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和发展观,代表一种新的文明发展进路,对于解决当今世界各国由于异化与欲望膨胀引发的道德污染、社会关系物化,精神家园丧失、无根流放,生态环境与物质家园失落的现代性危机,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正如19世纪西方学者指出的,在历史转折的关头,传统可以成为创新的源泉。中华传统丰富的生态伦理观将成为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再生资源。
(一)生态文明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厚养而探索出的一条新的文明发展之路。生态文明主张按自然本来面目,按照各种生态规律来认识自然、探究自然、保护自然、利用自然,坚持积极的、发展的天人调谐,坚持在天人调谐基础上的发展[3]。
(二)生态文明要求我们改变以往对自然界片面错误的认识,重估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的价值,尤其是对于人类生存发展发挥功用价值之外的潜在的生态价值,满足人类精神和文化需求享受方面的精神价值,以及满足人类探索未知而提供的“科学研究价值”。
(三)生态文明要求文明整合人类伦理思想,吸纳“动物解放”、生命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等生态伦理的有机内核,创造性发展“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伦理观,抛弃实践中的功利主义、消费主义、经济主义,高扬整体价值、和谐共生、兼容平衡的旗帜;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生态伦理观。
(四)生态文明倡导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要求人们在创新发展模式时,遵循生态规律,合理利用环境容量和自然资源承载能力,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和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在生产环节强调清洁生产和生态设计,在区域发展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和资源承载能力,科学发展,合理布局,良性循环。
(五)生态文明要求建立有利于环境的生产观、技术观、产品观、消费观,要求全社会采取有利于环境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新的发展模式,解决当前存在的人的生产与消费活动所带来的不利于生态环境的问题;强调将人的生产和生活强度限制在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范围之内,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人与人的和谐共存。
三、生态文明的价值体系
(一)生态文明的生产观
传统生产观认为“物质投入”是劳动、资本、技术创造的,因此是可以不断创造得到的。生产与建设的目的是使资本被投向更高产出的生产和服务中。经济增长永远是好的,机械化、自动化、大规模生产是最有效的生产组织形式,为了增长的最大化,应不断扩大生产和再生产,以创造更多的产品和财富,满足人不断增长的需求[4]。正是在这样的生产观指导下,人类社会形成了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以“高投入、高污染、高排放”为特征的传统经济模式,对污染的治理,主要是对物质循环和污染程度加以限制。
生态文明的生产观,将生产过程的资源生产率和产品的效用置于同等重要的关键地位,作为最优先考虑的目标。 = 1 \* GB2 ⑴重视资源生产率革命,主张依托最佳实用技术、淘汰落后技术,推动产业升级。同时在绿色化学技术开发减物质化设计,就地制造,精益制造,闭环制造等领域寻找技术突破,以更大限度提高资源生产率[5]。 = 2 \* GB2 ⑵生产的重点从“开发新需求”向“满足基本需求”转变,强调产品的能效标准、持久耐用,和对基本生存需求的满足。 = 3 \* GB2 ⑶开发基本需求产品的精神需求功能,降低产品制造过程的物质需求,以提供产品附加功能和综合效用为生产改进和设计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