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调整方法的比较分析
尽管在理论与实践层面我们对
环境保护法与自然资源法均采用了多元化的调整方法,但两者法律关系性质上的差异还是将方法的侧重点一分为二:
环境保护法的调整方法广泛而多样,不仅包括传统法方法,还综合运用了诸如宣传教育、伦理道德等多种现代方法;自然资源法的调整方法则更多地向
物权法方向倾斜,因为自然资源本属于民法上的物,是民事法律关系最主要、最普遍的客体之一。
综上,
环境保护法不同于自然资源法。
(二)
环境保护法与能源法的比较分析研究
确切地说,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纲领性、综合性的《能源法》,相关的立法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但这并不会影响我们对能源法本身性质及内容的理解和认识。形象地讲,
环境保护法与能源法就好像一个交集中的两个圆,既有重叠融合的阴影部分,又有相互独立的空白部分。环境主要污染物中的相当一部分来源于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而能源法体系之中也设置有环境保护专章,主要规定能源环保基本原则、企业环保义务以及能源开发利用中的主要污染物控制、生态保护与修复、财税激励与约束等内容。这些交融成份的出现密切了两部法律之间的联系,而差异部分的存在则为两者的独立发展开辟了空间。
1、立法目的的比较分析
如前所述,
环境保护法的立法目的集宏观性、综合性及生态效益性于一身,视野开阔,前瞻性强,能源立法的总体目标与之契合而生,同样是为促进环境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实践可持续发展而设,但就具体目标而言则更加侧重保障能源安全,提高能源效率,规范能源开发,并建立有效的能源对策体系。
2、保护对象的比较分析
与
环境保护法不同,能源法的保护对象是能源,即“燃料、流水、阳光、风等可通过适当设备变为人类所需能量的资源”[7]。它是发展工业、农业、国防、科技以及改善人民生活所必需的燃料和动力来源,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物质基础。作为近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能源、信息、材料)之一,能源在保障国家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增强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各国立法重视和加强保护的对象。
3、调整对象的比较分析
能源法的调整对象是人们在能源的管理、保护、开发、生产、利用和节约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以及人与能源之间的关系,即人能关系。它的关注焦点在于煤炭、石油、电力、天然气、核能等要素的天然物质性和可利用性,强调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用和使用价值。这与突出整体生态功能价值的“人环关系”差异较大。
4、核心内容的比较分析
作为能源法的核心内容,能源权的属性与自然资源权极为相似,同属财产保护权、有体权。具体而言,所谓能源权是指能源法律关系的主体保护、管理、开发、生产、利用能源并获取相应利益的权利。而环境权则是一种较为抽象的无体权。
5、基本原则的比较分析
由于我国基本性、综合性的《能源法》长期处于缺位状态,没有立法上的统一规定和有效支持,因此能源法基本原则的内容一直处于一种模糊、不确定的状态。学者们对此虽饶有兴趣、各表意见,但始终是观点纷呈,莫衷一是。把握能源立法的本质精神结合我国能源资源短缺、能源供需紧张的现实状况,我们认为,能源法的基本原则体系应当由“能源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原则”、“节能优先原则”、“能源有偿使用原则”“规范能源市场、实施有效监管原则”以及“利益统筹兼顾原则”构成。它们主要是对能源的节约、保护、开发、利用、管理问题进行规范和指导,因此与涉及范围广泛的
环境保护法基本原则对比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