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浅析“不能说明”

  
  二、出现“轻罪重判”现象的原因

  
  造成轻微犯罪人“轻罪重判”现象的直接原因,是法官在执法理念上认识的偏差。往往认为,被告人的羁押期限应长于其实际判处的刑期,如果判处少于羁押期限的刑罚,则会有“刑期倒挂”、“超期羁押”的嫌疑,因此在判决时根据羁押期限来决定刑期,而不是根据被告人犯罪的情节和社会危害性依法量刑。

  
  造成轻微刑事案件“轻罪重判”现象的更深层次原因,并非法院一家的责任,而是公、检、法三家的司法工作人员对于“程序公正”观念均缺乏足够的重视。拘留期限的不当延长、逮捕措施的滥用、无故退查、拖延办案等等原因的综合作用,导致了轻微刑事案件的被告人在判决前就已经承受了超出其应受刑期的羁押期限,而法院在判决时也采取了“将错就错”的态度,将已经执行的羁押期限作为判决的重要参照依据,导致了“轻罪重判”的结果。

  
  三、“轻罪重判”现象的解决途径

  
  首先,要深刻理解和牢固树立“程序公正”观念。“程序公正”不仅仅要求“程序合法”,还要求体现“效率”。特别是在对轻微刑事犯罪的处理上,在法定时限内“从快”才是真正的“程序公正”,也就是说,我们追求的是一种有效率的“程序公正”。

  
  其次,各个诉讼环节要尽可能地缩短轻微犯罪的办案期限。一是提高办案效率。各办案机关可针对轻微刑事案件制定出相对固定的办案流程,缩短办案时限,确保“从快”侦查、起诉和审判;二是严格执行《刑事诉讼法》有关办案期限的规定。《刑事诉讼法》对刑事拘留及延长、审查逮捕、侦查羁押、公诉、审判等期限都做了严格规定,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个别司法机关却常常有意无意地延长或变相延长办案期限,不仅侵犯了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还大大降低了办案效率;三是严格把握逮捕条件,慎用逮捕措施。对没有逮捕必要的轻微犯罪的嫌疑人,应依法积极采取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等相对轻缓的强制措施,这样既使犯罪嫌疑人免受羁押之苦,也免去了他们被“轻罪重判”的可能。当然,缩短办案期限不能以牺牲公正为代价,必须在保证案件质量,确保每个环节程序合法的基础上提高办案效率。

  
  最后,要确保轻微刑事案件真正获得轻刑,还需要从立法上加以完善。对轻微刑事案件,我国法律在审判环节设立了简易程序,提高了审判效率,对仅有审判从快还远远不够,还应当侦查从快、批捕从快、起诉从快,对某些可以适用简易程序案件的各个环节都规定一个较短的办案期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从程序上实现繁简分流,轻微刑事案件才能真正得到轻刑处理。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