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在教育方面。制定未成年人完成学业的教育政策(包括幼儿园教育);开设假期班解决文盲问题;防止学生逃学和被学校开除的措施;校外活动时间的活动和学习;建立学校和企业的良好联系以帮助年轻人完成从学业向工作和生活的过渡。
3、在就业方面。对已经退学的17岁青少年通过“重新开始”计划,通过稳定的经济增长为其提供工作、培训和休闲机会,使得青少年觉得自己在社会上有归属感。
4、在反毒品方面。通过学校、社区和反毒品协调员来执行制止滥用毒品的措施,预防青少年涉毒。
三、几点启示
1、英国立案标准低,统计严格,犯罪隐数少,有利于预防青少年犯罪。
较低的犯罪立案标准会提醒人们从小处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违法,有利于社会成员加强行为自律,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现象。如对偷盗糖果这类小偷小摸行为只作道德上的谴责了事,就难以让“切勿偷盗”的伦理戒律在整个社会层面上蔚成风气。中国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有某些地方、某些单位、某些行业偷盗成风,与盗窃犯罪的立案标准过高,社会风气和社会心理对小偷小摸行为容忍度较高有一定关系。
2、惊人的高犯罪率社会,也可以是治安秩序良好的社会。
如前所述,英国18岁以下未成年人一年内实施的犯罪案件高达700万起,但如此之高的犯罪率,并未使英国的社会治安秩序一团糟。我们在伦敦的街头行走,到商店购物,进餐馆吃饭,到酒吧考察,在旅游点观光,均感觉安全,未遭到不法侵害,也未看到发生犯罪案件。我们先后到伦敦、汉普舍尔、温莎、伊顿等城镇及其郊区参观考察,一路之上,无论是政府机关、民间团体,还是城镇公寓、乡间别墅,所有见到的建筑,均未看到我们在国内那种司空见惯的防盗门、防盗窗。这应是一个社会公众具有较强安全感的客观标志。我们在考察中接触到的英国朋友和在英工作学习的中国人,都认为这里的治安秩序不错。一位正在爱丁堡大学读博士的哈尔滨小伙子说:“在英国很有安全感。”这说明,那种简单地推论高犯罪率的社会必定是治安秩序混乱的社会的看法是站不住脚的,也说明我们不能凭空想象那些高犯罪率的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治安状况非常糟糕。这还说明,犯罪率与安全感的关系并不一定是成反比的:高犯罪率的社会可以是高安全感的社会,低犯罪率的社会也不一定就是高安全感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