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地方政府偏好“扩大本地招生名额配比”利益回报机制的原因分析
既然高校对所在地的回馈方式多种多样,且的确也产生了巨大的积极效果,为什么地方政府还热衷于追求高校在本地增加招生名额配比的回馈方式呢?
首先,我们不能回避的是,除了扩大本地招生名额之外的其他回馈方式在本质上过于刚性,很难体现出地方政府追加对高校投入的额外效益。亦即,包括人才支持、智力支持、经济支持在内的回报方式所产生的回馈效应,是以高校本身的存在为基础的,其回报与否和回报的规模与地方政府的额外投资没有重大的直接关系。就人才支持而言,大量毕业生在学校所在地就业,大多是一种自发选择的结果,很难与当地政府的某项投入构成直接因果关系;就智力支持而言,出于“近水楼台”的考量,地方政府在寻求智力支持单位时一般会优先考虑本地的高校,因为同样是完成一个项目,选择本地高校相对于选择外地高校而言可以省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这种智力的输出很难说是高校对本地政府的回馈;就经济因素而言,即使政府没有专项的投入,聚居的大学生所形成的巨大市场和购买力仍会吸引诸多商业元素自发的向高校周边聚集,正式市场经济规律引导下的生产要素的自然流动,与是否存在政策引导关系不大。总而言之,如果政府加大了对本地高校的各方面支持,而本地高校对当地的传统回馈方式又很难令政府觉得自己的投入“物有所值”,自然就会迫使政府和高校双方都去寻求通过其他方式进行利益交换的可能。而增大本地招生名额配比,正是双方寻求的目光的共同交集所在。以上可以视为以增大本地招生名额配比作为重要利益回馈机制的客观必然性。
其次,各地政府也确实对于高校扩大本地招生名额的做法青睐有加,在意识上也存在有主动选择的倾向。这种倾向的原因,大概源于大学扩招之后带来的就业市场的巨大压力。作为国家高等教育的必然发展阶段,高校扩招已经实施了多年。从目前情况来看,虽然高校扩招给更多的人创造了进入大学深造的机会,但是也对极大地增加了就业压力,毕业人数的直线上升、高等教育的平民化倾向、高校教育质量的下降、高等教育内容与实践脱节严重等等因素造成了就业市场长期以来呈现供过于求的局面,“毕业即失业”的说法也逐渐得到了大多数大学本科毕业生甚至硕士研究生的认同。也正是在这种压力之下,安排好本地高校毕业生的平稳就业成为各地政府每年都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前文已经指出,许多高校所在地区就业前景较好,因此本地考生不愿去外地上大学,而外地考生又纷纷试图考过来并希望毕业后直接在当地就业,这就使得每年的毕业求职人数极大增加。如果本地考生自本地就业是比较刚性的现象的话,那么从缓解就业压力的角度而言最好的方式莫过于让本地高校将外地的招生名额转配本地。在这种情况下,各地政府对高校扩大本地招生名额的做法的青睐有加就很容易理解了。
最后,思想认识上的误区也是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一方面,传统的地方保护主义思维仍在对地方政府和高校的决策者们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观念在很多情况下成为许多重大决策的隐性逻辑前提。在政府方面,表现为通过各种方式向本地高校传达扩大本地招生的明示或暗示;在高校方面,就表现为在制定每年的招生计划时先划出一大部分名额作为本地的配额,然后再将剩下的名额分配到全国其他地区。另一方面,政府对其支持本地高校行为的认识存在误区。无论从何种角度看,都不能将其对本地高校的各种投入视为一种单纯的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行为”,否则就会不由自主的陷入“成本——收益”逻辑的怪圈,而且也会将长远的教育事业发展计划逐渐扭曲为一种急功近利的政绩和面子工程。以上认识误区,使得地方政府普遍看不到学生来源地区多元化对高校乃至整个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价值,酿成了高考招生名额分配决策上的失误。
五、遏制高招名额分配中的地方保护主义倾向的制度构建