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最初由美国1969年《国家环境政策法》所确立,此后许多国家的国内法和国际文件都采纳了这一制度。比如联合国1969年环境政策、《里约宣言》、《赫尔辛基公约》、《关于预防危险活动的跨界损害的条款草案》、柏林规则和《跨界含水层法条款草案》。《越界环境影响评价公约》则是规范跨界环境影响评价活动的专门协议。
环境影响评价的具体内容可由进行评价的国家在国内法中规定,但是评价不仅应该包括对其他国家人身和财产的影响,也应该包括对其他国家环境的影响。根据柏林规则第二十九条第二款的规定,评价内容还包括对现行或未来经济活动的影响、对文化或社会—经济状况的影响,以及对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的影响。
(2)交流信息
在跨国水资源利用项目开始后,行为国和可能受影响国应当及时交换有关该项活动的信息和资料。一般来说,这种资料是行为国知道的资料,但是当可能受影响国获得任何可能有助于预防损害或风险的资料时,它应当向起源国提供这种资料。
信息交流义务旨在预防损害与消除危险。但是不能因为存在某种损害危险,行为国就有义务告知有关计划。如果活动是合法的,可能受影响国也不能主张行为国的不作为。预防性告知义务仅在特殊情况下成立,即可能受影响国有机会采取预防措施的情况。
(3)监测
监测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必要步骤,也是防止和减轻损害的关键步骤。特莱尔冶炼厂案的
仲裁法庭在其裁决中承认监测是防止和减轻损害的关键步骤,并要求各方监测未来的表现。《美加大湖区水质条约》含有关于监测的详尽的规定。《赫尔辛基公约》第十一条规定,沿岸国应当制订和实施监测跨界水体环境,包括洪水和跨界影响的联合方案,并制订和实施有关监测方案、测量程序等的统一标准。柏林规则第三十九条规定了国家采取一切适当措施,监测地下水的义务。《跨界含水层法条款草案》第十二条规定含水层国应监测其跨界含水层或含水层系统,并规定了监测的方法,包括与其他含水层国联合开展监测活动、与主管国际组织合作、相互交流监测数据、使用商定的或统一的标准和方法进行监测等。《欧盟水框架指令》的目标之一是在流域内建立综合的监测和管理系统,1998年成立的多瑙河国际保护委员会为了执行这一指令,在整个多瑙河流域实施了事故预警预报系统,针对污水、洪水和冰川采用遥感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对各类事故进行预报和发出警报。尽管多瑙河流域覆盖了十八个国家,但在各流经国家的支流和主干流上都有三级监测站,时时传送数据到委员会的事故预警预报系统中。[13]
(二)减少损害
预防作为一种程序或责任,是针对重大损害实际发生之前的那个阶段。如果已经发生了损害,有关国家就要采取补救或补偿措施,以将损害程度降至最低。具体来说,应当采取以下减少损害的措施:
1.通知
行为国应及时通知那些可能受损害的国家,有时还要通知有关的区域性或国际组织,提供有关事故的信息,以及它可能或正在采取的减轻损害的措施。通知义务已经成为习惯国际法的一部分。早在1949年科孚海峡案中,国际法院就肯定一国有义务警告他国发生在该国的、可能导致死亡或严重损害的危险。法院认定一国有义务不以威胁他国权力的方式使用本国的领土,并以“对人道的基本考虑”作为该义务的基础。《赫尔辛基规则》第二十九条、《里约宣言》原则19、《赫尔辛基公约》第十四条、《国际水道非航行使用法公约》第十二条、《柏林规则》第五十七条、《跨界含水层法条款草案》第十四条等都有关于通知义务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