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挥政府职能,制定科学合理的法律和政策
西部地方政府应发挥其应尽的公共职能,尤其应做好下列工作:制订出规范完善的西部资源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在山江湖综合治理、水利生态工程建设、环境污染控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水土保持、生态多样性保护、生态县乡村建设、边远地区人口转移及扶贫、大气保护等领域做出近、中、远期生态建设全面规划,出台扶持西部生态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在西部生态保护治理中“做市场”、“引需求”,使生态产业发展形成经济发展合力。
(二)发展生态产业,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承载力
要遏制住西部生态环境的继续恶化,根本的出路是在解决该地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问题,改变该地区落后的生产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单位面积土地的承载力,通过推动区域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促使人口压力从农业内部向工业和第三产业转移,使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得以释放,从根本上消除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因素。根据这一理念,西部地区应转变传统的经济模式,发展多种所有制的生态产业,使大批农业劳动力从单一落后的粮食生产中解放出来,从事种植、养殖和其他社会化服务行业,使农村产业结构逐步趋于合理,较快地带动畜牧业以及林果、蚕桑、蔬菜、加工、劳务输出等产业发展。生态环保产业的发展应成为该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和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也是确保西部环境治理成果稳得住、不反弹的根本措施。
(三)控制人口数量或迁移人口,降低单位土地面积的人口压力
尽管西部地区是全国人口平均密度很小的地区,但只有局部区域比较适合人类居住,与西部地区的土地承载力相比,局部地区的人口密度已严重超过国际上建议的警戒线。一些荒漠绿洲区的人口密度超过每平方公里500人,而联合国提出干旱区和半干旱区人口密度不应超过每平方公里7人和20人。人口分布不均匀,人口密度过大、人口增长过快和人口素质低下已成为西部地区人地关系矛盾紧张的主要方面。所以,要从人的方面解决此矛盾,一是要严格执行西部地区的计划生育政策,通过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口素质,二是要组织人口迁移,释放人口对土地的压力,提高生态环境的承受力。美国在黑风暴肆虐的几年中,中部大平原几百万居民在政府的组织下举家迁往西海岸的洛杉矶、旧金山等城市。
(四)把市场机制引入生态环境治理中,使企业成为环保产业的主体
实践证明,通过政策合理引导,引入私有产权交易基础上的市场机制,是加速生态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对企业实行严格的环境标志和环境认证制度,对开发环保技术的企业给予税收和信贷上的优惠支持。在内部机制上,应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早日建立起以民有产权基础上多元化产权结构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主动参与市场竞争,开拓发展前景良好的环保产业[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