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经济学视角下的环境行政执法透析

  
  (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环境意识
  
  提高环境意识是解决基层环境执法工作中许多现存问题和难点的有效手段。首先,要强化公民环境意识教育,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宣传环保知识,通过开展正反两方面典型警示教育,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和法律意识,营造有利于执法的社会氛围。其次,强化执法人员的法律知识学习和培训制度,执法机关要有计划、有步奏、有针对性地组织执法人员进行多种形式的法律学习和培训,从而在思想上端正环境执法人员的执法观念,使其养成正确的执法观、权力观。
  
  此外,还应建立公众参与制度,增强环境行政执法的民主性。所谓公众参与制度,是各级政府和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环境决策行为、经济环境行为以及环境管理部门的监管工作,听取群众意见,取得公众认可及提倡公众自我保护环境的制度。我国现行环境立法虽对公众参与作了一些规定,但由于具体规定过于原则抽象,缺乏可操作性,而且形式单一,只注重末端参与,忽视了公众的全程参与。因此有学者认为,真正的公众参与应包括预案参与、过程参与、末端参与和行为参与,四个参与有机结合,同时运用,才能通过公众参与实现强化环境监督力度和改善环境质量的目标。[11]笔者认为,具体实施中,可考虑在法院审理环境案件时,派公众代表以陪审员的身份参加;或吸收公众参与环境管理部门对环境纠纷处理的案例分析会,让公众更好地把握环境保护的关键和重点。此外,环保部门还应实施政务公开制度,向民众公开执法依据,环保政策,办事程序,各类环保收费的项目、标准和依据,从而实现民众对环保执法的民主监督。值得指出的是,环保部门可以考虑建立环保执法的回访制度,多方面、多渠道征求民众对环保执法的意见和建议。
【作者简介】
曾涛,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西安。
【注释】

董红 王有强《论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求实,2004(6)
段进明《微观经济学》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美〗理查德.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蒋兆康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孙署生 唐沼均 姚家峰《我国行政执法不严现象的经济分析》重庆大学学报,2004,(6)
斯蒂格利茨《经济学》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周林彬《法律经济学论纲》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杨玉生《现代微观经济学》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王蓉 《中国环境法律制度的经济学分析》 北京: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陈仁 朴光洙《环境执法基础》 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
吕中梅《环境法新视野》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夏勇《走向权利的时代》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
叶俊荣《环境政策与法律》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常纪文 王宗延《环境法学》 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
蔡守秋《环境法教程》 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
罗豪才《社会转型时期的我国行政法制》 中国行政学院学报,2003,(1)
胡建淼《行政违法问题探究》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