㈣不容乐观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减损问题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的基础,也是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组分以及农产品的直接来源。农业生物多样性结构的形成是生物对特定农业生态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农业生态环境的任何改变都可能影响对应的生物多样性结构,所以,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也就是污染和破坏了其对应的生物多样性结构,导致农业生物多样性减损和基因流失。
农业生物多样性减损和基因流失已是一个世界性问题。据统计,上个世纪,在全球已知的农业植物基因中,已有3/4流失;在6300种农牧业动物品种中,已有1350种濒危或已经灭绝。[6]中国农业生物多样性资源也正受到农业生态环境退化的威胁:山林地、沼泽地等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会导致生物原生境的破碎;农业集约化、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往往会影响以农业区域为主要栖息地的生物种群的生存;庭院农业的衰弱也使一些生物种群失去了栖息环境;工农业污染会直接导致生存环境的恶化并影响动植物种群的生存;而新兴农业技术(包括基因选择技术)的不恰当应用则会打破生物种群平衡,并可能造成农业生物种群日益单一化的局面。
二、农业生态问题的实质及生态化路径
㈠农业生态问题的解析
1.生态学的解析
人类对包括农业生态问题在内的生态问题的关注与生态学的研究是分不开的。从生态学的角度,农业生态问题就是人类文明与支持这个文明的自然系统之间的不协调问题。生态学研究成果试图为农业生产等人类活动与自然系统的互动提供一个平衡界面,试图指出包括农业生态系统在内的各类生态系统的存续原理以指导人类活动。其中,顶极环境阈限原理 (Ultimate Environmental Thresholds,UETs)以及生态学对农业生态系统的理解,均有助于我们对农业生态问题认识的深化。
第一,顶极环境阈限原理。顶极环境阈限原理旨在表明生态系统的再生能力对发展的限制,任何超越生态环境顶极阈限的发展都会对生态环境质量造成无可回复的损害,进而削减自然生态环境支持人类福利的能力。[7]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不论是从生态系统中获取资源,还是向生态系统排放废物,包括农业生产在内的人类与生命支持系统间的任何互动都必须受制于生态阈限。人类文明总是依赖健康的生态系统,生态平衡是经济平衡、社会平衡的前提和基础,所以,人类活动不仅要考虑经济平衡、社会平衡,还要考虑生态平衡。生态问题主要是生态失衡问题,终究影响经济社会的平衡发展。
第二,农业生态系统的特殊性原理。农业生态系统是农业生物种群与生态环境之间通过物质与能量联系建立起来的特定功能体。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农业生态系统是驯化的生态系统,受到较多的人工干预与调控。同时,农业生态系统也是一个复合型的开放系统:人类进行农业生产的目的就是要从农业生态系统中源源不断地获取所需之农产品,为此,也必须持续地投入相应的物质以维持系统的动态平衡。[8]系统的开放性和人工调控的必然性和不确定性,都增加了农业生态系统受到不恰当干扰的可能性。
2.生态哲学的解析
生态哲学或生态伦理学指出了人类中心主义发展逻辑的生态不合理性,认为人类中心主义所指导的农业发展模式是导致农业生态问题的重要思想根源和制度根源。⑴人类中心主义是对生态系统整体性原理的背离。生态系统整体性原理是生态学的第一原理。按照生态系统整体性原理,生物与其生境是一个统一整体,相生相克而不能分离;人类只是生态系统的一个组分,不是生态系统的中心。生态系统有其自身的规律,生态系统的存续必须建立于生态系统整体平衡之上;人类受制于生态系统整体,必须服从生态规律。[9]⑵人类中心主义观具有功利性和片面性。人类中心主义以人或人类利益为核心,以人或人类需要的满足为出发点和归宿。自进入工业文明社会以来,人类社会的主题几乎一直是围绕着提高生产力和扩大物质财富展开的,重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其他很多问题,如日趋严重的生态问题。⑶人类中心主义观具有蒙蔽性和诱惑性。不可否认,人类中心主义发展逻辑指导下的以物质财富增长为核心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式,也确实成就了人类社会巨大的物质繁荣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仍然充满激烈的经济竞争和无止尽的物质欲求的现代社会,人类中心主义及其展示的物质财富创造能力仍具有极大的号召力,尤其对于尚处于巨大经济社会发展压力之下的后发社会: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解释了已经被证伪了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思路为何实际上仍在延续的问题。
中国是一个资源分配极不平衡的二元形态的发展中国家,尚面临着巨大发展压力和竞争压力,存在着众多亟待解决的经济社会平衡问题,物质财富的不充裕往往成为实质性解决农业生态问题的障碍之一。然而,应当强调的是:很多经济社会矛盾实际上源于生态问题;生态问题也是经济和社会问题。生态平衡和生态化农业的建立有利于中国“三农”问题的解决,有利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利益。另外,在生态环境问题已成全球主题,绿色规则进入贸易体系的当代国际生活中,生态化农业发展方式也是一国立足于国际社会并赢得竞争力的生存发展之道,是弱势产业和弱势经济体争取“后发优势”的渠道之一。总之,农业生态化是一种合规律的发展需要,也是一种合规律的发展思路。农业生态化水平也是农业生产力的表述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