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论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及其具体类型

  

  2、二元归责体系的协调机理二元归责体系中责任的分配关键在于该环境污染侵权行为是否具有违法性,不具有违法性的环境污染侵权行为,即使它客观上也具备了损害后果和因果关系,也排除了对严格责任的适用,而选择相对公平之公平责任的适用。而责任落位的关键则在于加害方的经济能力和受害方的救济上,二元归责就是尝试着从宏观上去寻找两者的平衡点。同时在该二元归责体系下,在对两者的适用过程中,也可以充分借鉴和吸收彼此的优点,使两者在该体系中形成一种有序的状态,实现两者的协调统一。因此可以说,环境污染侵权归责的这种二元归责体系从总体上把握了对环境污染侵权行为的有效归责,解决了先前因是否包含违法性而造成的责任无法落实的难题,最大限度地缓解了当事人双方的利益冲突,使受害人的利益损失得到了应有的填补。而对于那些合法排污加害方来说也不会因此而承担不必要的责任,大大减轻了其的赔偿责任,有利于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对原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在二元归责体系中,要最终实现严格责任或公平责任的落实,首先需要我们去完善和发展原有的配套制度,例如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环境责任保险即以被保险人因污染环境而应当承担的环境赔偿责任为标的的责任保险,它是环境责任社会化的形式之一,源于美国1970年颁布的《水质法》。就目前我国的市场环境下,我国应当从国情出发,走阶段发展的道路:从投保突发性环境污染侵权的责任保险开始,再逐步推广到持续性环境侵权的责任保险之中。在投保方式上,也应当采取强制投保与自愿投保相结合的方式,对于突发性、持续性环境侵权行为中危险较大的,应当采取强制责任保险,即有污染环境的事业者或者企业按照法律之规定,对其污染环境所应承担的环境责任必须投保的保险。 而对于环境危害较小的,则可以采用自愿投保的形式,即投保与否,依其的实际状况自主选择。政府在这一方面更加应当发挥其的宏观调控作用,在相关行业建立相应的制度性标准,从法律上规定整体上超过此种标准的事业单位或企业,责令其强制投保,不投保者责令其整改直到其的生产达到此项标准为止,实在不行的就予以关停,通过这种形式将责任保险强制性地追加到某些污染严重的企业和单位身上,真正做到防范于未然。此外,还可以利用制度的创新,来进一步完善二元归责体系,例如,设立污染损害专项基金、环境损害福利彩票等。污染损害专项基金,是以行政机关向事业单位和企业征收的相关环境税、费,国家的相关财政拨款,社会团体和个人捐助的资金为其基金的来源。当环境污染侵权的受害人由于种种原因而无法得到加害人的赔偿时,受害人就可以通过申请来获得该项基金,使其的生产、生活不至于陷入困境。环境损害福利彩票,则是通过发行福利彩票,募集资金,并通过设立专门的法人来管理这笔资金,环境污染侵权的受害人在得不到必要的保障时通过申请来获得此项基金,但具体发放与否则应当看其是否符合法定的受领条件。总之,我认为,我国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应该是二元的,而不是一元的,即以严格责任(无过错责任)为主,以公平责任为辅,同时,辅之以一系列的创新机制,从而构成符合我国国情的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体系。


  

  三、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具体类型一般来说,根据不同的标准,对环境污染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按照环境要素可分为大气污染、水污染等;按照污染物的性质可以分为生物污染、化学污染等;按照污染物的形态可分为废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等。本文按照环境要素污染和有毒有害物质污染,以及土地、生物资源污染为基本标准,对环境污染侵权行为的具体类型进行分析、分类。


  

  (一)水污染侵权行为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变化,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所谓水污染侵权行为,是指向水体中排放或者向地下渗透污水或废液污染水环境,对他人的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排放者有责任消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害人赔偿损失。由于我国水资源严重紧缺,水污染防治在我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此方面,我国已经制定了《水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防止拆船污染环境管理条例》、《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国家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以及有关部门、各地方也分别针对水污染的防治专门制定了部门规章、环境标准和实施办法或管理规定。水污染防治已成为我国环境污染治理的重点。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