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生态文明语境下的消费者责任

生态文明语境下的消费者责任


The Consumer Responsibility in the Contex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崔金星


【摘要】生态公民和生态消费者的双重属性。基于生态文明的生产观、、技术观、需求观、消费观和责任观,生态文明语境下的消费者应遵循适度消费原则、不伤害原则、消费公正原则、全球责任等消费原则,在此基础上承担其自身的生态认知责任、自我生态教育责任和协助与响应责任等三大责任。

【关键词】生态文明;消费者;责任
【全文】
  一、人类发展与生态文明
  
  二战以后,人类发展问题比以往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突出。世界摆脱落后,走出贫困。总体讲,冯之浚先生总结认为,二战后的世界范围的发展问题经历了四个阶段:刘易斯等提出的经济发展观、缪尔达尔为代表的经济增长与社会变革同步的发展观、联合国倡导的可持续发展观以及佩鲁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新发展观。[1]发展观的演进是人类对工业化、现代化认识不断深入的结果,是人们在发展问题上科学探索的结晶,代表了一定时期、一定阶段在人类发展问题上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发展症结。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发展问题具有一般性,更具有特殊性,有继承性,更具有时代性。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是生态文明第一次出现在党的正式文献中,把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提高到了“文明”的高度。这也是对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在面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压力持续增大,国家竞争力难以提升,国家生态安全、资源安全难以保障等现状和矛盾的深刻反思和理性探索基础之上得出的比如结论。推行生态文化,倡导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生态文明的理论内涵
  
  西方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其代表作《历史研究》中通过对世界文明发展历史中人与自然关系深刻思考,向世人公布了他的研究成果。世界古往今来共有26个文明,并断言这26个文明中,5个发育不全,13个已经消亡,7个明显衰弱。[2]而衰落的特别是消亡的,都直接或间接与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协调、生态文明遭破坏有关。中华民族是唯一一个以国家形态同根同种同文延续数千年的民族,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文化自古重视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关系是重要课题,也是于人类安身立命的重要命题。自古以来,探索人与自然关系的学问,也称天人之学,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天人调谐,反对泯灭人的天赋特殊性,反对返回原始状态,强调人的特殊性与能动性,重视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要善用自然规律为人力服务,同时,克尽人类对天地万物“参赞化育”的责任。提出“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指出人要刚健有为,积极进取,努力奋斗,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指出人类要具有居下负载万物的品格,醇厚品德,承担重任。“自强不息”要求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加自然的演进;而“厚德载物”则要求人类活动不超出自然的演变,“与天地参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最高道德目标和道德规范,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和境界。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