价值形成的善恶分际。从这个意义上讲,香港社会热心投身慈善事业的氛围,是很难在内地复制成功的。
香港善导会很早就注意到中华文化背景下,家庭亲情对帮助囚犯渡过服刑生活和释囚顺利适应社会的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是很容易复制的。
有学者2008年对上海市社区矫正情况做了调查,结果表明,在矫正对象的社会支持网络中,家庭是最主要的支持来源。朋友是仅次于家庭的第二个支持来源,然后才是其他社会成员。{29}可见,在诸多参与力量中,依靠囚犯亲友的亲情帮扶囚犯,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阶段在其他资源匮乏的社会环境下,研究这个课题有着特殊的价值和意义。
【作者简介】
闵征(1957-),男,江西南昌人,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学报编辑部编审。
【注释】本文使用的“社会组织”一词与“民间组织”同义。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使用“社会组织”一词,十七大报告进一步确认了“社会组织”的定义,是对传统的民间组织、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民间非企业组织、第三部门等称谓的改造和统一。2007年国家民政部在南京召开全国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工作会议,自此,“社会组织”的概念正式被官方确认,在全社会推广使用。但目前全国许多城市仍沿用“民间组织管理局”的名称,学者在学术研究中使用“民间组织”的情况就更普遍。其他国家和地区使用的类似概念有: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公民社会、第三部门、独立部门、志愿组织、慈善组织、免税组织等。
【参考文献】[1][26]香港善导会.香港善导会五十周年纪念册——絮语轻谈五十载[M].2007:11-15,5-7。
[2]张连兴.香港二十八总督[M].北京:朝华出版社,2007:232。
[3]庄义逊.香港事典[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4:421-423。
[4]田北海.香港与内地老年社会福利模式比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03-206。
[5]成元君,陈锦棠.经验与启示:香港民间社会组织的发展[J].学习与实践,2010,(1):109-116。
[6]彭绍梅,杨湛明.2009年4月在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从社会调查到前科封存:中国特色少年司法制度的探索与建构”研讨会》上的讲话,载会议文件。
[7]彭询元.社区资源在监狱中的运用:香港经验[J].监狱理论研究,2005,(2):5-6。
[8]中国监狱学会代表团.访港考察与思考[J].监狱理论研究,2002,(5):59-61。
[9][28]崔会如.社区矫正实现研究[M].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10:81,74-78。
[10][22]葛立刚.论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理性构建[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0,(5):48-54,48-54。
[11]但未丽.社区矫正专业工作队伍建设构想[M].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0,(4):24-29。
[12]刘强.美国社区矫正的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340,348。
[13]葛立刚.论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理性构建[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0,(5):48-54。
[14]2008年中国慈善捐助报告[DB/OL].http://www.donation.gov.cn.2010-10-02。
[15]徐麟.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56。
[16]《上海法治报》记者:长宁社区矫正工作首获捐款[J].上海法治报,2006-06-09。
[17]马长山.民间组织兴起:转型期法治进程的新兴动力[J]求是学刊,2010,(9):72。
[18]马长山.民间组织兴起:转型期法治进程的新兴动力[J].求是学刊,2010,(9):70-75。
[19]严振书.现阶段中国社会组织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及促进思路[J].北京社会科学,2010,(1):14。
[20][21]姜爱东.关于社区矫正立法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0,(6):54-60,54-60。
[23]谭兵.香港、澳门、内地社会援助比较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89。
[24]陈兴良.从政治
刑法到市民刑法[J].刑事法评论(第1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1。
[25]耿光明.罪犯处遇论[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9:109。
[27]严振书.现阶段中国社会组织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及促进思路[J].北京社会科学,2010,(1):14。
[29]姬莉萍.社区矫正对象的社会支持网络分析[J].中国监狱学刊,2008,(3):14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