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生态文明语境下消费者责任
1.生态认知的责任
= 1 \* GB2 ⑴消费本源回归认知:本源意义上的消费是通过对人需求的满足不断促进人的自由存在本质和人类发展的要求。在人类历史近数十万年的发展历程间,人类的消费仅仅是为了满足自身生存需要的手段,而非人类生活的目的。但是现代消费却偏执于为消费而消费的病态逻辑,倒置了生存目的与生存手段的辨证定位,消费成了目的本身,消费欲望的不断满足成为做人的价值体现和社会进步的标准。结果消费竟僭越了生存必须的合理性限度,本来应促进和提升人类生存境遇的消费反过来制约并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家园。无度的消费引发的生存家园方面的悲剧已经成为全球性公害,严重的危及到了人类生存的根基。因此,生态文明语境下的消费者,应回归消费为满足人的基本需要的手段定位,将人类自身的再生产、人的物质存在与精神存在统一和协调、进而不断实现人类自由发展作为消费的终极目标。只有对消费本源认知的理性回归,人类才能真正走出工业文明消费主义“物的崇拜、欲望满足”异化消费的怪圈,使消费服务于追求人类幸福的初始目的,以人为终极关怀对象,实现人的生存需求满足、人类发展、社会进步的全面统一。
= 2 \* GB2 ⑵生态认知:从生态学引申出的人类与地球自然环境和地球生物系统相互关系的“生态”概念,应是生态消费者的基本认知。生态消费者应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视为自身消费伦理和消费价值取向的出发点。首先,生态消费者应将人与自然关系作为人类自身消费的基础。在消费过程中,应维护自然,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应自觉减少自身消费行为对地球生态系统造成的压力,并就自己的消费行为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负责。其次,生态消费者消费行为应体现生态伦理要求,要求人类的消费行为在生态伦理的基础上进行,无论全球变暖还是物种灭绝,消费者都必须对地球生态环境巨大的代价承担相应的责任。第三,生态消费者应将资源和生态的边界作为消费的上限,将自己的消费行为控制在地球环境的可纳容量和地球资源确能承受的范围之内,又不对他人带来损害和造成负面影响。第四,基于资源的有限性,人们之间的消费关系具有零和博弈的特征,任何人对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都是对他人利益的损害,本质上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不道德行为,任何人对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益都不能以损害他人、损害社会利益为代价。最后,生态消费者应充分认识到人与自然良好的关系对于人类消费活动具有的基础性意义和根本性价值,人与自然关系状况直接决定了人类消费活动的运行状况。
2.自我生态教育的责任
人作为一种特殊的生命存在,区别于其他生命体的最大特征就是将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人不仅活着,而且不停地指导自己的生活。“人对自己而言是伟大的谜,因为他所见证的是最高世界的存在。超人性的原则是人的存在的本质特征。人是一种对自己不满,并有能力超越自己的存在物”[19]。生态消费者应认识到人的根本属性在于其具有的精神存在本性,消费是为了人的生存和发展,但人活着不是为了消费。
生态文明语境下的消费者,以顺应自然、与自然调谐为目的和生活的基本方式,具有自觉将生态伦理上升为自身的道德追求,进而由生态道德追求上升为自身消费行为道德标准的内在动力和精神需求。不断进行自我生态教育,追求生态学意义上物质存在和精神存在的统一是生态消费者的内在需求。生态消费者自我生态教育的内容包括:⑴尊重生命、敬畏自然的道德观。把保持生命、促进生命,使生命体实现其最高价值作为生活道德本质,将维护生命共同体的完整、稳定和美丽作为行动的道德标准。不断提升道德水准,将道德关怀的对象扩展到非人类生命和无生命自然物。⑵以促进生命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为判断标准的价值观。价值是自然物身上具有的创造性属性,是进化的生态系统内在地具有的。人的价值和优越性表现在崇生、养生、护生,能够以更为宽广的胸怀关心和维护所有的生命和自然生态系统,能够培养出真正的利他主义精神。⑶以环境公正为内核的消费正义观。环境公正是基于环境的稳定性与人类福利和社会结构之间的联系,在肯定因阶级、种族、国家间的歧视造成的权利和机会差别的背景下,要求消除阶级、种族和同家间的环境歧视,同时实现当代人和后代人平等分配环境利益和负担[20]。正如美国国家环保局对环境公正的定义“环境公正是指在环境法律、法规、政策的制定、遵守和执行等方面,全体人民,不论其种族、民族、收入、原始国籍和教育程度,应得到公平对待并卓有成效地参与”,[21]生态消费者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协调与和谐发展为目标,用人类整体理性来反思人类的消费行为,不断对自身消费行为进行合理性和和目的性追问,进而形成生态意义上的消费正义观:通过合理消费、正当消费和适度消费,实现消费的代际公正、代内公正,使消费尺度与人的发展尺度有机地统一起来,不断成就人的自由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⑷重视消费结果的行为观。生态消费者将自身消费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作为消费选择的前置因素,以消费品的原料、能耗、生产工艺、回收及废弃、可循环性等要求,而不仅仅以消费品带来的效用,来确定自身的消费倾向和消费偏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