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与土壤污染整治
Agriculture and Rebuild the Polluted Soil
赵胜才
【摘要】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行业,土壤既是农业生产的自然物质基础,也是人们农业生产的成果,土壤污染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土壤污染导致土壤质量下降,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将土壤污染治理法制化是有效的途径,整合现有的农业、环境法律,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标准,规范农业主管部门、综合管理部门以及农业生产者在土壤污染治理中职责,发挥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土壤污染;农业;环境法律
【全文】
一、农业与国民经济
(一)我国农业
我国是一个有悠久农业发展的历史的国家,长期的农业生产活动中,塑造了勤劳而智慧的华夏人民,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我国农业靠协调自然、精耕细作、合理布局、内部循环等方式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经验,这些方式值得我们今天学习和借鉴。农业集中了我国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口,无论从农业的基础性作用或就业人口衡量,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主要经济生产部门,也是我国生产力水平最低的行业,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城市化使得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或从事其它行业,农业依旧是我国大多数人赖以生存的行业,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并没有改变,在计划经济年代,国家将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基础位置;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业的生产、分配和管理体制从人民公社制转变为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农业行业所取得举的成就举世瞩目,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来,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体制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两次转变。这两次我国农业体制革命性的变革中,我国农业发展从农业技术、农作物销售、农业产生、组织和农业产业结构等方面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从农业生产经营方面,为农业生产服务的高效、符合市场经济的农业经营体制还没有建立起来。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农业面对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我国农业政策与法律将不得不对农业的自然资源、农业经营结构、农业生产技术等方面问题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二)我国《
农业法》目的和基本内容
农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于1993年颁布了第一部《
农业法》, 现行的
农业法是200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并通过《
农业法》,其立法目的该法第
1条规定:“ 为了巩固和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业生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维护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合法权益,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制定本法。”简略地说就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法》第
3条规定:“国家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用法律的形式明确了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修订后的《
农业法》共计13章99条,从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和加工、粮食安全、农业投入与支持保护、农业科技与农业教育、农业资源与农业环境保护、农民权益保护、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规定,是一部系统的、全面的保护法律农业、维护农民利益、发展农村经济的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